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周三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5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雷达技术在深空目标探测中的作用
李玉书 万伦
2005(10):1-4.
[摘要]
(
121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7
)
摘要:
深空探测是空间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深空目标的探测,可以为人类可能面临的太空威胁提供预报,也可为人类的空间活动提供安全保证.雷达已成为深空探测的重要设备.文中分析了空间目标分布特性和国外空间目标探测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深空目标探测雷达需要注重研究的关键技术.
导出
收藏
2
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干扰仿真研究
席泽敏 贺静波
2005(10):5-7.
[摘要]
(
122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脉冲压缩雷达,作为一种抗干扰能力很强的雷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扰是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问题.发现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很多,必须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效果进行准确评估,该文对此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噪声干扰、噪声调幅干扰和移频干扰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仿真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导出
收藏
3
毫米波雷达旋翼回波的多普勒调制效应研究
贺治华 廖东平 魏玺章 庄钊文 姜斌
2005(10):8-10.
[摘要]
(
122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毫米波雷达体制下,针对直升机旋翼旋转对雷达波的多普勒调制效应进行了研究,引入旋翼面模型并推导了旋翼回波公式,并对根据面模型仿真的旋翼回波信号的时频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翼回波可等价地看作由旋翼中心点绕转轴旋转所得回波为载频,其幅度包络是旋翼中线旋转包络与旋翼底边旋转包络的乘积.与线模型仿真结果比较,主闪烁脉冲幅度大大消弱,在主闪烁脉冲之间出现了幅度较小的闪烁脉冲.
导出
收藏
4
重复使用发射站数据的加权最小二乘定位方法
刘军 杨宏文 郁文贤
2005(10):11-14.
[摘要]
(
124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对多基地雷达目标定位.证明重复使用发射站测量信息将导致误差协方差矩阵奇异.通过在误差协方差矩阵中加入一个小的修正量,能够实现目标定位.仿真的GDOP曲线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5
基于调频广播单站无源定位系统的低空探测
赵洪立 吴铁平 保铮
2005(10):15-19.
[摘要]
(
119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基于调频广播的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实际相当于收发分置的双基雷达,且杂波和目标信号的传播均为小擦地角的低空传播.考虑低空传播以及直接采样系统中ADC器件的噪声,分析了低空探测时影响观测范围的主要因素.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并指出提高发射天线高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低空探测能力.
导出
收藏
6
声明
2005(10):19-19.
[摘要]
(
122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导出
收藏
7
对机动目标的多站无源定位IMM算法
李伟 黄晓刚
2005(10):20.
[摘要]
(
120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1
)
摘要:
将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与集中式融合跟踪算法相结合,给出了集中式交互多模算法(CIMM);基于目标的多普勒频率差和信号到达方向信息,利用CIMM算法对机动目标进行无源定位与跟踪,并与变维(VD)滤波算法的跟踪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CIMM算法是有效的,且该算法与VD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导出
收藏
8
基于六端口技术的FMCW雷达
杨健 刘发林
2005(10):23-26.
[摘要]
(
120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研究了六端口测相位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六端口的构成,并把六端口作为直接变频接收机应用在FMCW雷达中,给出了其测速测距的原理.六端口雷达与传统的超外差式雷达相比,结构简单,便于集成,成本低.系统流程和模拟测量结果表明六端口雷达测量过程简单,测量精度高.
导出
收藏
9
一种混沌相位编码信号形成与处理系统设计
王晓军 武文 林云生 李冠章
2005(10):27-31.
[摘要]
(
120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一套基于混沌理论的二相、多相编码信号以及混沌二相--线性调频复合调制信号的形成与处理方案,可应用于搜索雷达系统,实现多波形形式、多波形参数和宽带多频率捷变的雷达波形产生及相关压缩处理.重点论述了一类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二相编码信号、两种形式的混沌二相--线性调频复合调制信号和混沌泰勒四相编码信号的设计原理与主要处理方法,并应用加权网络对上述脉冲压缩信号进行旁瓣抑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三类信号的主要性能均满足系统指标要求,从而使该方案具备很强的低截获及抗干扰能力.
