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1985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双基地雷达
张至德
1985(5).
[摘要]
(
1203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双基地雷达是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置较大距离,而不是象单基地雷达那样共用一个收发天线(图1)。可是遗憾的是,这种雷达一直未受人重视,长期以来对它的使用价值抱有偏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斯科尔尼克在“雷达系统导论”中说过的话: 尽管双基地雷达有许多令人感兴趣的属性,但在大多数应用中恰不能和单基地雷达相竞争。……只有在某种固有特性是令人满意的属性时,或在不要求目标全部信息的那些应用埸合,才能在其它各种雷达技术之外,考虑这种双基地雷达。但作为对目标检测和定位的手段,双基地雷达比单基地雷达逊色得多。然而,双基地雷达
导出
收藏
2
机载非相干雷达的快速付立叶变换信号处理
毛仁麟
1985(5).
[摘要]
(
115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非相干雷达通过观察信号幅度中由目标信号和地面杂波信号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小起伏,就可检测到运动目标。在机载雷达中,必须把真实运动目标引起的高频起伏和照射区内各个散射体相对运动引起的低频调制分开,尤其是由飞机运动产生的那种低频调制。采用快速付立叶变换运算实现这种滤波,就可使滤波器持性连续适应于观察到的杂波频谱。以这种原理为基础的信号处理机已由机载侧视和前视工作有效地得到验证。
导出
收藏
3
简讯
1985(5).
[摘要]
(
121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格鲁曼公司将对共形雷达进行飞行试验格鲁曼公司接受了美国海军一项对共形雷达天线进行飞行试验的合同,这项合同价值1400万美元。美国海军航空发展中心制订了一个为期3年(从1986年开始)的飞行试验计划。共形雷达可取代机载雷达中常见的机电扫描系统所用的微处理机控制的电扫相控阵。其优点是共形雷达天线可以是飞机结构的一部分,例如机翼的前缘。它有两大优点:1)机载预警飞机不需要单独的雷达天线,因此这就减少了大型天线罩或旋转天线罩的阻力引起的损失;2)雷达天线可以做得较大,当雷达发射机/接收机性能给定时,就
导出
收藏
4
苏刊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机载雷达
王连奎
1985(5).
[摘要]
(
122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雷达是现代战斗机瞄准-导航系统的主要设备。它能使飞机全天候飞行,也能发现远距离上的目标,并制导武器对准目标。国外专家认为,当对付空中目标时,对雷达的主要要求是:其发现和跟踪距离必须和所使用的武器性能相一致。与此同时,在地杂波中发现和跟踪空中目标的能力亦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低空和超低空突防战术发展的要求。由于“空—空”制导武器的不断完善及空战战术的复杂化,加上防空系统的发展,亦要求机载雷达具有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的能力。西方一些专家认为,增大发射机功率和天线尺寸是提高雷达作用距离的最有效方法。为此,在改进F-
导出
收藏
5
AR320远程防空雷达
公毅
1985(5).
[摘要]
(
117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普莱西公司的AR320雷达是一部工作在E/F频段的远程三座标防空雷达。脉内频扫可以对每一个发射脉冲用一个扫描笔形波束在发射和接收时工作于仰角的整个规定覆盖区。波束组是由一个低旁瓣平面阵列天线经频率/相位扫描后产生的。仰角和方位上都具有双向杂波抑制能力,且能保持高数据率。它的主要特点是:高平均功率的两级发射机,高增益的笔形波束天线、窄的压缩脉冲、大动态范围恒虚警率接收机、频率捷变和多卜勒处理。由于具有这些特点,每一次天线扫描都可提供远距离检测和精确的高分辨的三座标点迹信息并具有高的抗干扰性。与站上配备的二次
导出
收藏
6
现代自行高炮雷达系统
蒲先俊
1985(5).
[摘要]
(
1179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一、引言使用雷达系统的现代自行高炮是对付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有效武器之一。国外在大力发展防空导弹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这种自行高炮的研制、装备和使用。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起步较晚,差距较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现代自行高炮雷达系统进行初步探讨,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指正. 二、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战争中,高效能的近接空中支援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和歼击轰炸机(强击机),是地面部队和重要固定设施,特别是机械化
导出
收藏
7
低仰角跟踪技术及其仿真试验研究
黄素贞
1985(5).
