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成象雷达的战术使用
    廖庆芳
    1985(3).
    [摘要](1227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前言现代的战斗机驾驶员,在敌积极防空系统出现的时候,要求完成许多困难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飞向目标区的导航,目标的定位和识别以及武器的投放。密集式敌防空系统的出现,将飞机成功完成飞行任务和生存能力同远距离能力联系了起来。具有远距离目标截获和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
    2  九十年代搜索 跟踪雷达的信号处理
    张直中
    1985(3).
    [摘要](12639)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引言未来军用搜索雷达的信号处理的发展将由下列四个主要因素所影响: (1)目标将愈变愈小,这不仅是由于现代武器的机身趋向小型化,更重要的是将来的机身设计将应用各种方法以减少雷达回波截面积(隐身技术)。由于杂波并不减小,因此必须用更好的相干处理。若一个5米~2目标
    3  九十年代的雷达与中频波束形成
    张光义
    1985(3).
    [摘要](12428)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一、一般原理在雷达频率上由天线单元阵列来形成多个接收波束受到损耗和相互作用的严格限制。这些限制可通过在天线单元和高频波束形成器之间设置单独的射频放大级来克服,但这里仍存在着一个与复杂微波网络的结构公差有关的问题。在中频波束形成系统中,从天线阵每个单元
    4  低旁瓣单脉冲天线的Taylor“差”方向图族
    方同城 李浚沛
    1985(3).
    [摘要](1257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应用口径天线Taylor方向图的概念,推导出便于工程设计的低旁瓣天线的“差”Taylor方向图族。它的性能参数与早年Bayliss方向图相比略优——近区旁瓣电平近似相等。它的设计方法比较简单,可以认为是便于工程应用的在给定最大旁瓣电平条件下具有最大斜率的“差”方向图族。
    5  快速反应雷达系统的引导捕获时间分析
    蒲先俊
    1985(3).
    [摘要](12214)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利用精确的目标指示数据,使窄波束跟踪雷达快速照准及截获目标的过程,称作引导捕获。引导捕获时间是雷达系统反应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系统反应时间是快速反应雷达系统的重要总体指标。本文根据研制雷达系统的初步体会,研究了引导捕获过程,分析引导捕获时间链,推导了引导捕获时间的估算公式,提出了缩短引导捕获时间的技术途径。
    6  美国新一代的多卜勒气象雷达RD4-A
    吴明德
    1985(3).
    [摘要](12238)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所有的机载气象雷达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对一个区域进行探测,但用传统技术设计的雷达并不都能在一大推云层中确定是否会遇到风的剪应力。今后,如使用多卜勒效应的雷达,则可远距离发现使飞机和旅客经受艰苦考验的风剪应力现象。美国本迪克斯公司提供第一部这种新一代雷达
    7  α-β跟踪滤波器在边搜索边跟踪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杨森茂
    1985(3).
    [摘要](12074)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开,通过模拟实验,分析比较了卡尔曼滤波器和最小二乘α—β滤波器在边搜索边跟踪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从跟踪方程、座标系的选择和目标机动检测器三个方面讨论了滤波器的结构型式。试图说明:当选用rθ-xy双座标体制和适当的机动检测后,最小二乘α—β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器相比较,在精度上相近,而计算量少1/2左右。它是单雷达站边跟踪边搜索系统中的一种适用的滤波器型式。最后,简单地介绍了飞行试验结果。
    8  数字式数据变换器提高舰载雷达性能
    童勤勋
    1985(3).
    [摘要](1169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国际电报电话—吉尔菲兰公司将根据与美国海军签订的820万美元合同,为AN/SPS—48C雷达研制和生产每套8部数字式数据变换器。AN/SPS—48C是海军主要战斗舰艇上装备的雷达,是舰上的三座标对空监视与目标截获的主要传感器。这种数据变换器打算用于减小射频干扰和
    9  沿海和窄航道上航行时的电子防撞系统
    王化周
    1985(3).
