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2000年国际天线、电波传播与电磁理论学术会议 (ISARE2000)征文通知
    1999(5):0.
    [摘要](4949)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2  中国雷达五十年
    严敦善 赵玉洁
    1999(5):1-5.
    [摘要](4915)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我国的雷达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本文概述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修配阶段(1949 年~1953 年)、以仿制为主的发展阶段(1953 年底~60年代初)、以自行设计为主的发展阶段(60年代初期~70 年代中期),发展提高阶段(70 年代中期以后)。文章还介绍了我国雷达装备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3  发展中的三难成像合成孔径雷达
    张直中
    1999(5):6-13.
    [摘要](4896)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第1节简述了二维SAR的方位和距离高分辨率的方法。第2节论述了用干涉仪法获得成像单元的相位差以及三维成像的基础干涉条纹图。由相位差值和其他可测知值推导出目标高度。机载SAR通常采用双天线,因此它一次飞行即能三维成像,称为单航过法。星载SAR采用双天线很困难,已进行过的三维成像均为单天线双航过法。第3节讨论了测高误差。第4节指出了测高中遮挡和重叠的影响。第5节论述了如何造反参数仪相位值不模糊以及差相位值模糊怎样解开相位重叠。第6节说明了机械干涉仪SAR理论上虽能得到很好的测高精度,但气流使机身产生俯仰、横滚
    4  发展中的三维成像合成孔径雷达
    张直中
    1999(5):8.
    [摘要](5075)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第1 节简述了二维SAR的方位和距离高分辨率的方法。第2 节论述了用干涉仪法获得成像单元的相位差以及三维成像的基础干涉条纹图。由相位差值和其他可测知值推导出目标高度。机载SAR通常采用双天线,因此它一次飞行即能三维成像,称为单航过法。星载SAR采用双天线很困难,已进行过的三维成像均为单天线双航过法。第3 节讨论了测高误差。第4 节指出了测高中遮挡和重叠的影响。第5 节论述了如何选择参数仪相位值不模糊以及差相位值模糊怎样解开相位重叠。第6 节说明了机载干涉仪SAR理论上虽能得到很好的测高精度,但气流使机身产
    5  准多基地抗ARM系统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童宁宁 张永顺
    1999(5):14-18.
    [摘要](4745)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目前,制导雷达面临着ARM 的严重威胁。本文以所设计的准多基地抗ARM 系统为对象,分析了这种系统在测量目标方面的一些性能,包括作用距离范围、测角精度、测距精度,并给出了测角精度的实测结果。
    6  米波雷达超分辨的实验研究
    陆裕科
    1999(5):19-25.
    [摘要](5317) [HTML](0) [PDF 0.00 Byte](125)
    摘要:
    简要地介绍了角度超分辨的基本原理以及米波雷达超分辨体制试验站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解决通道修正、运动补偿等关键技术的方法。最后给出了米波雷达角度超分辨的外场实验结果。
    7  LFMCW雷达的调频非线性对距离分辨率的影响
    胡翔 王东进
    1999(5):26.
    [摘要](5155)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本文分析了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调频非线性对高距离分辨率的影响,详细描述了非线性频偏在时域、频域的作用方式,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
    8  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距离的预估及分析
    高火涛 柯亨玉
    1999(5):31-38.
    [摘要](4905)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利用地波传播的基本原理,考虑到地球曲率、大气折射、海水介电特性和海情等因素的影响,论述了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距离预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以及提高探测距离的方法和途径
    9  基于物理光学方法二面角反射器一维距离像特征信号计算
    韩明华 袁乃昌
    1999(5):39-43.
    [摘要](5001)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二面角是众多雷达目标中的典型散射结构,是典型的二次散射体,其特征识别对于复杂目标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频域内应用PO光学计算方法得到二面角的散射信号,通过IFT变换得到时域散射信号。采用幅度调制信号与目标的时域散射信号进行卷积,即得到目标的距离像。一维距离像是二维合成孔径成像的基础。
    10  周期平稳信号特性在盲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何振亚 陈宇欣
    1999(5):44-50.
    [摘要](4930)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本文综述周期平稳信号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盲波束形成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对基于信号周期平稳特性的盲波束形成的发展作一展望。
    11  一种新型的全数字正交处理测距机
    孙玉柱
    1999(5):51-56.
    [摘要](4883)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叙述了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超远程测距跟踪测量的方法。为了适应正交数字视频信号的处理,采用了正交处理技术、先进的距离误差提取方法、高精度距离量化误差及高速反码计数器等新技术
    12  微功率冲激雷达的动目标检测原理
    付红卫 王斌科
    1999(5):57-61.
    [摘要](4941)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首先介绍了微功率冲激雷达(MIR)的性能特点,讨论了超宽带雷达的动目标检测特性,进而分析了MIR 的动目标检测原理,提出了采用BOXCAR积分器实现MIR 动目标检测的方法。
    13  平面波在任意磁化方向旋磁媒质中传播时的极化特性
    佘显烨
    1999(5):62-68.
    [摘要](4914)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在铁氧体基片平面电路和发射天线中必须研究平面波在任意磁化方向旋磁媒质中的传播。这时平面波的特征波为TE波,其磁通密度、磁场、电通密度、电场的极化是不相同的,磁场的极化方向为左、右椭圆极化。
    14  波导填充有耗各向异性介质的有限元分析
    施鹤年 周继红
    1999(5):69-77.
    [摘要](4785)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通过引入对应于原有系统的伴随系统,推导出了有耗不均匀各向异性波导系统的变分方程。对满足γa= (- γ)σ限制条件的伴随场存在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伴随场与原有场的关系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铁氧体移相器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15  水平或垂直极化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张国毅 刘永坦
    1999(5):78-84.
    [摘要](490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在极化域内分析了极化滤波器的抗干扰能力,指出了其抗干扰能力的有限性,在雷达目标信号为水平或垂直极化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极化变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极化滤波器输出的SINR及增大了在极化域内的干扰抑制范围
    16  利用分析方法计算微带天线的阻抗
    尹逢春 朱旗
    1999(5):85-90.
    [摘要](496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在微波集成电路以及微带阵列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微带结构中存在的相互间的电磁耦合。在采用电场积分方程法和矩量法对这些微带单元的相互耦合进行分析时会遇到索沫菲积分(Som m erfeld Integrals)的计算,由于该积分的存在使得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十分复杂。为了提高计算和分析的效率,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渐近抽取与展开技术〔1〕来分析计算索沫菲积分,利用该方法可以降低索沫菲积分的维数,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最后利用这种方法计算了某些微带天线的阻抗,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17  双频/双极化贴片天线的研究进展
    刘庭华 Tsang KF
    1999(5):91-99.
    [摘要](5032)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双频/双极化贴片天线的研究进展。给出了一些新型的天线结构及其性能和应用。对微带天线的理论分析作了归纳
    18  I、Q通道幅相不平衡的影响及改善
    陈军
    1999(5):100-103.
    [摘要](4873)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分析了接收机I、Q 通道幅相不平衡产生的镜像信号对后续信号处理的影响及可取的误差校正技术。介绍了抑制镜像信号的DPD技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