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1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同轴TE_(11)~⊙模与矩波导TE_(10)模的耦合计算
王卫民
2001(1).
[摘要]
(
125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首先建立同轴 TE1 1 ⊙ 模与圆波导 TE1 1 o 模的等效关系。进而将同轴 TE1 1 ⊙ 模与矩波导 TE1 0 模的耦合问题转化为其等效圆波导 TE1 1 o 模与矩波导 TE1 0 模的耦合问题。实验证明 ,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
导出
收藏
2
微波毫米波复合介质系列基板
2001(1).
[摘要]
(
118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3
最新推出新产品
2001(1).
[摘要]
(
117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4
北京微联科技有限公司
2001(1).
[摘要]
(
122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5
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公司
2001(1).
[摘要]
(
123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6
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
贲德
2001(1):1-5.
[摘要]
(
1159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讨论了国际上机载火控雷达在采用相控阵体制方面突出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控阵雷达中关键部件一移相器方案的新思路,阐述了这种方法既能减少移相器的位数,又能满足雷达系统需采用高位数移相器的要求以及给雷达系统研制带来了一系列好处。
导出
收藏
7
广播定位技术发展简介
史田元
2001(1):5-5.
[摘要]
(
121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怎样利用广播、通讯、电视信号探测目标是各国相继研究的课题。如果不考虑发射机到接收机的直接波和地物反射波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实际环境中,这些波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从目标反射出来的微弱信号往往埋在语言、音乐或图像信号下数十分贝,在时域和频域都难以分离的情况下,提取这种微弱信号十分困难,因此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导出
收藏
8
提高雷达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一些措施
张光义
2001(1):6-12.
[摘要]
(
121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3
)
摘要:
从雷达系统角度讨论提高雷达抗干扰能力的一些措施。
导出
收藏
9
固态有源一维电扫体制的“四抗”优势
胡进
2001(1):13.
[摘要]
(
116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概述固态有源一维电扫体制探测性能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体制的“四抗”优势以及发挥其“四抗”优势的技术途径。
导出
收藏
10
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及关键技术
曲长文 何友
2001(1):19-23.
[摘要]
(
119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7
)
摘要:
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是以电视或调频广播的发射机作为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辐射源,具有反侦察、抗干扰、反隐身、抗反辐射导弹的潜在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及基本测量参量,探讨了一些实现基于电视或调频广播的非合作式双(多)基地雷达的关键技术。
导出
收藏
11
谐波雷达目标识别研究
顾继慧 陈如山
2001(1):24-27.
[摘要]
(
115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研究了新兴的谐波雷达目标识别方法。与一般雷达探测技术相比,谐波雷达在探测非线性散射体时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识别概率。仿真结果也表明谐波雷达具有良好的目标识别性能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导出
收藏
12
一种检测悬停直升机的新方法
孙文峰 王永良
2001(1):28-32.
[摘要]
(
117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首先对直升机旋翼的雷达回波进行建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悬停直升机积累检测新方法即低通滤波和多级假设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解决低信噪比情况下机载相控阵雷达对悬停典型直升机的检测问题。
导出
收藏
13
2001年亚太地区微波会议(APMC2001)征文通知
2001(1):32-32.
[摘要]
(
125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6
)
摘要:
导出
收藏
14
机载火控雷达TWS滤波算法仿真研究
吴慈伶
2001(1):33-38.
[摘要]
(
1160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一种结合惯性导航系统参数的跟踪滤波算法(JINS)。该算法克服了由于载机本身机动对滤波器跟踪性能所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机进行Monte Carlo仿真试验,并与经典的α-β滤波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载机机动时仍然能够对目标保持较高精度的跟踪。
导出
收藏
15
澳大利亚正在测试地波OTH雷达
徐益平 王秀春
2001(1):38-38.
[摘要]
(
1185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今年早期,由澳大利亚国防科技局(DST0)研制的新型地波扩展海岸区域雷达(SECAR)已开始进行测试。SECAR最初是由CDSTO中监视系统分部按“爱露卡工程”(ProjectIluka)进行设计和研制的。该雷达是用来满足澳大利亚国防军对某一监视系统需求而设计的,比如该监视系统对现役的“金达莱”(Jindalee)作战雷达网络(JORN)起一个补充作用,并且还拥有新的作战能力,比如获得机载早期预警及控制以及安装在无人机与固定翼飞机上传感器所提供的宽域与焦点区域监视等能力。ADF期望SECAR雷达可为北澳大
导出
收藏
16
数字正交采样和脉压的高效算法及实现
苏涛 强生斌 吴顺君
2001(1):39.
