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周四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1986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从IEEE1985国际雷达会议剖析雷达技术今后的动向
苏泽峰
1986(4).
[摘要]
(
1234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IEEE1985国际雷达会议这个窗口反映出来的,有关雷达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影响雷达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水平,分析雷达技术今后的动向,着重介绍反ARM(反辐射导弹)和反隐身目标的雷达技术动向。
导出
收藏
2
论九十年代军用雷达
邹崇祖
1986(4).
[摘要]
(
117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试图从目前正在研制或已经得到理论证明的雷达体制中预测哪些雷达将能在未来战争中克服日益恶劣的雷达环境,满足十分苛刻的军事要求。文中简要回顾和展望了雷达技术的发展动态,阐述了多基地雷达、自适应雷达、成象雷达、超视距雷达以及雷达同C~3I结合的潜力。笔者认为它们是九十年代国际上军用雷达发展的重点。
导出
收藏
3
机场地面探测设备
CarlE.Schwab
,
DavidP.Post
,
张培才
1986(4).
[摘要]
(
118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一种能测绘机场地面图的专用高分辨力雷达,已证明是在低能见度情况下监视飞机运动的有用工具。这种雷达被你作“机场地面探测设备”,或简称作ASDE。本文叙述了ASDE-3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的选择准则。所选用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带有变焦天线的旋转罩、频率捷变行波管发射机和数字扫描变换器。每一个特点都使系统性能有明显改进。文中对此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
导出
收藏
4
AN/ALR-80雷达警报系统
潘瑞成
1986(4).
[摘要]
(
120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AN/ALR—80系AN/ALR—66(VE)的改进型,由通用仪器公司研制成功。北约组织内外的几个国家已对这个轻型全数字化机载雷达警报系统发生了兴趣。 AN/ALR—80既可用于战斗机也可用于直升飞机;从机械上说可直接取代早先生产的模拟和数字系统。它能储存1000多个发射源的特性数据,而且在飞行过程中可在90秒内完成对电可擦的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重新编程。能自动记录被检测到雷达的全部主要参数以供飞行后分析。AN/ALR—80
导出
收藏
5
未来军用飞机中显示的管理
R.S.Kalawsky
,
戴季江
1986(4).
[摘要]
(
116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由于数字计算机和计算机图示方面的进展,全电子化的军用座舱已经可以实现,这就导致引用多重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来代替通用的机电显示。“人的因素研究”提出用适当的显示格式,给驾驶员显示信息方面的若干准则。为了不使驾驶员有限的脑力处理机构负担过重,必须划分信息,力求把脑力处理的工作减至最低的程度,故使用显示格式的指令系统是必要的,以便可以应用特定飞行状态的基本数据,而不为过多的信息所混淆,因此显示格式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导出
收藏
6
现代战斗机的数字显示和控制系统
A.S.Silver
,
J.C.Strole
,
郑炳泉
1986(4).
[摘要]
(
121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现代战斗机上以阴极射线管(CRT)为基础的综合显示分系统已成为驾驶员和飞机之间的重要的接口。因为这种分系统还要承担导航、武器控制和格斗情报的勤务,所以其可靠性、功能、寿命就成为极重要的问题。本文所介绍的显示系统已经提出了这些新系统的要求。该显示系统包括两个显示指示器,一个数据输入板和一个显示处理机。该显示处理机能对每个显示器用光栅扫描的显示格式,提供同时发生的互不相关的笔划,并对仰首显示器提供特殊的笔划格式。该显示系统具有全冗余和自监控的特性,因此可以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不会由于单处故障而导致仰首显示器和俯首显示器的功能损失。采用新型的三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可编程符号产生器,实现了可靠性和功能性的指标。这种灵活的和有效的单板符号产生分系统,能以小型、低耗和可靠的组件形式,使全冗余处理机生产自动化。
导出
收藏
7
轨道计算中解决椭率摄动的中间轨道法
叶瑞芬
,
沈百英
1986(4).
[摘要]
(
1249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前言在确定洲际弹道导弹的自山飞行段轨道或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中(包括确定轨道的参数,预报轨道任意点的坐标和确定落点的位置),要解决两个主要的摄动,即地球的椭率摄动与大气阻力摄动。本文讨论利用中间轨道的方法来解决地球的椭率摄动。对于确定飞行体轨道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先确定它的初步轨道,即先假定地球是个圆球体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用各种方法解决由于地球是个椭球体所引起的摄动影响与由于大气阻力所引起的摄动影响。本文所要介绍的所谓中间轨道,是包含有地球椭率摄动的轨道,亦即把地球看成椭球体后所形成的轨道。
导出
收藏
8
小型船只雷达制控台
赵玉洁
1986(4).
