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现代雷达的性能三要素和新体制新技术
    张直中
    1979(1).
    [摘要](12761)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本文系作者根据多年来在雷达总体方案论证及预先研究中的体会,把现代先进雷达的主要性能归结成“三要素”。全文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三要素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井指出了一些时常碰到的模糊不清的、不正确的或不确切的概念;第二部分综述了与三要素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新体制和新技术,目的是通过这些目前正在研究发展中的新体制新技术,具体地说明三要素是现代雷达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2  线性调频脈冲压缩雷达距离轨迹的测量效应及其最佳修正
    史田元
    1979(1).
    [摘要](12845) [HTML](0) [PDF 0.00 Byte](21)
    摘要:
    本文分析了线性调频脈冲压缩雷达距离轨迹的测量效应,并提出了距离数据最佳处理的数学模型;推出了用一般模型和用最佳模型估计值公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式;最后比较了平滑阶数p=2时,最佳修正和非最佳修正的方差,并讨论了雷达最佳工作区。
    3  从定轨要求讨论雷达测速和测距精度间的关系
    徐振来
    1979(1).
    [摘要](12510) [HTML](0) [PDF 0.00 Byte](166)
    摘要:
    本文用多项式逼近的最小二乘方法,从定轨要求讨论了雷达测速精度和测距精度之间应该遵循的关系。用“速距均方差比”概念,得出两者之间的合理的数量关系,从而在雷达总体设计测速精度时,给出了一种讨论的依据。
    4  天线阵的电动力学理论
    郭燕昌 方能航
    1979(1).
    [摘要](12256) [HTML](0) [PDF 0.00 Byte](86)
    摘要:
    本文对用数值法研究天线阵理论问题的文章作了述评。重点放在苏联人的文章方面,因为在关于天线阵理论的外国文献中,对于苏联学者的文章很少注意。探讨了各种基本方法,并对其具体应用的文章作了述评。
    5  一段传输线的噪声温度
    林守远
    1979(1).
    [摘要](12779) [HTML](0) [PDF 0.00 Byte](220)
    摘要:
    在测量低噪声器件的有效噪声温度和设计低噪声天线时,传输线的噪声温度往往是不可忽略的。对于等温传输线,其噪声温度的计算式是众所周知的,卽 T=(1- 1/L)T_0 (1) 式中:T——由于传输线的损耗所引起的噪声温度(折算到其输出端); T_0——传输线所处的环境温度; L——传输线的总损耗系数,卽传输线在匹配情况下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是大于一的数。
    6  变形波导和腔体場的扰动问题
    王典成
    1979(1).
    [摘要](12427) [HTML](0) [PDF 0.00 Byte](27)
    摘要:
    本文用(土丿一力)的微扰理论处理了小变形波导和腔体(土丿一力)的扰动问题,同时,把参考文献中给出的公式作了补充推导。并用实例计算了几种波导元件的参数。最后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当变形线度比波长小得多时,用在微波工程方面还是合人满意的。
    7  美国对陆基弹道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态度
    1979(1).
    [摘要](11984)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据美刊报导:美国在将战略武器的重点逐步转向潛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同时,井没有放弃陆基弹道导弹和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其主要理由是,苏联近年来对反潛武器系统已作了很大改进。从最近苏联在西太平洋进行的演习中,已经观察到它的反潛武器系统在技术上取得的进展。因此,只要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尚有一定的生存力,就应使其仍然作为有效的进攻性武器的一部分。
    8  高精度指向系统中的辅助跟踪
    杜立
    1979(1).
    [摘要](12561) [HTML](0) [PDF 0.00 Byte](26)
    摘要:
    为了改善常规定位系统的性能.应用了速度辅助跟踪和位置辅助跟踪两种基本概念。辅助跟踪信号取自惯性空间并由卡尔曼滤波算法产生。计算结果表明了常规指向系统与辅助跟踪滤波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9  表面波器件制造工艺(上)
    陈恩霖
    1979(1).
    [摘要](12352)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自从叉指电极表面波换能器发明以来,研制成功的各种不同的超声器件和各种各样的由表面波实现的电子功能,已大大超过了单用体弹性波所能实现的。在此发展过程中,平面制造技术可能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是本文的主题。平面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在一个基片表面涂上辐射敏感的聚合物膜层,
    10  美国正在改变战略武器的重点
    1979(1).
    [摘要](12587) [HTML](0) [PDF 0.00 Byte](20)
    摘要: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8年3月报导:美国鉴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易于在第一次打击中被摧毁,它将在80年代中期以后,稳步地将战略武器转向潛基导弹和室中发射的巡航导弹。美国制造巡航导弹的主要厂商有通用动力公司和波音公司。前者已研制了两种“战斧”型巡航导弹,可从海上和空中发射。该公司还在为美国空军执行一项“战斧”导弹的改进型计划,以供陆基发射。
    11  苏联寻求对付巡航导弹的措施
    1979(1).
    [摘要](11962)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8年6月报导:据称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如B-52和B-1以及巡航导弹均可突破苏联目前的防空系统。因此,苏联正在对此作出反应,但对付巡航导弹要困难得多。估计苏联为对付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巡航导弹的攻击,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部署100多架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并配备1000枚左右的高空拦截导弹;第二种选择是大量部署SA-10地对空导弹,大约需要500~1000个基地和相应设施。
    12  美国雷达的研制活动又趋活跃
    1979(1).
    [摘要](12151)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据美《微波系统新闻》1978年3月报道:经过几年有节制的研究活动之后,美国国防部又打算研制各种类型的新雷达系统,其中包括靶场试验用雷达、防空预警雷达、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情报收集雷达、空间雷达以及舰载雷达(卽舰载监视雷达系统)等。最近,海军电子系统司令部与雷声公司签定合同,要求研制“宽区域有源监视系统”(WAAS)。WAAS是海军第一部用作靶场测量雷达的陆基相控阵雷达,将架设在波多黎各的一座山顶上,俯视“罗斯福路试验靶场”。它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可在海面
    13  美将更新阿拉斯加的监视雷达系统
    1979(1).
    [摘要](12199) [HTML](0) [PDF 0.00 Byte](17)
    摘要:
    据美国《电子学》1978年第二期报导:从现在开始到1984年,美空军将通过Seek Igloo计划把阿拉斯加的五十年代水平的监视雷达系统现代化。这个计划的投标者几乎包括了美国所有的主要雷达制造商。在选出承包商之前,先要进行六个月方案论证。承包商确定后,由选定的承包商负责全部研制工作。阿拉斯加空军指挥所原有的13个雷达站,都装有L波段搜索雷达AN/FPS-93,其中大部分还配备了S波段测高雷达AN/FPS-6/90。现在这些雷达都将被Seek Igloo雷达替代。Seek Igloo雷达中有9部架设在阿拉斯


    年第卷第1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