[摘要]
(
116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介绍克服多路径影响的几种低仰角跟踪技术及低仰角跟踪技术的仿真试验研究。给出了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
导出
收藏
8
海杂波环境中恒虚警率检测技术
周根祥
1985(5).
[摘要]
(
122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设计自动检测和跟踪船只及低空飞行飞机的现代低空补盲雷达要求有效的恒虚誓率(CFAR)。雷达四个基本功能块(天线、收发机、信号处理机和点迹录取器)均与CFAR有关。本文简略地讨论它们在复杂环境中的作用,这类环境既有人为干扰又有地物、雨、箔片和海浪尖峰信号。本文着重指出了硬限幅信号处理的简易性、稳固性(robust Performance)和吸引力,其中包括对大动态分布的有效处理,例如适用于海杂波的对数-正态分布。文中还描述了一种用抬高门限检测对付海浪尖峰杂波的自适应门限的方法。
导出
收藏
9
有频率失谐时线性调频信号的加权处理
郝宝瑛
1985(5).
[摘要]
(
120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象其它复杂信号一样,线性调频信号的加权处理可以改善距离分辨力。对线性调频信号,现有的加权滤波器中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是海明滤波器。传输系数为1的海明加权滤波器输出的线性调频脉冲复包络由下式表示:
导出
收藏
10
正交波导谐振缝隙的理论分析与实验
强宏
1985(5).
[摘要]
(
120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一、引言在两正交波导宽面上开缝以实现电磁能量耦合(如图1),这种技术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计算属于长缝隙理论计算,而这种计算尚无严格的解析解。为解本文的问题,回顾人们以往的工作。 1.准静态法这类方法特点是把缝隙看作一电或磁偶极子,或看作一由磁流激励的偶极天线。最早的方法是Bethe给出的
导出
收藏
11
矩形波导窄边斜槽的谐振电导
张仲西
1985(5).
[摘要]
(
120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给出了确定矩形波导窄边斜槽的谐振长度和导纳的方法,同时用平面波角频谱和模电流的不连续性导出了槽导纳的表达式。如果槽切入波导宽边的深度为零,本文导得的谐振电导表达式与Stevenson导得的表达式完全相同。本文还比较了切入深度均为3.5毫米时,谐振电导随槽倾斜角度变化的理论值和实验结果。
导出
收藏
12
使用低噪声参量衰减器增大接收机动态范围
郝宝瑛
1985(5).
[摘要]
(
121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现代雷达中输入信号幅度的动态范围一般为80—100分贝。雷达信号处理所用设备的动态范围大大低于此值,因此常出现过载现象。为了使输入信号幅度的动态范围和接收设备的动态范围相匹配,通常要用调整增益的办法来压缩被处理信号的动态范围。调整接收机各个输入级的增益必然使其参数变坏。下面介绍的低噪声参量衰减器可用来压缩输入信号幅度的动态范围而接收机的参数不会显著变坏。图1所示为参量衰减器的框图。参量衰减器包括参量设备(参量二极管;信号滤波器;泵频滤波器和组合频率滤波器)和自适应通道(窄带前置放大器;变频器和泵频放大器)
导出
收藏
13
1985年美国第35届电子元件会议动态
王宝善
,
汪福章
1985(5).
[摘要]
(
119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IEEE-CHMTS(元件、混合电路、制造技术学会)和EIA(电子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35届电子元件会议于1985年5月20~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希尔顿饭店举行,有三十多个国家八百多人参加。会议共宣读87篇论文,其中美国64篇(含中国访问学者1篇),日本14篇,中国5篇(国内4篇,台湾交通大学1篇),英国3篇,西德1篇。我国在会上宣读的4篇论文为: (1)“密封载体-多层厚膜基板微电子组装组件”,王宝善、汪福章、胡长瑞,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2)“二氧化铅掺杂改性的TLMM钽系电容器”,胡南山等,上海
导出
收藏
14
机载侧视雷达的应用
葛文宏
1985(5).