[摘要]
(
120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西德的Krupp Atlas Elektronik公司最近生产的Atlas 5600 AC/TM雷达控制台可单独或联合装配在小型的海军和民用舰船上。一个44厘米的高分辨力荧光屏采用光栅扫描,可同时显示出雷达图象和数据,供一个或几个操纵员在日光下连续地观察。显示的数据包括所选择的工作和调整状态、标志位置、己船的数据、目标数据、警报和故障诊断以及其它主要功能,以上数据可通过控制台上的薄膜键盘以及相关的项目单进行控制。标志的定位由一个滚球控制。这种Atlas5600适用于X波段或S波段的发射机
导出
收藏
9
高频率逆变器中快速有效的功率控制
Tez
,
E.S.
,
许鸿烈
1986(4).
[摘要]
(
116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前言有几个不同的工作模式、而且每个模式对电源有不同功率电平要求的高功率微波设备是十分常见的。例如在雷达、电子对抗、通讯等领域内,设备具有下列工作模式:高或低的脉冲重复频率、正常的或扩展的距离、脉冲或连续波工作等。当几个这样的设备共用一个电源时,一个设备的工作模式会影响其余设备的工作模式。而且,对大波动的供电电压的调节有一个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有限供电系统的场合,例如装在飞机上在机动系统中,尺寸小和重量轻的要求对调节的实现方法加有限制。本文评论改变变压器抽头的技术在高频率高功率可控硅逆变器中的应用。表明电子
导出
收藏
10
开环相关雷达旁瓣对消器的研究
崔子岩
1986(4).
[摘要]
(
121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雷达电子对抗中,防止噪声干扰通过天线旁瓣进入雷达检测器是一种基本的措施。相干旁瓣对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开环旁瓣对消进行了研究。如果在雷达视场中只有一个干扰源,采用一个辅助天线就可以对消从旁瓣进来的干扰。当有多个干扰源时、则需要相等数日的辅助天线。而且,这些辅助天线间的相对位置对于对消性能也有影响。
导出
收藏
11
军用发射机中可靠工作的耦合腔行波管的设计
King
,
R.C.M.
,
潘厚忠
1986(4).
[摘要]
(
116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前言军用系统中微波管的可靠性是一个常有争议的题目,但是由于缺乏确凿事实而严重妨碍了对这一场争论的开展。尽管如此,来自民用用户的充足事实证明,微波管企业知道怎样进行可靠性设计。例如EEV公司的N10018行波管是用于定向通讯线路的6千兆赫、10瓦的管予。它在一条线路上已经累计工作了近250万小时。分析这些数据表明其平均寿命为42000小时,平均无故障时间为285000小时。在大功率管方面,EEV公司的电视速调管,连续波输出功率为5千瓦至45千瓦,在BBC电台已累计工作了1875万小时,平均寿命为16600小时,平均无故障时
导出
收藏
12
适合用计算机解雷达模糊的几种算法
朱宏勋
1986(4).
[摘要]
(
118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引言在脉冲多卜勒雷达中,运动目标必然给雷达带来模糊,或者出现距离模糊(对于高脉冲重复频率),或者出现速度模糊(对于低脉冲重复频率),或者距离、速度两者均出现模糊(对于中脉冲重复频率),所以解雷达模糊就成为脉冲多卜勒雷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雷达目标的数学模型着手,着重介绍几种适合用计算机解雷达模糊的几种算法。文章还举例,分别用各种算法进行计算,予以比较,得出几点有益的结果。数学模型设n重PRF的脉间分辨单元数(或距离单元数)分别为m_1,m_2,……m_n,且为两
导出
收藏
13
微处理机控制应用中的硬件和软件问题
DanielTabak
,
公毅
1986(4).
[摘要]
(
119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介绍数字控制器中硬件实现和软件编制的原理。给出了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数字控制器的一般典型方框图,并分别介绍了它的各个子系统——它们的任务和特性。讨论了取样周期的选择、定时方式和量化效应等问题。也提到了其它的硬件实现方法。对编制软件的基本步骤、可靠软件的要求以及如何选择语言也作了介绍。
导出
收藏
14
高功率波导带阻椭圆函数滤波器设计方法
王典成
1986(4).
