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国外微电子组装发展概况和展望
    王宝善
    1981(2).
    [摘要](5227)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电子组装是电子学的一门边縁学科,它的定义为“将一张电原理图转变成为一个实用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电子硬件(组件、插件、分机、分系统和整机)的技术过程”。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相应的组装互连技术也从金属底板分立元件分立走线发展到印制电路板、多层印制电路板。自59年出现集成电路以来,固态技术发展很快,现在已进入第4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9年集成度已
    2  薄膜集成技术发展概述
    汪福章
    1981(2).
    [摘要](4965)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一、集成电路及其分类所谓集成电路是在同一个基片上,不可分割地制作两个以上的各种电路元件,并以导体互联的电路。集成电路是一个总称,按基片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作如下的分类:
    3  用高密度多片组装方式构成的混合功能电路
    童勤勋
    1981(2).
    [摘要](5148)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最近,随着对电子设备高速化、高性能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等要求的显著提高,电子电路的高集成化、多功能化以及布线之间间距的最小化等就成了重要的课题。所以,以前那种将封装的分立元件组装在印制板上的组件装配法,在密度和布线长度方面往往已不适应了。为了处理这种情况,半导体芯片正在迅速地从集成电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而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但是,在一块芯片上能组装的功能,从消耗功率、特性、成品
    4  混合集成电路
    沈锦泉
    1981(2).
    [摘要](4893)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定义、演变和地位混合集成电路一般定义为“由膜集成电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组合,或者是这两种集成电路与分立元件组合,或者是其中一种集成电路与分立元件组合而成的微型电路”。在这里,所谓集成电路是指的“为了得到所要求的电路功能,由在单一基片上或者基片内的一定位置上制成不可分离并互相连接的元件构成的微型电路”。
    5  IBM公司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芯片设计了多芯片多层陶瓷组件以提高性能和密度
    Bernard T.Clark Yates M.Hill 胡长瑞
    1981(2).
    [摘要](4958)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介绍 IBM 公司在4300型信号处理机里所使用的两种组件的设计要求和特点。这两种组件由于采用了 LSI 芯片,使得性能上得到很大改善、功率降低、逻辑门的密度和可靠性提高了。在上述应用中,组件逻辑门的平均密度达到了196门/厘米~2,为 IBM 公司单片集成系统所达到密度的30倍。在印制电路插件板这一组装级中甚至可以有更大的密度改善。
    6  大面积混合电路——一种先进的微电子组装概念
    F.Z.Keister R.P.Himmel R.Y.Scapple 廖庆芳
    1981(2).
    [摘要](4966)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大面积混合电路(以下简称 LAH)是一种充分验证了的微电子组装概念,这种概念是把常规的混合电路技术发展到高一级即组件级的组装水平,并把混合微电路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组装优点结合在一起。LAH 的特点是在一块大的陶瓷基片(典型的为4×4英寸)上沉积电阻器和多层厚膜导线。分立组装元件可以装接和互连到这种电路上。另外,为了给敏感器件和引线焊接提供保护性的措施,基片上的局部区域可以采用气密性封装(使用一种可维修的方法)。最后,基片粘接到一块合适的安装板上,并通过一个连接器,或硬线互连到外部线路上。本文敍述了 LAH 的优缺点,某些所碰到的问题、已实现的制造方法和设计研究。对 LAH 及相应的多层印制电路板组件做了对比。给出了试验工程组件的环境试验结果。由于 LAH 的一些优点及其研制的成功,从而得到休斯飞机公司的重视,并把 LAH 应用到先进系统中去,目前,正在计划或考虑在许多卫星和飞机系统上应用。
    7  超高密度、超大规模集成组件
    Joseph A.Ciccio Rudolf E.thun 廖庆芳
    1981(2).
    [摘要](4995)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VLSI(超大规模集成)逻辑电路和存储器都建立在半导体器件技术的基础上,这种技术具有固有的快速性,但对负载亦是非常敏感的。因此,高性能的 VLSI 系统的设计就取决于可以采用的能清除绝大多数互连电容的总体封装概念。本文提出了这样一种 VLSI 封装概念。它有如下的特点:1.用于 VLSI 和其它 IC 芯片的混合电路封装方法,是用一块抛光的蓝宝石基板实现的,借助典型的单元电路互连金属化技术,在该基板上实现高密度多层互连。目前的光刻法容许使用的线宽和间距为6微米。这意味着,互连线和交叉点的寄生电容,与一般的薄膜或厚膜混合电路相比,可降低近2个量级。2.将 VLSI 器件和高密度混合电路互连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在单片监宝石基板上达到主计算机功能的集成度。这些功能,典型地讲,是一部完整的处理机,一部主存储器或一部信号处理机。因为这些主要的功能只需通过母线来相互联系,所以,所有更高一级的互连实际上已统统被取消了。3.蓝宝石基板的叠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连是借助于压力下的弹性接触实现的,这些接点只起电源、地线、母线和某些输入/输出互连等作用。4.这种由基板叠加而成的可拆卸的组装件,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可保证全部元件浸入气态(氦)或液态的冷却剂中。这种组装方法为 VLSI 提供一种理想的信号环境,并把简易性和可靠性、性能和极高的组装密度结合在一起。
    8  混合集成电路中膜技术的进展
    汪福章
    1981(2).
    [摘要](5010)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近来,混合集成电路把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分立元件以及数字电路、运算放大器等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起来构成功能器件,它能在很大范围内与新系统的设计相适应。由于混合集成电路的特点,它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要求小型化,高可靠、高功率等场合,从玩具到通信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直至宇宙通信。混合集成电路是作为要求降低材料赞用,组装费用和设计费用等系统总成本的分系统组装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9  混合微电路载带材料和工艺评述
    J.M.Simth S.M.Stuhlbarg 金忠华
    1981(2).
