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周三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1985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机载脉冲多卜勒雷达的发展史
郭蘅清
1985(1).
[摘要]
(
121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背景多年来,地杂波使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的性能受到严重的限制。将采取延迟线对消器的动目标显示(MTI)技术用于机载情况时,由于飞机运动使杂波信号频谱展宽,所以对消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当飞机的飞行速度较快,或观测方向偏离速度矢量较大的角度时,由于杂波频谱被展宽到接近脉冲重复频率的值,所以目标的无杂波检测区变得很小,甚至消失,因而问题严重到不可克服的
导出
收藏
2
地对空导弹系统中雷达的发展趋势
张倞
1985(1).
[摘要]
(
1258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主要从信息数据率的要求、以及所用的是全相控阵雷达还是天线旋转型雷达来讨论地对空导弹系统中雷达的作用。变化中的威胁特性影响着对雷达的要求,从而影响到设计特点,因此越来越需要依赖高速度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来改善信号处理技术。防空导弹寻的头的发展,特别是在毫米波雷达频段,将会影响整个地对空导弹系统的结构和对地面雷达的要求。
导出
收藏
3
美国“回声”靶场将安装“橡皮”雷达
洪晋高
1985(1).
[摘要]
(
1248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美国海军和空军不久将可获得新一代威胁雷达模拟器。弩-S型雷达(CGR)是三军近五年来花了1700万美元研制费用的成果。CGR被称为“橡皮”雷达,是一部可再编程序的相控阵系统,实质上能模拟实际的或想象的任何类型的雷达扫描。该系统的主承包商是美国无线电公司,是与陆军的导弹情报局签订的合同。海军和空军对该计划的投资是以内部方式提供给该部门的。
导出
收藏
4
英国的D3防空系统
黄松浦
1985(1).
[摘要]
(
1237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英国三家防御设备制造厂正在联合研制保护通信中心和垂直起落飞机着陆埸等免遭低空攻击的系统。通过将三家公司现有设备组合在一起,便可构成一个D3(探测、瓦解和摧毁)系统。上述概念由英国MEL公司于1984年6月在英国军事装备展览会上首次披露。探测工作由MEL公司的“马特洛克”(Matlock)
导出
收藏
5
RBS-70M近程面对空导弹系统
黄松浦
1985(1).
[摘要]
(
1218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瑞典陆军已授与瑞典防御工业公司3亿瑞典克朗的合同,研制RBS-70近程面对空导弹系统的夜间型。该新系统命名为RBS-70M,预定九十年代初服役。 RBS-70M将采用一部新的搜索雷达,由埃立克森公司研制。这种三座标雷达将用平面阵列天线,它是在该公司HARD直升飞机/飞机探测雷达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用一部雷达与几个火力单元配合,对逼近的飞机提供预警。
导出
收藏
6
气象雷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张瑞生
1985(1).
[摘要]
(
121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了气象雷达的发展历史,着重综述了气象雷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且给出了现代气象雷达的典型实例。
导出
收藏
7
美国诺尔德公司研制成AN/SPS-67(V)雷达
黄松浦
1985(1).
[摘要]
(
124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美国海军最新型、最完善的监视导航雷达AN/SPS-67(V)已由诺尔德系统公司研制成功。该雷达选用了互里安公司的SFD-341同轴磁控管。这种磁控管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能提高雷达的动目标
导出
收藏
8
瑞典的雷达和火控系统
童勤勋
1985(1).
[摘要]
(
118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埃立克森公司是瑞典最大的雷达公司,最新研制的雷达有“长颈鹿”,JAS39和Hard。基本型地面“长颈鹿”雷达,原先是与博福斯公司RBS70地空导弹配套的雷达,但几乎很容易与任何一种近程导弹配套使用,能提供数据引导导弹40公里,高度大于10000英尺。已有七个国家定购了200多部“长颈鹿”雷达。这是一种全相干脉冲多卜勒C波段雷达,峯值输出功率15千瓦,脉冲重复频率为6千赫或3千赫。
导出
收藏
9
法国可能订购两架AWACS飞机
王秀春
1985(1).