导出
收藏
10
星载前视SAR系统的信号分析
丁东涛 皮亦鸣 杨建宇
2005(10):32.
[摘要]
(
124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星载SAR前视模式与一般正侧视模式存在的明显不同,详细分析了前视SAR的多普勒特性,即多普勒频率、多普勒带宽;指出前视SAR的方位分辨率与天线的孔径长度无关,而是与载波频率、雷达平台高度、方位向地面距离等因数有关,并仔细讨论了各因数对方位分辨率的影响以及前视SAR成像对系统参数脉冲重复频率、波束投射角的限制,说明了前视SAR的高分辨成像区域及前视SAR高分辨成像对平台高度的要求.
导出
收藏
11
基于FPGA的雷达测量仪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李菊 陈禾 吴嗣亮 何佩琨
2005(10):37-40.
[摘要]
(
120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雷达测量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探讨了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全数字化处理方案.重点研究数据采集、实时压缩编码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过程.该文详细论述了基于FPGA的单板信号处理机的模块化设计及实现,并通过仿真和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信号处理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导出
收藏
12
浮点脉压处理器的FPGA实现研究
王远模 马君国 李保国 肖怀铁
2005(10):41-44.
[摘要]
(
1197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高速、高精度数字脉压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是现代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FPGA实现的定点脉压处理器数据动态范围小、处理精度低的缺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高性能浮点脉压处理器.文中重点阐述了自定制浮点数据格式的确定、浮点运算的FPGA实现及处理器硬件实现等关键技术.该处理器已投入使用,工作性能稳定,系统时钟80 MHz,能在140 μs时间内完成1 024点信号的脉压,处理误差小于-60 dB,功耗小于5 W.
导出
收藏
13
一种基于DPCA的星载SAR/GMTI实现方法
孙娜 周荫清 李景文
2005(10):45.
[摘要]
(
119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星载SAR的轨道运动和受地球自转、地球曲率等因素影响,以及卫星平台快速运动造成的地杂波谱展宽甚至占据整个方位谱,这些都使得星载SAR/GMTI的处理方法较机载SAR/GMTI更为复杂.为了有效检测运动目标,必须对地杂波进行抑制.偏置天线相位中心(DPCA)是一种有效的地杂波抑制技术.文中在星载SAR三孔径天线回波信号多普勒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Raney,R K给出的多普勒参数表达式,推导了一种基于DPCA的星载SAR动目标检测、径向速度分量估计以及目标定位的方法.最后,通过星载SAR/GMTI计算机仿真
导出
收藏
14
模糊连通度分割算法在探地雷达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魏巍 杨万海 张锦
2005(10):49-52.
[摘要]
(
1190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对基于相对模糊连通度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简化,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到探地雷达图像的分割中,提高了地下目标物体的提取速度.此外,还提出一种探地雷达图像的预处理方案,通过小波局部软阈值去噪算法来抑制探地雷达回波中的干扰信号,再利用窗宽/窗位调整算法突出图像中目标的灰度信息,使图像中的目标得以增强.从而得到一种快速有效的地下目标物体提取方法.用实测探地雷达图像所做的测试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导出
收藏
15
用改进核函数提高SVM的雷达目标识别率
许秀英 盛卫星
2005(10):53-56.
[摘要]
(
1188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对支持向量机中的高斯核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的高斯核构造了一维高分辨率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算法,并将幂变换引入预处理过程.该技术提高了识别率,减少了识别时间;同时对所完成的目标识别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从方位角大小、信噪比和训练数据大小三个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健性.
导出
收藏
16
对多个斯威林4型目标的检测及估计
李朝伟 王宏强 黎湘 庄钊文
2005(10):57-60.
[摘要]
(
121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首先分析了两个斯威林4型目标情况下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输出信号近似为高斯分布的条件,得到了与现有文献稍有不同的结论;接着研究了多个目标下输出信号近似为高斯分布的条件;在近似条件下,提出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加最小描述长度算法对多目标进行检测及分辨.仿真结果证实在得到的近似条件下采用上述检测及估计算法是可行的.
导出
收藏
17
一个基于MLFMM和ILUT算法的快速电磁计算软件包
董健 柴舜连 毛钧杰
2005(10):61-65.