    [摘要](12075)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引言海港专业化、通航运河和水闸网的扩大、河流航行的发展以及运输工具(TC)本身尺寸的极大增长,引起TC航行导航设备的极大改善。保证复杂航行水域通航的最有效手段可包括有:利用沿岸雷达的TC雷达引导系统,利用引导电缆或光束的引导系统,利用无线电航标和水声航标的引导系统,TC系泊和保护水上加油平台与水力工程的电子系统。很明显,本文所研究的各种系统是假定的,但它们符合撰写本综述的目的。
    10  机载雷达行波管的进展
    童勤勋
    1985(3).
    [摘要](12016)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毫无疑问,微波的利用将遍及整个微波频谱范围,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将仍然是这样。然而,对于特殊的应用和所用器件的种类将是怎样还不很清楚。目前,在微波系统中电子管起着重要作用,预计其中的许多管予仍将是功率器件的最好选择。目前的微波应用包括雷达、电子干扰、通讯和加热
    11  英国迫击炮定位雷达的前三十年
    周伯行
    1985(3).
    [摘要](11909)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1.引言无数的大小战争,甚至近年来的绝大多数战争,都证实了迫击炮的杀伤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面部队的伤亡有一半以上是由迫击炮所致。在诺曼第战役中,英国部队70%的伤亡是由敌方迫击炮所致。显然,使对方迫击炮失效乃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将自己的炮弹及时而准确地
    12  机载相控阵雷达的自适应杂波抑制
    才永杰
    1985(3).
    [摘要](1219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机载雷达的杂波抑制问题比地面雷达更为严重,因为由于平台运动而使地回波变成为多卜勒有色的。从而使杂波功率既依赖于方位角又依赖于多卜勒频率。这种两维谱只能用两维滤波抑制,它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对回波埸取样。这已由采用相干脉冲串的相控阵雷达所证实。平台运动造成杂波背景随时间变化。平台速度的任何变化都造成杂波多卜勒特性的变化,因此,两维滤波必须是自适应的。本文提供最佳自适应杂波抑制的一些新成果,作为对照,也提供了次最佳方法(波束形成器加自适应时间滤波器)。可以看出,任何次最佳方法都很难达到最佳空间——时间杂波滤
    13  首批AN/APG-68雷达已交货
    陆平
    1985(3).
    [摘要](12159)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战斗机雷达的新标准已按期交给通用动力公司。用于首批F—16C的两部AN/APG—68雷达的交货,标志着规划生产2000多部雷达系统的多年计划的开始,西屋公司火控雷达的革新又前进了一步。AN/APG—68雷达是西屋公司1971年以MX—200雷达和目前为F—16A/B飞机生产的
    14  潜在通路分析
    丁定浩
    1985(3).
    [摘要](12266)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复杂系统中存在潜在通路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而潜在通路的出现将使系统遭致程度不同的危害。本文介绍潜在通路的表现形式及识别潜在通路的基本方法。
    15  微波大系统相移精确测量的交叉换位法
    殷连生
    1985(3).
    [摘要](11966)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在“微波大系统相移的精确测量方法”一文中,介绍了用“双电缆”或“四电缆”测相法消除微波大系统相移测试中长电缆移动或绕过障碍物时相移变化带来的测相误差,使微波大系统的测相精度显著提高。本文介绍微波大系统相移精确测量的“交叉换位法”,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出微波主系统馈线和监测系统馈线中任意两路之间的相移差(也可以测出幅度差),不仅在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中非常有用,而且可以直接用于调整整个微波系统。
    16  苏联加强反弹道导弹防御
    吴明德
    1985(3).
    [摘要](1229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据透露,苏联正在加强和使其在莫斯科周围的反弹道导弹网现代化。从现在起的十年之内,还可能在其他的战略要点部署反弹道导弹防御网部署在莫斯科周围保护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的反弹道导弹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使用的防空网。起初,它只有分布在四个埸地的64个“反弹道
    17  天线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史可信
    1985(3).
    [摘要](12745)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本文综述了天线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现存的几种主要优化设计方法,并对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某些粗浅的设想。
    18  提高预警机雷达罩功率传输系数的研究
    王好明
    1985(3).
    [摘要](12100)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本文简述了国外空中预警机雷达罩概况。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在现有材料、工艺的基础上,对玻璃布蜂窝夹层结构,在S波段、0~80°入射角范围内,进行了预警机雷达罩功率传输系数的设计。并整理出了用“全性能”计算法计算出的功率传输系数随雷达工作频率、雷达罩面层和夹芯层厚度以及材料的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值的变化观律。
    19  图勒站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更新计划取得进展
    陆平
    1985(3).
