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国外的超视距雷达
    王军 焦培南 包养浩
    1981(6).
    [摘要](5108)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美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研制超视距雷达,主要是在下列三个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第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时诊断电离层状态的系统,并从中获得实时管理超视距雷达参数所必需的数据;第二,由于对雷达系统的精心设计和分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整个超视距雷达系统的动态范围可达30分贝,系统的反地物能见度达70分贝;第三,研制出一套完善的目标传播模式识别-跟踪-座标变换数据处理方法。下面分四个专题来敍述。
    2  序列波瓣控制的边跟踪边扫描雷达
    Bradford E.Kruger 周根祥
    1981(6).
    [摘要](4815)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序列波瓣控制特别适用于方位上作机械扫描和仰角上作频率-相位扫描的雷达。相位扫描的目的是,使波瓣在基本上垂直于机械扫描平面的垂直面内,也就是在仰角平面内移动。频率扫描提供一种微动扫描,并在机械扫描方向上至少提供一种基本的扫描。利用由方位机械扫描的两个微动方位波束位置之间引入的时间延迟来编制频率扫描程序。因此方位测量,也就是对可能包含目标的两个波束之间的测量是在相同的频率上进行的。从而方位测量就与由作为频率函数的雷达目标截面的随机变化而产生的频率闪烁无关。
    3  初级饋源与天线的交叉极化
    章日荣
    1981(6).
    [摘要](4961)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在70年代以前,对于反射镜天线,一般只注意其效率和副瓣,70年代开始提出频谱复用体制,要求有高极化纯度天线,交叉极化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重视。国外在整个70年代着力研究天线的交叉极化问题。在70年代后期,逐步弄清楚引起交叉极化的因索,并找到降低交叉极化途径,研制出各种高纯极化的天线。在国内,自70年代后期开始注意交叉极化问题,在理论上弄清楚了馈源系统各部件性能与天线交叉极化的量的关系,各种高质量元部件也正在研制中。使天线产生交叉极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初级馈源的特性,因此Rudge博士以他和他的公司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为中心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初级馈源的交叉极化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引起热烈的讨论。现在就其主要内容作简要的评介。
    4  矩形波导中由金属薄片引起的电磁波散射
    Х.Л.Гарб П.Ш.Фридберг И.М.Яховер 徐渭忠
    1981(6).
    [摘要](5184)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导出了任意有限空域内理想导电体表面磁场切向分量的积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矩形波导内金属薄片的等效电路的分路阻抗的稳态泛函。利用文献[1]中提出的方法计算了这种泛函。在窄的薄片情况下得到了分路阻抗的渐近表示式。
    5  有源四端网络稳定性分析
    扬念震
    1981(6).
    [摘要](5144)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本文采用了S参数对有源线性四端网络的稳定性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图解分析,并且用一种解析的方法推导出有源网络绝对稳定的必要充分条件。
    6  正交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对镜象分量的影响
    史田元
    1981(6).
    [摘要](511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本文分析了信号通过正交通道之后所引起的镜象多卜勒现象,并严密地讨论了正交支路中各参数与镜象抑制度的关系,文中曲线对于从事或与这方面工作有关的同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  动目标检测器的方案及实现(综述)
    彭应宁
    1981(6).
    [摘要](5003)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本文对目前已研制成的各种MTD方案及实现办法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同时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宜于用到MTD中的技术和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现有MTD的性能。
    8  电荷耦合器件流水A/D变换器
    Chong-Min Kyung Choong-Ki Kin 潘瑞成
    1981(6).
    [摘要](4991)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电荷耦合A/D变换器,并估算出n-沟道器件可望达到的变换速度。所提出这种A/D变换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连续模拟信号采样的二进制变换是利用电荷耦合器件固有的“流水”结构,同时并独立进行的。
    9  半自动载频噪声分析测试设备
    W.J.McClintock 毛仁麟
    1981(6).
    [摘要](4955)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现代雷达和通信系统采用的稳定频率源和微波部件,需要用它们在频域内的离散和随机噪声频谱来表征。到目前为,由于测量靠近载频的噪声的复杂性以及设备所要求的灵敏度,使它仅限于极少数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使用。本文介绍一种以皇家信号和雷达研究院的设计为基础的高性能S波段载频噪声分析仪,这种分析仪是为测试技术人员在生产环境中操作而设计的。测试设备的半自动控制不仅把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降至最小,而且使测试时间明显减少。
    10  雷达回波模拟器的研制
    张至德
    1981(6).
    [摘要](5061)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一、引言用雷达搜索和跟踪地面和海上目标时,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检出埋在杂波(背景噪声)中的目标信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抑制杂波,大力研究杂波抑制装置,诸如恒虚警率接收机,以及发展动目标显示技术等。过去,在进行这方面实验时,往往需要把雷达置于实际环境中作大规模的实验,因此很难进行有效的研究。本文介绍的方法正好克服这一缺点,只要采用一个雷达回波模拟器,在室内产生模拟的雷达回波即可进行简单的实验。迄今为止的模拟器是用白噪声来模拟杂波的,这种杂波不一定能与实际环境的杂波相一致,因此不大适合于研究在实际环境中对应于一定杂波概率分布的恒虚警率装置。
    11  《现代雷达》1981年总目录
    1981(6).
    [摘要](5019)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期数页次总体工程OJ八︺口4Q口户O11 CO月吸刀任产勺11,.1,..一,.上,.上闷节去,口Q白八合毫米波单脉冲跟踪雷达采用卜尔曼滤波器提高机载跟踪雷达的精度机载脉冲多卜勒雷达目标距禽的确定雷达系统用的微计算机软件在提高雷达系统利用率中的作用中脉冲重复频率雷达的设计和性能中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卜勒雷阵时目标检测,挤叮衬韶"1 10 1 20283 CO 3 44注‘l卜。5 6 66 ,1月用L占。Oc山。On村n曰︸︻厂‘里11︻i。口尸an乃O曰自J八日1 11︵匕n户曰叮了八0 CJd月任令口O口30-1︸01口理4 5 5 1066地面对空监视雷达技术的新进展二国外防空…
    12  固态军用雷达的优点(上)
    黄为倬
    1981(6).
    [摘要](506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一、引言我们已习惯把采用固态发射机(用半导体器件作发射机的射频功率输出器件)的雷达叫固态雷达。1978年11月美国微波杂志刊载的Thomas E. Walsh叙述军用雷达系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的文章中,把三座标雷达AN/TPS-59的固态发射机列为雷达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确实,70年代军用固态雷达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以致对下一代雷达装备的体制与性能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