[摘要]
(
118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8
)
摘要:
在高数据采样率,特别是大时宽带宽积条件下,时域的数字正交采样和脉冲压缩包含大量的乘加运算。用一种新算法在频域实现数字正交采样和脉压可显著降低运算量,并在保证性能不损失的前提下.优化算法,进一步减少运算量,并采用通用并行DSP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
导出
收藏
17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
孙泓波 顾红 苏为民 刘国岁
2001(1):42-48.
[摘要]
(
124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已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首先介绍了运动目标成像的特点,接着就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最后指出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导出
收藏
18
加权子空间拟合相干信源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何明浩 尹以新 张贤达
2001(1):49-51.
[摘要]
(
1166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7
)
摘要:
对均匀圆阵列(UCA)二维波达方向估计问题,运用相位激励模式波束形成技术,得到圆阵波束空间实值阵列流形。在波束空间内.研究了相干信源子空间分解技术和加权子空间拟合技术。计算机仿真表明,在波束空间内的加权子空间拟合技术具有良好的相干信源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性能。
导出
收藏
19
基于Stokes矢量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
李永祯 王雪松 李军 肖顺平 庄钊文
2001(1):52.
[摘要]
(
118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研究了毫米波高分辨雷达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Stokes矢量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毫米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结合目标所占据分辨单元区间内的Stokes矢量的幅值以及其极化状态相对于杂波所对应分辨单元内的Stokes矢量的幅值以及其极化状态有着较大的变化这一客观事实,提出了基于Stokes矢量的双门限非参数检测方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雷达的检测性能。
导出
收藏
20
MTD系统中杂波参数的估计
冯祥
2001(1):58-60.
[摘要]
(
122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详细介绍了杂波噪声功率比的估计方法及其在MTD系统中的应用。该方法可提高雷达在杂波环境中的自适应性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导出
收藏
21
主动导引头毫米波目标模拟器
陈卫东 王东进 王巾英 阮文杰
2001(1):61-64.
[摘要]
(
124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详细论述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毫米波目标模拟器体系结构和实现。给出了基于“相干移频转发“方式的模拟器射频分机电路的实现。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提出了新的基带回波功率谱的合成方法,显著降低了基带信号合成的时钟频率和数据存储容量。采用时域和频域图形生成数据的新方法,为模拟数据的产生提供了简化的手段。该模拟器为国内首台毫米波主动导引头目标模拟器,实现了复杂目标与地物杂波的模拟。
导出
收藏
22
雷达极化问题和铁氧体变极化技术
蒋仁培 苏丽萍
2001(1):65.
[摘要]
(
119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描述了雷达极化问题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两类铁氧体全(变)极化器的机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种器件的收发功能,并介绍了它在极化雷达中可实现极化扫描和接收的功能。
导出
收藏
23
同轴TE11模与矩波导TE10模的耦合计算
王卫民
2001(1):70-72.
[摘要]
(
120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首先建立同轴TE11模与圆波导TE11模的等效关系。进而将同轴TE11模与矩波导TE10模的耦合问题转化为其等效圆波导TE11模与矩波导TE10模的耦合问题。实验证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
导出
收藏
24
新体制HPM短脉冲雷达发射机技术研究
刘国靖 陈昌华 刘国治 潘泉 张洪才 戴冠中
2001(1):73.
[摘要]
(
122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详细分析了一种正在工程化的新体制雷达发射机。该类发射机以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为泵浦源、以相对论返波管为微波源,工作于X波段,可产生峰值功率100MW-1.2GW、脉宽5~25ns、重复频率50~200Hz的微波脉冲信号。给出了其工作机理和系统组成,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导出
收藏
25
数字T/R组件中DBF发射技术的研究
於洪标
2001(1):77-80.
[摘要]
(
120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给出了数字T/R组件及其DDS的基本原理框图,分析了实现DBF发射技术的方法,研制了4个DBF发射通道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最后提出了有待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导出
收藏
26
新型波导电弧/驻波保护装置的研制
钱锰
2001(1):81-83.
[摘要]
(
120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波导电弧(俗称打火)/驻波过大是损坏速调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给出了电弧/驻波保护装置的实用框图、改进电路及有关数据,并对关键器件的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及特性曲线。
导出
收藏
27
雷达接收机信道对脉冲信号相位谱干扰模型的分析与处理
李志强 王志云 张仰峰
2001(1):84-86.
[摘要]
(
1185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雷达的接收机信道作为带通滤波器,其内部混有噪声,因此,当用其传输放大脉冲信号时,对脉冲相位谱会产生影响,使脉冲前后沿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雷达信道对脉冲相位谱的干扰模型及影响程度,为消除其影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并提供了处理这类信号的数学模型。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