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周四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1979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计算雷达——雷达的发展趋势之一
刘兴
1979(5).
[摘要]
(
1211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为提高雷达的战术和技术性能,数字计算技术在雷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线性好、大动态范围、零漂小、抗干扰好、使用灵活等,所以数字电路代替了许多模拟电路。快速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高精度的实时控制能力。在人类大力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出现了可以观测数千万公里的深空雷达。雷达目标的运动速度已由300公尺/秒提高到第二及第三宇宙速度或更高(天体)。在军用雷达方面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导弹和卫星防御雷达应有高分辨力、多目标、多功能、多信息、实时控制及快速处理的能力。在这些雷达系统中
导出
收藏
2
简讯
1979(5).
[摘要]
(
125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据美国“电子系统简报”1979年3月号报导:由于DDG-47驱逐舰已开始拨款建造,海盾武器系统也就着手投入生产。第一艘舰的开支列入1978年财政预算内,第二艘舰的开支将列入1980年的财政预算。原先预定要为16艘DDG-47驱逐舰和23艘CGN-42巡洋舰装备海盾系统。但是,现在已把CGN-42巡洋舰从原定的数目削減至
导出
收藏
3
美国海军盾牌(海盾)武器系统发展史
毛仁麟
,
曾俭恭
1979(5).
[摘要]
(
1244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美国海军新的区域防御武器系统已发展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其性能不再只是有希望实现,而且已经得到试验证实。近几年来整个系统在海上进行的多次作战试验始终成功地截击了目标。本文在说明了整个工程的历史和对系统作了介绍以后,还作了一定的评论。海盾系统的发展史表明,舰队防御所要求的这种态势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而这个武器系统可以起到使整个特遣舰队的作战行动更加有效的核心作用。这项成就是工程的重大成果,但是,为了推广这种战术与技术,以及降低其成本和复杂性,仍值得继续在工程上努力。
导出
收藏
4
用于雷达数据处理的高速容错多处理机
黄松浦
1979(5).
[摘要]
(
1173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介绍了E-3A雷达计算机设计中的一些考虑。为满足对速度、可靠性和维修能力的严格要求,采用了高速并行的处理机和数据通道。输入/输出单元提供了各种接口能力,并对主存储器直接进行存取,以供对外接口用。对可靠性和维修能力的要求,从容错和自动故障隔离的观点看,是不易达到的,因为计算机必须检测出自身的故障,并对此作出反应。通过采取诸如对每个中央处理机(CPU)由其它的每一个中央处理机进行软件控制、软件产生的中断、对存储器中备份件的软件控制、以及别的重要功能,就能在计算机内隔离大部分故障。此外,象时钟或电源损坏这类
导出
收藏
5
海盾雷达接收机
毛仁麟
1979(5).
[摘要]
(
123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引言海盾系统为一个由雷达、计算机和导弹组成的舰载武器系统,它为美国海军提供一个保护伞。海盾武器系统的核心为计算机控制的S波段AN/SPY-1A相控阵雷达系统,它能同时在所有方向上“观测”。它能自动地探测、跟踪和截击大批飞机和导弹,并保持连续对空监视。 AN/SPY-1A雷达系统包括四个相控阵天线(提供半球复盖)、一部信号处理机、一部发射机、全套计算机以及一部接收机。雷达接收机不仅提供相控阵天线和信号处理机之间的接口设备,而且在处理来自复杂目标环境的雷达回波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导出
收藏
6
单脈冲雷达跟踪接收机
胡厚甫
1979(5).
[摘要]
(
121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一、引言单脈冲定向法的特点是用单个脈冲回波就可获得目标的角位置的信息,这往往是利用多路接收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精密跟踪测量雷达中,为了确保测角精度,对各路接收机之间的幅度相位一致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对接收机设计制造带来了不少困难,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也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題,自1956年单脈冲雷达诞生后,次年就有人试图从改进接收机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題,以后相继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具体可参阅文献。
导出
收藏
7
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
秦锦裳
1979(5).
[摘要]
(
124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详述了计算机控制网络分析仪中所使用的误差校正模型的发展情况。由于数字控制器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和性能大大改进,促使提出用一组新的显式方程表示的“通用”误差模型。
导出
收藏
8
用硬件作快速付里叶变换
蒋怀琛
1979(5).
[摘要]
(
122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论述高速信号处理系统KSP中的快速付里叶变换(FFT)的运算方式及其硬件化。KSP是把FFT作为它的基本运算的信号处理用的计算机,为了使其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和运算功能,以及系统结构的灵活性,所以采用了流水的处理方式、总线指向形结构和微程序控制方式。FFT的算法,采用的是基-2 Sande算法,按in place方式执行。并且采用三组存贮器和FFT运算器联系起来进行流水处理。FFT运算器是由进行A+B,(A-B)×W~x计算的复数运算器(CAU),和它前后的数据排列器两部分组成,采用4段流水来实现。CAU
导出
收藏
9
高速流水信号处理设备的微程序控制
蒋怀琛
1979(5).
[摘要]
(
1213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各种振动分析和图形情报处理的领域,现在已经要求信号处理装置不仅能夠(1)对大量的数据作高速处理,而且,还要兼备有(2)运算功能的多样性,(3)系统结构的灵活性。本文叙述为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高速流水信号处理装置KSP,以其控制作为重点,KSP把FFT作为其基本运算。为了满足(1)的要求,采用了流水处理万式。另外,为了得到(2)及(3),采用了可以连接任意流水运算器的总线指向形结构。KSP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了巧妙地利用流水处理的特殊性的微程序控制。也就是说,把对一组数据组的流水运算的控制,主要根
导出
收藏
10
用全通网络实现高频宽带移相
刘绍先
1979(5).
[摘要]
(
123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全通网络可以在高频实现约4~5倍频程带宽的任何角度固定相移。本文根据全通网络的某些基本特性,介绍了用它实现宽带固定相移的原理及设计全通网络移相器的方法,给出了90°、45°和22.5°移相器的设计实例及试验数据和曲线。最后指出了可用这些移相单元构成数字式移相器,进行天线波束扫描。
导出
收藏
11
跟踪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孙家荣
1979(5).
[摘要]
(
1186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跟踪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借助于系数平面模型、环路波德图以及使二乘方指数最小等途径实现的。采用经典性能指标,并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系数平面的常用区域,而把设计方法直接与现有的令人满意的工程设计直接联系起来了。在详细介绍的例子中包括这样一个实例,它表明:当系统改变时,通过硬件反馈可使性能的变化减小。而以采用观察器的状态变量估值为基础的相应设计,则不能得到类似的简化。为得到一个与性能技术指标相适应的低阶补偿器,引入了一种最小均方差算法。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5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