[摘要]
(
121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把波导带阻椭圆函数滤波器的理论问题转化成了工程设计问题,导出了有色散影响单腔的电纳斜率参数及有载品质因素公式。还考虑了在高功率状态下使用的条件,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比较一致。
导出
收藏
15
一种舰用雷达电源的设想
曲科银
1986(4).
[摘要]
(
1164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提出了舰用雷达电源直流供电的设想,分析了雷达电源直源供电的可能性和优越性。认为它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舰用雷达电源。
导出
收藏
16
多用途PIN管开关
施朝著
1986(4).
[摘要]
(
1185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利用PIN管制怍的微波电控器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等。它所表现出的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越来越被重视,广泛应用在雷达、导航及其他电子测量仪器中。本文介绍的PIN管开关器件,除了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也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并已应用在某气象雷达中。为了满足气象雷达对双路信号选通的需要,研制了该种双刀双掷开关。开关的4、5端口分别安装内负载电阻,两路信号从中间2、3端口输入,通过控制4只PIN管导通及截止,使得两路信号有选择地从中间1端口输
导出
收藏
17
440雷达和“海眼镜蛇”近程防御系统
徐映和
1986(4).
[摘要]
(
1223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介绍由英国马可尼公司与意大利布瑞达公司合作,于一九八五年下半年向国际市场推出的一种新型雷达和近程防御系统。本文着重介绍系统中440雷达的设计原则和特征。该雷达工作在I—J波段,有8000兆赫的倍频程微波带宽,较好地解决了电子抗干扰和低仰角跟踪等问题。文末给出了400雷达的详细参数。
导出
收藏
18
高(主)波束效率毫米波天线
冯祖伟
1986(4).
[摘要]
(
121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机载微波遥感的8毫米波段的微波辐射计天线。它是一种高波束效率的低噪声天线。微波辐射计实际上是一台高灵敏度的低噪声接收机,它从接收的非相干(似噪声)的电磁辐射中得出有用的信息。无论什么辐射源,辐射信号的性质都是由物体的物理特性——特别是温度和吸收性质,及由此引起的宽带辐射能谱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微波辐射计需要通过天线接收微弱的电磁辐射来判别物体的物理特性。天线则是微波辐射计的
导出
收藏
19
一种波C/S波段气象雷达
王光宅
1986(4).
[摘要]
(
116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本文介绍日本最近生产的气象雷达,主要内容有雷达设备、雷达中继链设备、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以及气象雷达的新技术等。
导出
收藏
20
法国研制“罗米欧”防障雷达
赵玉洁
1986(4).
[摘要]
(
115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汤姆逊—CSF公司正在研制“罗米欧”雷达(Romeo——毫米波防障雷达),它能为昼夜全天候在低空飞行的直升飞机提供安全导航。对传播特性、分辨力及大小进行最佳折衰的研究后,选择了94千兆赫的毫米波。“罗米欧”雷达使用从固态发射机发射的调频连续波波束。该雷达水平角为120°,垂直角为30°,作用距离为几千米。照片中所示的雷达图象是在样机试验期间得到的。正如所见,该装置可探测并辨别出架空电缆及铁塔。通过不同的灰度来显示出距离,最亮表示最远。“罗米欧”雷达也能够探测海岸线、建筑物、树木、电视发射塔、中继通
导出
收藏
21
苏联海用“纳雅达-5”雷达
公毅
1986(4).
[摘要]
(
121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纳雅达-5”海用雷达可装在大型和中型船只上,以提高在公海、近海地区和狭窄航道区的航行安全。主要特点·具有相对运动和真实运动两种显示方式。·具有7个距离度盘,距离范围1~64英里。·配有OLKHA防撞设备,根据特殊的指示器目视判断相撞的危险程度。·采用具有微分电路和STC电路的对数接收机能自动抑制雨、雪和海杂波干扰。·配有特殊的视频放大器,可以在保存
导出
收藏
22
美国开发对付空中威胁的传感器技术
吴明
1986(4).
[摘要]
(
118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美国汉斯科姆空军基地和罗姆航空发展中心正在进行的大气层监视技术工作,将研制能探测到对北美构成威胁的大气层武器的传感器。据美国空军电子系统部的研制计划代表弗拉纳根说,他们将同罗姆中心一起考察现有的各种监视手段,包括从直流到光的全部频谱,并鉴定其用途。他说,电子系统部负责该项计划的管理,才开始搞,但罗姆中心已搞了多年,是技术上领先的实验室。弗拉纳根说,计划管理命令要求北美防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4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