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4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手机雷达
王秀春
2004(1).
[摘要]
(
1165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据《船用导航雷达》No .4,2 0 0 3报导 ,英国正在开发一种“手机雷达” ,可用于跟踪飞机、监视交通流星和超速车辆。实际上 ,它是一种无源雷达 ,是通过被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与直接从信号发射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来计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信号多普勒频移”原理计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由于手机雷达自身无发射机 ,故体积小巧、轻便、价廉。目前手机雷达正在试验中 ,预计 2~ 3年后问世。手机雷达@王秀春
导出
收藏
2
一种体系作战雷达网络的数据融合
张华生
2004(1):1-4.
[摘要]
(
113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体系作战方式中 ,雷达网络是获取战场情报的一种有效手段。处理浩大繁杂的情报 ,为指挥系统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体系作战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情报处理的有效性。在处理系统中 ,对雷达网络的情报采用数据融合的思路 ,根据其数据特征 ,把几种在数学上不能完全相关地描述的融合技术 ,进行布尔运算 ,用简单的硬件和完善的软件来实现海量情报的有效处理。结合一些研究成果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雷达网络数据融合的方案。
导出
收藏
3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同步问题研究
汤子跃 张守融
2004(1):5-9.
[摘要]
(
118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讨论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双站SAR)收、发系统的同步问题 ,详细分析了频率源稳定性对收发系统间相位同步的影响 ,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导出
收藏
4
干扰频率捷变雷达技术及其效果度量
李潮 张巨泉 黄炜
2004(1):10-13.
[摘要]
(
119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频率捷变雷达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对其实施有效干扰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全面研究了干扰频率捷变雷达的主要技术 ,并在功率准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更实用的干扰效果度量方法 ,它在作战模拟等具体应用场合更贴近干扰抗干扰的动态对抗过程
导出
收藏
5
遗传算法实现非连续谱信号的最优频率编码
位寅生 刘永坦
2004(1):14.
[摘要]
(
119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对非连续谱量化编码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非连续谱FCP信号的最优频率编码,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找出非连续谱中最优的频带组合。
导出
收藏
6
单脉冲雷达的角度跟踪干扰研究
孙富君 陶建锋 孙宏伟
2004(1):17.
[摘要]
(
1222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简单介绍了单脉冲雷达的特点及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多部干扰机对单脉冲雷达的角度干扰问题,并对相干干扰和非相干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讨论,指出两点源非相干干扰是实际工程中一种比较理想的干扰方式。
导出
收藏
7
SPI技术在相控阵雷达波控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潘炜 王查散
2004(1):19-21.
[摘要]
(
118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SPI(同步串行接口 )技术用于与各种外围器件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采用三线连接 ,全双工同步数据传输 ,具有连线少、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相控阵雷达的波控系统不仅控制雷达阵面组件单元的相移工作 ,还需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监测。SPI技术在波控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子阵和组件单元间通过SPI实现了高速、实时、可靠的数据交换 ,在子阵级完成对组件的监测 ,从而实现波控系统对整个阵面的监测
导出
收藏
8
雷达检测维修设备的数据规范化研究
王雪飞 尚朝轩 都学新
2004(1):22-25.
[摘要]
(
1183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将多种雷达装备的检测与维修的数据进行规范化 ,并通过一个软件平台来录入各种雷达装备的数据 ,并自动生成检测与维修设备的应用软件 ,为雷达检测与维修人员使用。本文概要介绍了其设计思想和软件实现过程及使用的关键技术
导出
收藏
9
基于混沌映射的新型LPI脉压雷达信号波形设计
熊张亮 是湘全
2004(1):26-29.
[摘要]
(
119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新型低截获脉压雷达信号波形 ,该波形采用了脉间由混沌信号控制码型跳变 ,脉内由m序列调相 ,相邻脉冲采用m序列优选对的低截获波形设计技术。分析了这种雷达信号波形的统计特性及其平均模糊函数并给出了其雷达系统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 ,把m序列良好的相关特性与混沌系统的内在随机性相结合 ,借助混沌信号的初值敏感性 ,可以获得数目巨大的具有优异相关性能的序列集 ,获得的雷达信号波形不仅具备良好的距离速度分辨力 ,还具备很低的截获概率和优异的ECCM性能 ,工程上也易于产生和处理 ,
导出
收藏
10
大斜视DBS成像
宋雪岩
,
李真芳
,
保铮
2004(1):30.