    [摘要](5106)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目前,许多半导体制造商都在采用各种“卷盘传动式”组合焊工艺。本文对用于这类“卷盘传动式”组合焊工艺中的几种冶金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评述和比较。作为背景,简要地回顾了各种组合焊接技术。比较了热压焊、硬钎焊和软釬焊等各种内引线焊接(ILB)工艺。也对各种将引线焊到线框或氧化铝基板网络上去的热压焊、熔焊和釬焊等外引线焊接(OLB)工艺作了比较。还对一、二、三层互连金属化、不同凸点结构、热压焊和釬焊工艺以及各种载体材料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10  载带微互连技术中的焊接系统
    Alan Keizer Don Brown 胡长瑞
    1981(2).
    [摘要](4919)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在解决微电子装配和元件制造中存在的问题时,载带微互连技术已经越来越富有吸引力。目前,群焊设备和系统已取得的进展,可用来解决微装配中的许多难题。本文敍述了从实验室,小批生产直到大量生产各级应用的焊接工具和设备系统。
    11  载带焊接混合集成电路引线成型及外引线焊接图形的设计
    汪福章
    1981(2).
    [摘要](5018)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引言最近,载带自动焊接(TAB)工艺的进展,使得混合集成电路的组装自动化有了可能。由于混合集成电路的产量一般说来都比较低,至少与单片电路相比是低的,这样,在自动化方面就会碰到一些基本的问题。因为 TAB 组装设备的成本高、各种不同尺寸芯片的品种多,所以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以使 TAB 工艺经济上行之有效,它在成本方面的最大的潜在优点是芯片在组装前可以进行预测,这一点是 TAB 工艺设备昂贵所抵销不了的。
    12  凸点载带自动焊接工艺(BTAB)实用指南
    J.W.Kanz G.W.Braun R.F.Unger 王宝善
    1981(2).
    [摘要](481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在混合微电路制造中已经用过好几种群焊接技术来取代线焊法,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达到普遍接受程度。近几年来,载带技术,典型的称为载带自动焊接工艺(简称 TAB 工艺),获得人们的重视。凸点载带自动焊接工艺(简称 BTAB 工艺)是一项新的发展,它除了保留常规 TAB 工艺的优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色,能与常规铝金属化集成电路芯片很好的配合。本文从混合微电路生产实际和性能角度出发来介绍 BTAB 工艺目前的发展情况。
    13  芯片载体组装应用
    John A.Bauer 王宝善
    1981(2).
    [摘要](490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需要的引出脚数目日益增加,使采用印制电路板标准互连间距0.1英寸的双列直插式和扁平封装外壳尺寸相应增大。芯片载体的研究发展显著地改进了组装结构,它起初用于混合电路的陶瓷基板上,现在也常用于环氧玻璃布印制电路板。本文介绍两种型式的性能和优点,并进行了比较。
    14  陶瓷多层基片
    童勤勋
    1981(2).
    [摘要](496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一、前言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半导体工业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已进入大量生产阶段,从计算机、电子交换机等工业生产方面应用的设备直到台式计算机、照相机、手表、汽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也在各方面取得了迅速的进展,正在接近实用阶段。与此同时,一直作为芯片管壳的,与树脂、玻璃同样得到广泛应用的陶瓷材料也有多方面的发展。
    15  采用重熔焊工艺的混合集成电路结构
    T.Kamei M.Nakamura H.Ariyoshi M.Doken 张至德
    1981(2).
    [摘要](4874)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采用钎料重熔工艺制造的混合集成电路,目的是使电路充分微型化并显著地降低成本。将薄膜电阻和电容网络(R-C)芯片以及硅集成电路芯片外贴在多层厚膜布线的基片上,并用软钎焊与基片连接,开始时芯片为钎料凸点所支承,接着,在钎料的重熔过程中这些芯片借助钎料的表面张力进行自动对正。采用这种工艺所制造出来的接点可以补偿基片的偏移和波动。混合集成电路的机械支承和电气连接只要通过一次重熔过程就都完成了。已经证明这些混合集成电路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和可靠的。
    16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及热管的散热
    童勤勋
    1981(2).
    [摘要](4937)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超高速工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其散热问题重新作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成了议论的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散热处理,与以前由集成电路和晶体管所构成的电子设备的情况相比,因热密度飞速增高,故成了非常困难的问题。即使从封装方面看,要将排列在印制板上几十个元件一起冷却的做法变成冷却几个组件化的封装,也必须从根本上从新研究散热方法。本文介绍具有高效率传热特性的众所周知的热管的适用性以及集成电路等的试制现状。
    17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热设计
    童勤勋
    1981(2).
    [摘要](482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关于解决计算机的热设计问题,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近几年来,已付诸具体实施,各种方法正在民用设备得到实际的应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方面,基本逻辑元件的高速化、低能量化、高集成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都取得迅速进展,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都是以温度为参数的函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性能估价不是可以看作是将“由元件可直接得到的性能”和“用热设计能得到的冷却效率”作为系数的乘积吗?本文介绍大规模集成电路热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介绍 ACOS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的冷却方式。
    18  “微电子组装”有关技术文献目录索引
    1981(2).
    [摘要](480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一)系统、分系统极组装1。电子组装文献索引之二 Abibliographyone1eetroniepaekagingI. 1975.5。S。T Vol 18沁10 pps一62。电子组装文献索引之三 Abibliographyoneleetronie.paekagingI 1976。5.5。T.Vol 19摊9 pp873.微电子学与电子组装设计的综合 Total integration of mi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