[摘要]
(
120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与法国国防部长埃尼在巴黎会谈时讨论了有关武器装备方面的双边关系。美国决定向法国马特拉公司订购“迪朗达尔”式反跑道炸弹和用美国通用电气/法国SNECMA公司合制的涡轮喷气发
导出
收藏
10
美国空军正在逐步提高防空能力
陆平
1985(1).
[摘要]
(
121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为对付苏联轰炸机和远程核巡航导弹对北美明显和日增益长的威胁而作出响应的努力中,美国防空战术空军司令部正在改进监视传感器系统并填补其盲区,同时用新的截击机替换过时的战斗机。最优先的将是更新对空监视网,同时开发利用现有和计划中的武器创新的作战概念来提高防空系统的存活能力。
导出
收藏
11
B-1轰炸机成为第一种使用机载相控阵雷达的飞机
洪晋高
1985(1).
[摘要]
(
124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美国空军/罗克威尔公司B-1B轰炸机上用的西屋公司AN/APQ-164多功能雷达,开创了相控阵天线的机载应用,于1984年夏季在B-1A轰炸机上开始飞行试验。相控阵技术可以使一个天线就能提供武器投放和导航用的很高分辨力的地面测绘波束。各种不同地形跟随和回避的最佳成形波束是时间交错的,因此不需要多部天线。计划中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可靠性提高,因为相控阵天线典型地是性能逐渐下降,而不是突然失效。
导出
收藏
12
新型反导弹雷达Mk23TAS
王秀春
1985(1).
[摘要]
(
121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反导弹雷达Mk23TAS,将装备美国海军的所有航空母舰和多达82艘的军舰,其中包括驱逐舰、油船和后勤支援舰。 Mk23 TAS是配合“海上麻雀”海/空防
导出
收藏
13
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计划大事记
吴明德
1985(1).
[摘要]
(
121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刊己对“爱国者”防空系统作过较详细的介绍,现介绍一下最早可上溯到1965年(当时美国陆军的招标设计称为AADS-70的七十年代防空系统)的“爱国者”系统的历史,这对于了解一种武器系统的研制进程无疑是有用的。
导出
收藏
14
价值工程及其在雷达领域中的应用
黄松浦
1985(1).
[摘要]
(
122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一、引言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源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54年,美国海军在造船部门制定了推行价值工程的计划。1958年,美国国防部要求所属军工部门都得制定价值工程计划。1964年,美国政府各部门陆续推广价值工程,仅联邦政府负责的项目每年就节省了数亿美元投资。其后几年,价值工程在许多政府承包商和公司里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业务实体。1977年,美国参议院呼吁各部门推广这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七十年代以来,
导出
收藏
15
存在有色谱杂波时的目标检测
韩栋选
1985(1).
[摘要]
(
120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一引言警戒雷达系统,为在显示屏幕上产生清晰的目标画面,且不因对杂波的数据处理任务过重而浪费设备,需要在数据处理之前,用硬件信号处理技术抑制杂波回波,或用软件处理技术排除杂波数据。目前,雷达硬件信号处理技术都近似地实现有色谱杂波中的目标检测理论。在数字式动目标显示系统中主要采用数字式杂波抑制滤波器和恒虚警技术;在数字式动目标检测系统中主要
导出
收藏
16
设计雷达系统时怎样选择天线
李苏
1985(1).
[摘要]
(
118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天线是雷达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很多作用。它在自由空间传播和在传输线中传播的雷达能量之间起换能器作用。它把辐射能量集中在目标方向上,并接收返回雷达接收机的目标回波能量。天线也是确定目标角位置的工具。它提供区分目标的空间分辨力,同时有助于抑制会干扰探测有用目标的无用信号。它还确定了角度覆盖和对一个目标两次观察间的时间。
导出
收藏
17
紧凑天线测试埸设计考虑
相正平
1985(1).