[摘要]
(
1212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DBS(多普勒波束锐化 )是提高机载雷达横向分辨率的一种技术。本文分析了DBS的信号模型 ,提出了一种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斜视 (例如 80°)时DBS分辨率。仿真与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大斜视时DBS分辨率
导出
收藏
11
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粒子滤波技术概述
康健 司锡才 芮国胜
2004(1):34-36.
[摘要]
(
115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现有非线性滤波算法收敛性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 ,重点论述了基于贝叶斯原理的序贯蒙特卡罗粒子滤波器 ,指出其可能存在退化现象 ,并对消除该缺陷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导出
收藏
12
目标三维转动对弹载毫米波SAR成像分析
谢文冲 孙文峰 王永良
2004(1):37-40.
[摘要]
(
117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弹载毫米波SAR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成像过程中 ,目标往往存在三维转动 ,即偏航 (yaw)、俯仰 (pitch)和横滚 (roll) ,使得目标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是时变的 ,全过程的多普勒频谱不能真实反映散射中心的横向分布。本文在建立了目标角运动模型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说明了机动目标的三维转动对弹载毫米波SAR成像质量的影响
导出
收藏
13
一种从SAR海洋图像中检测舰船航迹的算法
邹焕新 匡纲要 郁文贤
2004(1):41-44.
[摘要]
(
118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1
)
摘要:
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中舰船航迹的特性和斑点噪声模型及其局部统计特性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多分辨率分析、自适应阈值选择、边缘检测算子和Radon变换进行斑点噪声抑制和航迹检测的算法。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 ,该方法较直接对SAR图像应用Radon变换更有效、准确地检测到SAR图像中的舰船航迹
导出
收藏
14
小波变换在相位编码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袁俊泉 皇甫堪
2004(1):45-48.
[摘要]
(
115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通过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门限阈值处理 ,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 ,同时能够很好地提取目标信号。文章基于两种阈值选取准则 (CM与MM ) ,对小波变换在相位编码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除对噪声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外 ,还有效地保留了目标信号的波形特征
导出
收藏
15
差模跟踪技术的应用
袁刚 江涛
2004(1):49-52.
[摘要]
(
121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
)
摘要:
差模技术在低轨道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缓解和差矛盾 ,提高天线效率。文章介绍了一种差模单路单脉冲跟踪技术 ,从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上进行了阐述 ,并说明了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该技术已经用于实际工程中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适应多种信号形式 ,提高系统可靠性
导出
收藏
16
自适应接收极化处理的方法与实现
潘健 刘博 毛二可
2004(1):53.
[摘要]
(
1203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接收极化处理是变极化雷达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雷达极化处理的重要方面。着重讨论了接收极化处理中的幅相加权和自适应接收极化处理算法的实现,以及利用高速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对零中频回波信号进行幅相加权和最佳极化计算的软硬件实现。
导出
收藏
17
固态雷达发射机双监控系统
王强
2004(1):56-58.
[摘要]
(
1123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对发射机双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通过设计举例对固态雷达发射机双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双机切换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具体阐述
导出
收藏
18
差模耦合跟踪接收机设计
朱明侠
2004(1):59-61.
[摘要]
(
1222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差模跟踪是不同于多喇叭跟踪的零值自动跟踪体系。本文详细阐述了单通道差模耦合跟踪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和系统跟踪目标的误差信号曲线 ,对设计中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介绍。实践证明该接收机设计合理 ,性能可靠
导出
收藏
19
双模互易锁式铁氧体移相器
胡岚 徐茂忠
2004(1):62.
[摘要]
(
120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最新研制出的双模互易锁式移相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这种移相器的原理、设计方案及应用前景,并提供了在X波段的实际性能。
导出
收藏
20
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仪中主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陈雪涛 赵正予 谢树果
2004(1):64-67.
[摘要]
(
117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可视化的开发工具 ,实现了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仪的硬件控制、系统检测和数据的实时处理、显示与保存 ,并使软件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便于操作的特点。系统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在一台探测仪上实现多模式电离层探测成为可能
导出
收藏
21
红外热像技术在微波多芯片组件中的应用
房迅雷 姜伟卓 严伟
2004(1):68-70.
[摘要]
(
122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探讨了红外热像技术在微波多芯片组件 (MMCM )中的应用 ,重点描述了其中微波功率芯片、调制芯片和小信号微波放大器芯片组装和互连的热设计、过热点控制、故障诊断以及工艺改进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红外成像的分析 ,完成了对微波多芯片组件的热设计改进 ,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技术对提高MMCM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