[摘要]
(
117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可用以快速计算任意形状的电大尺寸导体目标散射和辐射特性的软件包.这一软件包是建立在用矩量法求解电磁场积分方程的基础之上的.在软件包中,多层快速多极算法被用以加速矩阵向量乘积的运算,ILUT预处理算法被用以加快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对于任意的线-面、面-面连接情况,在多面连接处,引入了满足电流连续性方程的新的用以设置基函数的方法.软件包中实现了完善的前后处理模块,可以方便的引入模型数据,剖分网格,以及对计算结果作后处理.
导出
收藏
18
电阻加载的螺旋型谐振器在微带均衡器中的应用
鲍争光 张德伟 任菁圃 牛忠霞 周东方
2005(10):66.
[摘要]
(
120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薄膜电阻加载的矩形螺旋型谐振器,并利用其设计了一种甚小尺寸的微带均衡器子结构电路,对薄膜电阻的加载位置也进行了研究.通过在螺旋型谐振器中引入电阻加载,使得该电路能够进行品质因数调节.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分析表明这种电阻加载的螺旋型谐振器不仅能够进行中心频率调节、曲线衰减幅度调节,而且能够对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进行调节,适合在微带均衡器中应用,为微带均衡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途径.
导出
收藏
19
智能天线技术对TD-SCDMA系统容量的改善
王彤 韦高
2005(10):69-71.
[摘要]
(
121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近年来,智能天线技术已成为移动通信中最具吸引力的技术之一,使用智能天线可以大大降低移动系统内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基于TD-SCDMA系统,对系统的干扰及载干噪比进行了分析,重点对不同路径损耗以及误码率下,基站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对系统容量的改善进行了计算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路径损耗和误码率下,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TD-SCDMA系统的容量.
导出
收藏
20
宽带雷达接收机数字下变频技术研究
马云 邱兆坤 黄小红 陈曾平
2005(10):72.
[摘要]
(
1214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数字下变频(Digital Down Conversion,DDC)是宽带雷达中频接收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DDC实现方法在现有FPGA上无法满足带宽和滤波器精度对硬件资源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下变频结构优化方法,给出了分布算法实现FIR滤波器的结构,研制出了一种最优化免混频数字下变频器,并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宽带雷达系统.
导出
收藏
21
某型伪码测距雷达的数字AGC设计
金俊坤 吴嗣亮 孙武
2005(10):75-78.
[摘要]
(
122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3
)
摘要:
论述了某航天器伪码测距雷达接收机外部AGC的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并重点讨论了如何根据射频前端的输出来设计全数字AGC,来扩展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该文的讨论对于DS-SS(扩展频谱数字)接收机和伪码测距雷达接收机的数字AGC设计有参考意义.
导出
收藏
22
MW级发射机无人值守功能的实现
钱锰
2005(10):79-80.
[摘要]
(
123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采用工控机加EPLD技术,在大功率发射机上实现了无人值守功能.详细介绍了采用的可控的回扫充电技术、全固态调制器、双重光电隔离器和抗干扰技术.
导出
收藏
23
用于雷达接收机的开关电源的低纹波设计
鞠文耀 封心歌 陈善华
2005(10):81-82.
[摘要]
(
115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介绍了某机载雷达接收机电源的实施方案.该方案采用开关电源代替线性电源,通过减少开关电源的输出纹波和干扰,满足接收机对电源的纹波要求.该方案提高了接收机电源的效率,减少了接收机电源的体积和重量,优化了接收机系统的设计.文中主要描述了接收机系统中所采用的开关电源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导出
收藏
24
机载雷达电源内总线控制系统
赵皊 刘玉云
2005(10):83-86.
[摘要]
(
126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机载相控阵雷达的要求,AC-DC电源采用分布式并联供电,该电源的监控部分采用嵌入式微机内总线控制系统.该嵌入式监控系统采用双CPU控制方式,分别实现与上位机和各监控分机之间的通信.并作为一个分节点,加入到雷达内总线控制系统,实现机载雷达对电源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使用性,降低系统故障的平均修复时间.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10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