[摘要]
(
118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众所周知,测量天线方向性图时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被测天线所接收的电波应是一个平面波。实际上,作为波源的天线,它所辐射的电波在远区常是一个球面波。为了取球面波的一部份去逼近平面波,波源天线与被测天线之间的距离要求很大,通常为30~1000米。确定距离的原则是,在被测天线口径上,中心与边缘处的场的相位差至少小于π/8。于是根据简单的推导可得测量天线与波源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导出
收藏
18
法国低空雷达系列中的新雷达“虎式G”
吴明德
1985(1).
[摘要]
(
1215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法国在布尔歇第一次展出了汤姆逊公司的“虎式”、“阿拉登”低空和超低空雷达系列中的一部新雷达“虎式G”。该雷达采用最先进的抗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技术(脉冲压缩、频率捷变和多卜勒滤波等),但工作于C波段,因而扩大了在防空网中所采用的频段和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选择这个频段能够以较小的天线(8米高的天线杆可以放下)
导出
收藏
19
汤姆逊-CSF公司研制气球载雷达
王秀春
1985(1).
[摘要]
(
124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法国汤姆逊-CSF公司的子公司LMT公司和西屋公司的子公司TCOM公司,已联合生产一种气球载的战埸监视雷达系统。气球用的是TCOM公司的“星”(Star)气球,长25米,容积为700立方米。为了部署方便,安装在绞车上。最大工作高度为750米。
导出
收藏
20
振荡器相位噪声在脉冲多卜勒雷达中的重要作用
吕崇竹
1985(1).
[摘要]
(
124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由于有了今天的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简单测量方法,工程师们能够事先计算振荡器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些技术使得系统工程师们能在雷达系统建成之前提出雷达系统的性能指标。
导出
收藏
21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况
杨乃恒
1985(1).
[摘要]
(
123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一、微波电路的传统设计方法长期以来,微波电路的设计一直沿用着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人员从需要的指标出发,先借助于现有的设计资料和以往的设计经验,得到初步的电路结构,再通过分析和综合过程确定电路的各项参数值。然后根据这些初步设计值加工制造出实验样品,测出其特性。将测得的性能与需要的指标加以比较,如尚不满足给定的指标要求,就修改电路参数,重新加工。接着再测试,比较。如
导出
收藏
22
普莱西公司在海军雷达招标中获胜
吴明德
1985(1).
[摘要]
(
123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据英刊《武官》和《经济学家》报道,英国普莱西公司在向英国皇家海军提供新的监视雷达的竞争中可能击败其敌手通用电气-马可尼公司、Thorn EMI公司和MEL公司。这一惊人的成就,将使普莱西公司保持这个市埸的领先地位一直到本世纪末。
导出
收藏
23
自校正式高精度MOS A/D变换器
陈正涔
1985(1).
[摘要]
(
119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单片集成电路的A/D变换器已出现了相当活跃的局面,但由于集成电路加工精度与离散性的限制,逐次逼近型A/D变换器的精度目前还只限于10位。12位以上高精度水平的产品仍需使用专门的微修正加工技术。本文提出不用微修正技术就可实现高精度A/D变换的“自校正式”A/D变换器方案,并对其原理、电路构成和实验评价结果进行了叙述。在逐次逼近型MOSA/D变换器中,通常是一面将对电容器阵列充电的输入电荷在各电容器上进行再分配,一面进行变换,而本方式参照阵列本身求出各电容器之误差,并据此自动地修正再分配时的误差电荷,实现高精
导出
收藏
24
M.I.斯科尔尼克
1985(1).
[摘要]
(
1209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M. I. 斯科尔尼克于1927年11月6日出生在美国巴里兰州巴尔的摩。 M. I.斯科尔尼克从1965年起主管海军研究实验室雷达分部的工作,负责海军雷达的研究和开发。此前,他先后在防御分析研究所、电子通信公司研究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塞尔凡尼亚电气公司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辐射研究室工作过。
导出
收藏
25
N位L波段相控阵移相器
潘瑞成
1985(1).