[摘要]
(
1205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机载侧视雷达的性能并降低了其成本,因此,这种传感器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机载侧视雷达将担负起下列不同的任务:探测暴乱者、巡查北大西洋冰流、确定油迹的水面位置以及测绘遥远地区的地形。军事用途莫托罗拉公司二十五年来一直在向美国陆军、美国国内其他用户以及许多国际用户提供机载侧视雷达系统。莫托罗拉公司的第一部视载侧视雷达是于1958年为美国陆军生产的。它最终演变为APS-94雷达,现正以F型安装在以欧洲和南朝鲜为基地的OV-1“莫霍克”观察机上。
导出
收藏
15
行波管发射机接口
许鸿烈
,
李文龙
1985(5).
[摘要]
(
1187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前言在复杂的军用微波系统中,广泛使用现代行波管。随着对更高工作频率和更大输出功率而且更为轻小的需求不断增长,行波管成了一种特高能量的密封装置。诸如更高的电压、阴影栅控制、多级收集极降压等因素已使电源的设计更为复杂,管子也更易出故障。为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特别在较高的频率下,要求用高密度的电子束;而高密度电子束一旦发生瞬时散焦,就能轻而易举地熔化管体内的某些区域,并能烧坏管子。本文论讨电子战系统或导弹发射机用的典型行波管。图1画出了这种行波管的简图。电子枪由一个间接加热的储备式阴极和由阴影栅控制的电子束组成
导出
收藏
16
MOS-FET脉冲放大器在磁控管发射机中的应用
景青
1985(5).
[摘要]
(
120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前言为了使磁控管发射机取得最好的射频性能,控制磁控管同调制器接口的能力与元件的性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大多数磁控管与线型调制器连用,它在需要高性能动目标显示时不能充分利用其特性,因为这时最重要的是产生理想的工作状态。MOS-FET功率晶体管的最新进展使其有可能按脉冲放大器来设计固态调制器,这为控制磁控管的激励特性提供了机会。这种简单调整激励脉冲以匹配磁控管呈现的动态、非线性负荷的方法使调制器的设计大为简化。本文是要研究脉冲放大器的设计和特性以满足动目标显示所需的高稳定性。本文讨论了脉冲放大器的设
导出
收藏
17
电光显示方面的人体工程研究综述(下)
1985(5).
[摘要]
(
122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光栅可见度图象产生的行扫方法,与常用的高斯扫描光点结合,能在图象中显出可见的线条纹理。这种现象称为“光栅形成”。各个线条称为光栅扫描线,而总的辉亮图形(luminance pattern)称为波纹调制。设信号强度不
导出
收藏
18
CCD对消器改善了常规警戒引导雷达的性能
周文瑜
1985(5).
[摘要]
(
118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老式雷达动目标显示系统(MTI)比较落后,低空性能差,其原因之一是它装备的是纯模拟信号处理对消设备,由于其设备复杂,多数采用一次对消。这些对消器性能较低,对消比及动态范围多为30~35分贝,且功能简单,稳定性及可靠性都很差。在实际使用中受环境(特别是温度)影响,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性能指标,有的雷达对消器几乎每次开机都要调整,给使用单位带来很多不便。 70年代初,数字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对消器具有潜在的高精度、高灵活性及高可靠性,但由于受我
导出
收藏
19
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象雷达(一)
张直中
1985(5).
[摘要]
(
115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引言为了改善机载微波雷达地形测绘时方位向分辨力,5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和实验,于是合成孔径雷达是指雷达移动被测物(地面)固定得到地形的清晰图象。60年代人们根据合成孔径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了在一定条件下雷达固定目标物移动获得清晰图象的理论和方法,有人称这种方式为逆合成孔径雷达。70年代,通过理论上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探讨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容量高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微波成象雷达得以实现。当然,合成孔径和逆合成孔径均属成象雷达范畴。虽然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象雷达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5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浏览排行
[1]宽输入范围无人机稳压电源的设计(57088)
[2]基于DP-TBD 的不同分辨率传感器集中式异步融合算法(45267)
[3]信息动态(16253)
[4]信息动态(16253)
[5](16140)
更多+
引用排行
[1]机载雷达空时二维信号处理(48)
[2]多站时差定位技术研究(42)
[3]频率步进雷达信号的多普勒性能分析(40)
[4]关于雷达杂波性质研究的若干问题(36)
[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雷达效能评估方法(34)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