本刊信息

主 管 单 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主 办 单 位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编 辑 出 版 《现代雷达》编辑部

印          刷

国 内 发 型

邮 发 代 号

国 外 发 行

电 话 025-51821080/81/83/85/86/88

邮 箱 modernradar@126.com

地 址 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4,46(9):1-8, DOI:
    [摘要] (3094) [HTML] (0) [PDF 7.62 M] (72)
    摘要:
    采用认知雷达架构有助于实现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针对认知抗干扰技术领域中雷达对电磁干扰环境的感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节点干扰调制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雷达信号处理的不同节点,如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副瓣对消、脉冲压缩前后以及动目标检测之后,采用多个节点的时频平面和距离多普勒平面作为干扰信号的联合特征提取对象,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节点干扰识别策略模型,以提高多种干扰场景下的干扰识别正确率。为了提升干扰特征的提取能力和网络的训练效率,用于干扰识别的深度学习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建立了针对多节点策略下的干扰类型识别网络结构,实现了对多种不同干扰场景下的干扰类型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单一干扰场景下,当干噪比为14 dB 时,所提算法的干扰识别准确率可达92%。在多干扰场景下,所提算法在不同节点策略的加持下,识别准确率可达90%。
    2024,46(9):9-17, DOI:
    [摘要] (2941) [HTML] (0) [PDF 13.50 M] (53)
    摘要: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越来越成为雷达探测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并促进了雷达组网协同探测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演进。在专题文章《预警系统协同探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未来发展新思维为导向,研究复杂性科学与电子科学的交叉融合,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的新概念内涵;研究网络科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电子系统,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网络化协同的新系统形态与技术层级、网络化协同矩阵与状态转移矩阵等;复杂系统是具有涌现和自组织行为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自组织的一种简单规则,仿真了其自组织状态,并分析了系统自组织目标与资源。当复杂电子系统降维为协同探测的功能时,可表征雷达协同探测的应用新形态,呈现出网络化协同与自组织应用等智能行为。
    2024,46(9):18-21, DOI:
    [摘要] (2597) [HTML] (0) [PDF 4.92 M] (31)
    摘要:
    雷达组网协同作战的标准化是预警网作战管理的基础前提,也是预警网在联合作战体系中跨域协同的必要条件,更是四代雷达动态高效完成多功能任务的重要支撑。文中面向“融控中心”带动下的雷达组网协同作战流程,提出了一套针对预警网的作战任务需求、雷达任务指令与雷达控制指令的标准化指令集,覆盖“预警搜索、精跟识别、引导指示”等多类任务需求,并能够通过灵活扩展或调整基础指令要素以满足复杂作战场景,最后以“预警信息制导”为例说明。
    2024,46(9):22-29, DOI:
    [摘要] (2764) [HTML] (0) [PDF 7.82 M] (42)
    摘要:
    主瓣干扰是雷达面临的重要威胁,通过多雷达组网协同发挥体系效能是对抗此类威胁的有效手段。文中针对主瓣干扰下雷达组网协同探测系统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目标跟踪主被动联合的资源调度方法。首先,给出干扰条件下的雷达主动量测模型和被动定位模型;然后,利用雷达在主动和被动工作模式下精度随干扰强度的不同变化趋势,设计了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目标的评价函数;最后,使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强化学习智能体进行雷达主被动工作模式选择,将剩余的多雷达驻留时间分配作为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雷达工作模式分配策略,能够提升雷达组网协同探测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的跟踪性能,从而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2024,46(9):30-36, DOI:
    [摘要] (2493) [HTML] (0) [PDF 6.61 M] (29)
    摘要:
    分布式探测是雷达领域热点问题,信号级融合探测比数据级融合探测能力更强,但通常需要的通信带宽较大。为此文中针对分布式非相参信号级目标融合探测,提出了基于雷达压缩数据的信号级融合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可并行化计算的信号级融合算法实现不同雷达量测值之间的去耦,通过双门限检测避免传输局部低能量的噪声信号,通过二次量化对过门限信号进行再次压缩,最终实现以点迹通信带宽逼近信号级融合检测的能力。基于4 雷达组网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表明,通信带宽缩减至原来的1/1 000,信噪比损失不超过0. 7 dB,并据此探索雷达组网的体系架构设计问题,可支撑不同场合下的信号级协同探测工程应用。
    2024,46(9):37-48, DOI:
    [摘要] (2762) [HTML] (0) [PDF 20.71 M] (46)
    摘要:
    在现代战争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雷达组网的预警与防空作战体系是应对隐身作战飞机、巡飞弹、无人机、超高音速导弹等多种新质作战对象所形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立体突防威胁的必然选择。雷达组网系统的协同体系架构是实现防空系统效能增量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边端架构的雷达组网协同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以高精度北斗设备为时间频率同步基准的多站空时频同步方法,设计了一种软件化雷达实现方案和两级管控的资源管控系统,阐述了系统能够支持的协同方式及任务类型,详细说明了以子任务为最小颗粒度的资源管控机制,针对任务级和参数级协同任务,揭示了组网系统实时远程紧密闭环反馈式控制原理。最后对本系统的预案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
    2024,46(9):49-55, DOI:
    [摘要] (3048) [HTML] (0) [PDF 14.57 M] (48)
    摘要:
    受日益复杂的目标特性、电磁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单装雷达探测效能受到极大的制约,雷达组网协同探测技术为提升单装和体系内目标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情报保障能力方面提供了技术机理。雷达组网协同探测系统可分为任务级、参数级和信号级三类。对于任务级和参数级组网协同探测系统,为实现网内雷达协同作战、整体探测、区域对抗、情报共享等主要功能,在工程设计上主要完成任务筹划、协同管控、信息融合、效能评估、协同交战指挥控制以及组网通信等功能,实现对单装和系统的体系赋能。信号级分布式协同探测系统主要解决时间、频率和空间同步问题,形成双/ 多基地信号协同体制,实现收、发相参体制信号级得益,实现等效 “大雷达”效能。
    2024,46(9):56-63, DOI:
    [摘要] (2514) [HTML] (0) [PDF 9.87 M] (34)
    摘要:
    针对空间上分散部署的多雷达,在目标多元、动态变化的博弈对抗场景下,多雷达协同处理方式与目标/ 环境/ 资源动态自适应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雷达多层级自适应协同处理框架,包括信号级、特征级、点迹级和航迹级等4 个层级。以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建立了基于统一空间栅格的多雷达信号级联合检测模型,以时空配准、融合多雷达信号。设计了基于特征级的分布式检测模型,以压缩传输数据量,实现融合检测。综合分析了不同层级协同处理技术的费效比,给出了典型应用场景下协同处理方式的自适应选择原则。通过仿真实验和典型试验系统,对文中提出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动态适应目标、环境的变化,提升多雷达协同探测的效能。
    2024,46(9):64-78, DOI:
    [摘要] (2466) [HTML] (0) [PDF 20.59 M] (32)
    摘要:
    利用空间已有电磁信号,采取分布式无源协同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零功率静默侦察,可有效提升我方雷达的低截获和抗干扰性能,是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无源协同定位主要面临着目标回波弱、非合作外辐射源参数未知、直达径干扰等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基无源协同的信号级高精度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多基无源雷达双通道接收信号,建立信号级目标位置估计问题,以实现联合直达波干扰抑制和外辐射源及目标位置高精度估计,形成分布式多基无源雷达的零功率静默协同探测能力。此外,采用序贯估计策略和交替迭代估计策略将高维估计问题降低为多个低维估计问题,以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强化实时定位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数据级定位,所提信号级方法在低信噪比和直达波干扰环境中表现出更好的定位性能。该无源协同定位方法可用于无人机前突静默侦察、反低空突防、反隐身等探测场景,能显著提升对敌目标的监视和打击效果。
    2024,46(9):79-84, DOI:
    [摘要] (3064) [HTML] (0) [PDF 8.39 M] (44)
    摘要:
    雷达干扰因其实现了对雷达时、空、频等多域覆盖,且具有对雷达信号变化快速跟随能力,使单部雷达在干扰条件下靠自身抗干扰技术达到的作战效能被大大压缩。在体系化作战思维牵引下,利用多雷达组网工作是复杂干扰条件下提高雷达探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对雷达干扰的抗干扰技术途径分析,以多雷达组网探测为基础,分析了双/ 多雷达控制、状态、信息互联互通关系,重点提出了指挥控制关系、时空同步设计、信息互联等设计方法。同时参考开放式射频系统架构,提出了可动态配置的资源调度框架和流程,为多雷达组网在干扰条件下工作性能提升提供支撑。
    2024,46(9):85-89, DOI:
    [摘要] (2888) [HTML] (0) [PDF 2.88 M] (32)
    摘要:
    现代雷达大多会被安装在可旋转的平台上,其阵面指向可动态调节。但当前主流的目标分配算法通常假定雷达的阵面指向固定不变,忽略了其灵活调整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雷达组网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整体作战效能。针对上述问题,一种联合目标分配与指向规划算法被提出。该算法首先通过扩展分配矩阵的维度,将原目标-传感器分配问题细化至阵面指向层面;其次,通过引入新约束条件,确保每部雷达在每个时刻仅选择一种阵面指向;最后,结合模型特性设计遗传算法,实现对该分配问题的高效求解。仿真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假设阵面固定的目标分配方法,这一种联合目标分配与指向规划的新方法可得到更高的目标覆盖率与覆盖重数。
    2024,46(9):90-97, DOI:
    [摘要] (2691) [HTML] (0) [PDF 8.30 M] (29)
    摘要:
    针对到达时间差被动定位任务,研究了分布式雷达的部署策略优化问题,以提升系统的定位和监视性能。现有研究大多仅关注节点位置的优化,而未充分考虑节点法线指向与系统监视性能间的耦合关系。文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虑了节点位置与法线指向的联合优化策略,构建了面向定位任务的单目标优化问题以及兼顾定位和监视任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于这些优化问题具有复杂耦合约束和非凸特性,解析解难以获得。文中提出一种区域约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RC-MOPSO),用以求解最优部署策略。该算法通过在粒子初始化和更新过程中引入约束区域,确保粒子在迭代过程中始终满足复杂耦合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实现了定位和监视性能的最优平衡,相较于随机部署方案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对辐射源发射功率估计误差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2024,46(9):98-102, DOI:
    [摘要] (3077) [HTML] (0) [PDF 3.66 M] (38)
    摘要:
    在现代信息化战场上,相对于传统的雷达各自独立探测和制导的作战方式,多雷达组网探测预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雷达组网后对突防飞机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远距支援干扰飞机在掩护突防编队作战过程中,为了发挥有限干扰资源的最大效能以保证突防飞机的安全,通过对多机协同干扰对抗雷达组网作战模式的分析,以突防飞机生存概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下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重点分析了突防全过程的干扰掩护情况,利用遗传算法解决了最优资源分配方案求解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突防飞机在支援干扰飞机协同掩护下的生存概率为96. 72??。分配结果满足突防作战的要求,合理的分配干扰资源对充分发挥远距支援干扰飞机的协同作战能力作用显著。
    2024,46(9):103-108, DOI:
    [摘要] (2485) [HTML] (0) [PDF 13.97 M] (32)
    摘要:
    面对软件化雷达的发展趋势,立足当前可重构数字阵列系统需开放重构、一装多能的作战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通用的雷达在线重构显示软件设计方法,能高效完成雷达系统各项功能的在线重构任务。采用分层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了从平台层到应用层的软件整体架构,应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以插件形式实现了各种应用功能在软件框架中的集成。设计了可配置化阵面重构方法,能适配任意阵面结构的自定义配置。提出了一种流程重构显示软件设计方案,实现了流程重定义后信息处理软件在线升级。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美学等人机交互方法,提供了高效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文中的设计方法已在多型雷达正式应用,满足了系统灵活重构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24,46(9):109-114, DOI:
    [摘要] (2676) [HTML] (0) [PDF 3.23 M] (19)
    摘要:
    构建了全向入射电磁环境,使得入射电磁波极化角在[0,π/2]范围内,入射角在[0,2π]范围内,方位角在[0,π/2]范围内随机均匀分布,电磁波入射点随机分布在以线缆为球心的单位球上。重点研究了Agrawal 模型和Vance 模型在解决场线耦合问题时的异同,分析了线缆高度、长度、半径以及端接电阻等参数对场线耦合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grawal 模型和Vance 模型对全向电磁波的响应波形大体一致,但在响应幅值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Agrawal 模型中因垂直电场的存在而产生的集总源的缘故,当忽略掉集总源后,两个模型可获得相同的响应结果。线缆上响应电流随着线缆离地高度、长度和半径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端接电阻响应电流的峰值大小随着端接负载的增大而减小。