[摘要]
(
126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相控阵波控用的典型移相器是用较少的离散位做成的。对用微波段较低频率的雷达,为降低天线旁瓣和形成自适应波束,需要的位数很多。现已制成具有很高分辨率的L波段(1.3千兆赫)连续可变移相器。本文报导两种移相器:一是360°移相器,全部采用砷化镓元件的混合电路;另一种是用硅-兰宝石做成的完全单块式90°移相器。
导出
收藏
26
HEMT:一种超高速晶体管
戴季江
1985(1).
[摘要]
(
125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目前美、日、德、法等国有许多研究机构、大学、公司正从事开发一种超高速晶体管,其开关速度略大于10微微秒。它不仅有数字开关的功能,而且也能作模拟放大器,频率可高达60千兆赫。这种晶体管有多种名称,例如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High 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或调制掺杂场效应晶体管(MODFET/Modulation-Doped
导出
收藏
27
探测道路的超高频雷达
童勤勋
1985(1).
[摘要]
(
121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1984年夏天,一种新型的超高频雷达正在美国公路上使用。但这种雷达并不是为了探测高速行驶的驾驶员,而是用“罗达”(Rodar)的1千兆赫脉冲检查道路本身。“罗达”是一种无损伤的移动式路面评价系统,探查路面下损坏的迹象。“罗达”将既定的脉冲雷达技术与新的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结合了起来。休斯顿的海湾应用雷达公司花了三年时间研制成了
导出
收藏
28
传感器拆装与粗码调整
伍必春
1985(1).
[摘要]
(
1234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轴角编码系统的应用愈来愈广。特别是精密跟踪测量雷达,这种雷达主要通过轴角编码系统来测量天线的方位和仰角。编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角度数据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实用价值。因此,轴角编码系统应能长期稳定和可靠地工作。轴角编码系统主要由
导出
收藏
29
PIN管的微波特性及其应用 第一讲 PIN管的微波特性
莫家铭
1985(1).
[摘要]
(
1201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PIN管作为一种新型器件,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在微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微波波段,它可用来作相、幅控制器件(如开关、限幅器、移相器及可变衰减器等)。它是雷达(特别是相控阵雷达)和微波测量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为此,本刊自本期起将分四讲登载“PIN管的微波特性及其应用”讲座。第一讲主要介绍PIN管的微波特性,后三讲则着重介绍PIN管在各种器件内的应用及其高功率性能。本讲座对基本原理仅作简要叙述,而在应用部分,除文字叙述外,还给出典型性能曲线,供设计者参考。
导出
收藏
30
APG-69机载火控雷达
王秀春
1985(1).
[摘要]
(
119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美国埃默森电气公司研制的AN/APG-69机载火控雷达,是一部用于装备诺思罗普公司F-5 E、F-5 F和F-5G战斗机的脉冲多卜勒体制的组件化相参多功能数字式火控雷达。它采用中/低脉冲重复频率工作:低脉冲重复频率用于上视探测;中脉冲重复频率用于下视探测。用该雷达装备的现代战斗机可执行争夺空中优势、完成近距空中支援和识别等任务。
导出
收藏
31
IEEE天线术语标准定义条目选登(上)
冯祖伟
1985(1).
[摘要]
(
121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自适应天线系统(adaptive antenna system) 具有和辐射单元相结合的电路元件,从而使天线有一个或几个特性受接收信号所控制的天线系统。爱德考克天线(Adcok antenna) 由一对距离等于或小于半波长的反相馈电垂直振子所组成,其辐射波瓣图在包括两天线中心的所有平面内都具有∞字形状。
导出
收藏
32
脉内极化捷变雷达
王德
1985(1).
[摘要]
(
115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美国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的资助下,佐治亚工学院完成了脉内极化捷变雷达(IPAR)第一代设备的研制(见1982年国际雷达会议录中译本上册第9~16页报导——译注)。目前,根据与美国海军科研局签订的合同,脉内极化捷变雷达的设计正在由佐治亚工学院进一步扩展。第一代脉内极化捷变雷达和目前正在研制的第二代改进的脉内极化捷变雷达(A-IPAR)系统均工作在X波段。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