    [摘要](11747)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在格陵兰图勒,为耗资八千万美元更新美国空军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 S)第一雷达站而工作的大型结构工作人员,力图9月份前完成巨大的相控阵天线结构工程。因为,在9月份以后,恶劣的北极气候通常会缩短当年的外部施工期。阵面后的内部安装则在整个冬季将继续进行。初步作战
    20  IEEE天线术语标准定义条目选登(下)
    冯祖伟
    1985(3).
    [摘要](11786)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椭圆极化场矢量的相对相位(phase,relative,of an elliptically polarized field) 单位因子的相位角。这个相位角是给定矢量的极化-相位矢量与相同极化的参考场矢量的极化-相位矢量的相位差。注:(1)椭圆极化场的相对相位能用相对于另一个具有相同极化的场矢量
    21  PIN管的微波特性及其应用
    莫家铭
    1985(3).
    [摘要](12119)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第三讲 PIN管的应用(二)——相幅控制相幅控制器件,尤其是相控器件,在相控阵雷达中有广泛的用途,是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之一。在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单元输入处接入电控移相器,改变其相位,可以快速地改变天线阵的相位波前,从而控制波束辐射方向。也可通过电控移相器来控制波
    22  荷兰电信公司的“守门员”系统
    何琳
    1985(3).
    [摘要](1210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对导弹的防御荷兰电信公司发现,为了解决在远距离发现导弹的问题,各个不同国家,不是研制新系统,就是改进现有的系统,很少注意突破其它防线或直到十分逼近时才发现的导弹。这就如同足球赛中,球员在前场漏球,不得不依靠守门员守住球门一样。电信公司断言,这才是主要问题,因此,必
    23  美国今年将建成8个FPS-117雷达站
    童勋勤
    1985(3).
    [摘要](12420)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根据美国空军的Seek Igloo计划,将用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现代AN/FPS-117系统代替在阿拉斯加的全部13部过时的雷达。有8部新雷达在10月份寒冷天气和下雪天到来之前提前结束安装工作。三个装有这种少人值守雷达的站最近已工作,这种雷达在现埸只要3个技术人员,而原来的FPS-93系统
    24  汤姆逊公司研制“薩坦”和“舰载响尾蛇”系统
    葛文宏
    1985(3).
    [摘要](12096)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汤姆逊-CSF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称为“萨坦”(Satan)的新式近程武器系统,并将与一种新型组件式“舰载响尾蛇”(Crotale Naval)一起在市场上销售。“萨坦”是全天候舰载自动防御系统的缩写,基本上包括一个或更多的通用电气公司的EX8330毫米炮炮架。炮架与分开安装的汤姆逊
    25  马可尼公司展出防空和终端雷达
    陆平
    1985(3).
    [摘要](12398)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马可尼雷达系统公司在法恩巴勒航空展览会上展出一系列新的防空和空中交通控制雷达及有关设备,它们的设计都使用共同的功能部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设备包括: “圆堡”(Martello)三座标防空雷达的新型号723A和723C。这两种新型号都装有一个平面阵列天线,天线上有装在一起的固态发射机和接收机。取名为SS711型、S712型和S706型的低空雷达系列。这三种雷达都设计用于填补现有
    26  英国推迟交付“猎迷Mk.3”空中预警机
    吴明德
    1985(3).
    [摘要](12231)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1984年9月,英国的新闻界广泛和严肃地评论着一条新闻:预定举行的英国航天公司向英国皇家空军正式移交专门设计用于远程探测并装有马可尼公司“高性能”的雷达的第一架“猎迷Mk.3”的仪式,虽然邀请书都印好了,但在最后一分钟被取消了。其原因是,雷达和探测系统设备远远不能满足
    27  美国对付苏联威胁的雷达计划
    陆平
    1985(3).
    [摘要](1233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美国空军已证实,它将把超视距后向散射(OTH—B)雷达系统的西海岸部分设置在爱达荷州、俄勒岗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并且根据苏联所提高的能力正在向国会证明其计划是正确的。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的操作中心与软件支援设备将安置在爱达荷州的霍姆山空军基地。计划中的其他地点是


    年第卷第3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