    2024,46(9):115-119, DOI:
    [摘要] (2699) [HTML] (0) [PDF 5.88 M] (43)
    摘要:
    在某多功能单元级数字阵列阵面系统进行接收波瓣测试时,发现法线附近出现了10 dB 左右的噪声鼓包,当波束指向偏离法向1°~2°时,出现噪声鼓包消失的噪声扫瓣现象。文中从接收级联噪声系数基本模型出发,推导出多通道输入接收系统噪声系数公式,并对接收内部的附加噪声注入的来源和对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数学建模,并定义了附加噪声扫描角优化因子概念,合理地解释了噪声扫瓣现象。进一步地,根据数学模型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分析了现有条件下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降低注入噪声功率的措施,实践证明基于该措施的解决途径有效。文中的机理分析、数学模型、解决方案对后续产品有指导作用,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24,46(9):120-123, DOI:
    [摘要] (2730) [HTML] (0) [PDF 9.30 M] (23)
    摘要:
    介绍了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天线设计,该天线由弯折偶极子、短路寄生结构、接地短路柱、同轴电缆和金属地板构成。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过程,说明了各部分结构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该天线通过加载短路寄生结构,减小了偶极子臂上电流分布,减小了地板对天线的影响,实现了低剖面特性。此外,该天线通过将偶极子中间部分弯折,改善了高频段的辐射方向图。最终,该天线尺寸为750 mm×450 mm×295 mm,剖面高度仅为0. 09 个低频波长。为了验证天线设计思路的正确性,加工了天线实物。文中给出了天线仿真与测试的电压驻波比以及增益的结果,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该天线在96 MHz~500 MHz(135. 57??)频段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 2,并且在该频段内具有定向辐射的方向图,增益大于3. 38 dBi。
    2024,46(9):124-128, DOI:
    [摘要] (2980) [HTML] (0) [PDF 8.36 M] (24)
    摘要:
    抗冲击设计是舰用雷达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某舰用雷达抗冲击仿真分析问题,介绍了常用的舰用设备抗冲击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剖析了主流方法在计算效率和适用场合上的不同之处,为仿真分析方法的选用提供依据,并建立了某舰用雷达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仿真方法产生的抗冲击分析结果差异问题,分别使用动力学设计法(DDAM)和时域分析法进行抗冲击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仿真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得出的薄弱结构部位相同,DDAM 计算效率更高,但由于DDAM 算法本身的保守性,且没有考虑低频段密集模态问题,计算得到应力值结果偏大。因此舰用雷达抗冲击仿真推荐采用时域分析法。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45(8):91-96, DOI:
    [摘要] (9307) [HTML] (0) [PDF 18.32 M] (49187)
    摘要:
    晶圆级封装技术能够大幅压缩前端收发组件的体积和重量,实现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小型化,也带来诸如热管理、通道隔离、信号串扰、可返修性、可测试性等方面的技术挑战。由于引入了较多的先进工艺步骤和复杂的封装架构,如何对其进行测试以保证成品率、降低成本成为行业关注的技术难题。文中介绍了毫米波晶圆级异构集成封装工艺技术,并针对典型晶圆级封装组件的集成方案和测试流程对测试技术需求和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产品测试过程中涉及的晶圆级探针分层测试、治具测试和空口(OTA)测试三个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后续射频晶圆级3D封装组件/模块的测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22,44(10):14-20, DOI:
    [摘要] (9850) [HTML] (0) [PDF 12.48 M] (14622)
    摘要:
    根据涡旋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在对其性质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均匀圆形阵列模型验证了平方贝塞尔函数在俯仰角的混叠特性;将线性多普勒、旋转多普勒以及微多普勒的原理以及性质进行比较,以展示涡旋探测的优缺点;归纳了近几年涡旋电磁波在多普勒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仿真验证了检测能力;同时,总结了在旋转多普勒和微多普勒探测中面临的 关键难题,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22(3):63-69, DOI:
    [摘要] (9917) [HTML] (0) [PDF 12.78 M] (7440)
    摘要:
    特征检测是提高海面小目标检测的有效途径。针对低维特征检测概率低和高维特征虚警难控制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警可控随机森林的高维特征检测方法。首先,从时域、频域、时频域等多域提取多维特征,将检测问题转换为高维特征空间中的两分类问题;其次,通过仿真含目标回波,获取海杂波和含目标回波的两类均衡训练样本;然后,将随机森林算法引入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建立分裂因子和虚警率的函数关系,获得虚警可控的判决区域;最后,基于IPIX 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检测器具有一定的性能提升,满足实际雷达恒虚警检测的要求。
    2021(3):1-7, DOI:
    [摘要] (9604) [HTML] (0) [PDF 1.42 M] (1947)
    摘要:
    干扰是机载雷达在作战使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抗干扰能力成为评价机载雷达性能的关键指标。文中介绍了机载雷达面临的干扰环境,总结了机载雷达抗干扰的思路,指出基于干扰环境感知的抗干扰策略存在的优势。进一步介绍了常用抗干扰措施的机理和实施方法,针对突出的主瓣干扰难题,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极化抗干扰和协同抗干扰技术。最后,面对干扰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分析了机载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4,46(6):1-8, DOI:
    [摘要] (2744) [HTML] (0) [PDF 17.75 M] (1714)
    摘要:
    采用认知雷达架构有助于实现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针对认知抗干扰技术领域中雷达对电磁干扰环境的感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节点干扰调制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雷达信号处理的不同节点,如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副瓣对消、脉冲压缩前后以及动目标检测之后,采用多个节点的时频平面和距离多普勒平面作为干扰信号的联合特征提取对象,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节点干扰识别策略模型,以提高多种干扰场景下的干扰识别正确率。为了提升干扰特征的提取能力和网络的训练效率,用于干扰识别的深度学习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建立了针对多节点策略下的干扰类型识别网络结构,实现了对多种不同干扰场景下的干扰类型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单一干扰场景下,当干噪比为14 dB 时,所提算法的干扰识别准确率可达92%。在多干扰场景下,所提算法在不同节点策略的加持下,识别准确率可达90%。
    2024,46(6):9-14, DOI:
    [摘要] (2675) [HTML] (0) [PDF 12.28 M] (1678)
    摘要:
    主瓣欺骗干扰与真实目标场景具有相同的角度,二者在多个表征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严重降低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检测和判断能力。针对该问题,为保证有效抑制主瓣欺骗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实时快速处理抗主瓣欺骗干扰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相位编码的回波恢复框架,并且该框架能够对原始回波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其次,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处理的快速算法来加快所提方法的处理效率;最后,通过点目标和分布式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与传统主瓣欺骗干扰方法进行对比,文中所提方法不仅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还能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2024,46(8):1-7, DOI:
    [摘要] (2482) [HTML] (0) [PDF 16.70 M] (1632)
    摘要:
    随着反舰导弹抗干扰技术发展和性能提升,传统的平台内舰载干扰技术已不足以充分抵御各种海战威胁,因此舷外有源诱饵作为一种具有组网能力的平台外干扰方式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文中首先介绍了舷外有源诱饵的干扰机理、工作特点,分析了舰船防御体系采用舷外有源诱饵的干扰策略,论证了舷外有源干扰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国外舷外有源诱饵装备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征;最后,针对新型反舰导弹导引头的抗舷外干扰措施,分析了可以采用的对抗手段。研究内容对舷外有源诱饵及其对抗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可为后续舷外干扰产品设计和导引头抗干扰技术研究提供支撑。
    2024,46(8):8-13, DOI:
    [摘要] (2643) [HTML] (0) [PDF 7.67 M] (1604)
    摘要:
    在电子战、无线网络安全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中,特定辐射源识别(SEI)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传统方法以人工提取特征为主,依赖先验知识泛化性差;深度学习方法多以含有二维信息的图像为输入,易遗漏关键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数字频谱余晖图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解决手段,从而实现了SEI 任务。首先,搭建辐射源信号探测及数据采集系统,获取Wi-Fi 辐射源信号的数字频谱余晖图,建立首个基于数字频谱余晖图的SEI 数据集;其次,利用该图包含信息更丰富的特点,将信号识别问题转化为目标检测问题;最后,在Wi-Fi 辐射源识别数据集(WFEID)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 在WFEID 上P、R、F1 和mAP等指标均能达到87. 5%以上,从而证明了以数字频谱余晖图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在SEI 任务中是有效的。
    2020,42(2):1-6, DOI:
    [摘要] (9589) [HTML] (0) [PDF 547.82 K] (1387)
    摘要:
    首先介绍了雷达系统设计过程中各分系统的重要参数,分析了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以此作为未来雷达优化的约束条件;然后,对比了当前典型多目标优化算法的优缺点,分析其不同的适用领域;再从雷达波形、天线以及发射机、系统工程等多个角度对当前已经应用于雷达设计中的智能优化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最后,对未来雷达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雷达的智能化应用及智能化雷达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011,33(3), DOI:
    [摘要] (12203) [HTML] (0) [PDF 0.00 Byte] (1117)
    摘要:
    通过分析目前雷达产品研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过程、工具、数据、知识一体化管理的协同研发平台。阐述了组成雷达协同研发的3个统一化体系:统一化设计环境;统一化流程体系;统一化数据空间。建立了雷达协同研发平台的3层结构:协同层的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专业的任务流转;应用层的设计平台,实现知识、工具的有效融合;数据层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源的统一管理。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了建立雷达协同研发平台的关键技术、应用价值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020,42(3):40-44, DOI:
    [摘要] (9512) [HTML] (0) [PDF 4.27 M] (1110)
    摘要:
    雷达在工作过程中所应对的干扰场景复杂且多变,所具有的反干扰措施难以穷举。人工设计的反干扰流程与抑制策略在面对这些对抗场景时,由于受限于专家的经验知识,其反干扰性能难以保证。对此,文中从雷达抗干扰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引入强化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模型的智能抗干扰方法。分别利用Q 学习与Sarsa 两种典型的强化学习算法对反干扰模型中的值函数进行了计算并迭代,使得反干扰策略具备了自主更新与优化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强化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收敛并实现反干扰策略的优化。相比于传统的反干扰设计手段,雷达反干扰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1979(6), DOI:
    [摘要] (12176) [HTML] (0) [PDF 0.00 Byte] (973)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机载脈冲多卜勒雷达三项关鍵技术问題: 1.极低副瓣天线; 2.高稳定信号; 3.先进的数字式信号处理技术。并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数据,以便得出量的概念。
    2020,42(2):85-90, DOI:
    [摘要] (9629) [HTML] (0) [PDF 2.93 M] (919)
    摘要:
    雷达抗干扰技术直接关系到雷达作战能力的发挥,结合电子战技术发展趋势和雷达抗干扰中存在的问题,文中从抗干扰能力指标、总体设计和精细化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雷达抗干扰设计需求。首先,从干扰源侦察分析、目标探测跟踪和自适应抗干扰三个方面,构建了反映雷达最终作战能力的抗干扰指标体系;然后,从自适应闭环、一体化兼容和大数据积累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抗干扰设计要求;最后,结合外场试验进行对比验证,提出了精细化设计要求。
    2011,33(3), DOI:
    [摘要] (11152) [HTML] (0) [PDF 0.00 Byte] (902)
    摘要:
    使用基于表面积分方程的矩量法来分析介质与理想导体混合体的电磁散射是计算电磁学的一大热点。对理想导体目标体表面建立电场积分方程,在介质目标体表面建立PMCHW方程组,与基于矩阵分块技术的自适应修正特征基函数法结合,对介质涂敷理想导体目标体的电磁散射进行分析,将其称之为EFIE-PMCHW-AMCBFM(E-P-AMCBFM)。并讨论不同参数如基函数阶数,矩阵块间重叠区域等对计算效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E-P-AMCBFM对于处理介质-理想导体混合体的电磁散射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2011,33(3), DOI:
    [摘要] (11788) [HTML] (0) [PDF 0.00 Byte] (878)
    摘要:
    针对窄带相参雷达,文中在对目标进行长时间观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非刚性编队架次分辨的原理。建立了多目标的统一模型,分析了非刚性编队目标的回波多普勒组成,提出了公转多普勒、径向多普勒和调频多普勒等新概念。进而,指出公转多普勒和径向多普勒的和决定了目标时频曲线起点,调频多普勒决定了目标时频曲线的走势。而目标间频率起点和时频曲线走势的差别构成了编队架次分辨的基础,而时频分析则是实现分辨的有效手段。最后,仿真和实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
    2020,42(9):80-85, DOI:
    [摘要] (10159) [HTML] (0) [PDF 700.98 K] (835)
    摘要:
    相控阵雷达阵面发射单元的供电性能对雷达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供电性能指标和设计方法对指导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发射单元的脉冲负载特性,建立了发射单元的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电压突变的产生机理。采用状态空间分段方法,研究了发射单元供电系统的四种工作状态。基于系统状态方程,推导了发射单元电压顶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得到电压顶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满足电压顶降约束,推导了储能电容容量的精确和近似计算公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结论的正确性。所提出的命题和推论构成了发射单元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为长脉宽大型相控阵雷达的阵面供电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0,42(5):1-8, DOI:
    [摘要] (9829) [HTML] (0) [PDF 29.21 M] (834)
    摘要:
    根据未来我国深空探测工程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目前深空目标探测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地基行星雷达研究的建议,以完善我国的深空探测系统。美国地基深空探测网由地基深空测控通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地基行星雷达系统构成,通过三网系统协同工作,实现了深空探测方式多样化,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文中在研究美国地基深空探测方式的基础上,建议制定我国地基行星雷达发展规划,开展地基行星雷达关键技术研究,为地基深空探测网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2024,46(7):16-22, DOI:
    [摘要] (3145) [HTML] (0) [PDF 18.43 M] (816)
    摘要:
    海面无人机(UAV)的检测属于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问题,多特征联合检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的时频三特征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计算复杂度过大、难以实现实时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时频图的海面无人机多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对雷达复回波数据进行分段快速傅里叶变换,将计算得到的多普勒幅度谱沿多普勒维对齐拼接从而构建快速时频图;其次,对快速时频图进行归一化,达到杂波抑制和增强目标回波的目的,并基于归一化的快速时频图提取三种时频特征;然后,利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训练给定虚警概率下的检测判决区域;最后,通过实测UAV 数据验证并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1979(6), DOI:
    [摘要] (11405) [HTML] (0) [PDF 0.00 Byte] (814)
    摘要:
    本文简介脈冲多卜勒(PD)雷达模拟信号处理的原理,讨论了所能达到的性能及其限制因素。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內外模拟信号处理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及SAW(表面声波器件)作频谱分析所能达到的水平及其对PD性能的限制。目前CCD CZT(线性调频Z变換)和SAW CZT可滿足下列要求:时宽带宽积≤250~500;动态范围60~80db;线性-40db;可抑制地物等回波-35~-40db。MTI(动目标显示)加DFT(离散付里叶变換)系统用模拟方法实现可望达到70~80db的地物回波的抑制度。
    2020,42(3):35-39, DOI:
    [摘要] (9570) [HTML] (0) [PDF 2.28 M] (807)
    摘要:
    基于多组重频相参积累的多普勒解模糊方法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