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5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对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一些新要求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续完)
张光义 王炳如
2005(3):1-4.
[摘要]
(
123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FPFM,场效应晶体管(FET)功率处理能力(FET power handling capacity)的品质因素
导出
收藏
2
三维机动辐射源的单站无源跟踪方法
郭福成 孙仲康
2005(3):5-8.
[摘要]
(
120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
)
摘要:
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中对于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能否定位的问题,引入雷达对机动目标跟踪的多级噪声自适应(ANL)法和交互多模(IMM)方法,以及机动目标运动模型如Singer模型、匀加速模型等,研究并提出了两种对机动辐射源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进行单站无源跟踪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字仿真表明,在满足定位可观测条件的前提下,对机动辐射源仅仅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是可以定位的,其中IMM方法具有比较优秀的性能。
导出
收藏
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最优基线模型
郑芳 马德宝 裴怀宁
2005(3):9-11.
[摘要]
(
120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7
)
摘要:
基线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工作原理中的关键参数,它使得图像对之间有了相干性,同时也是导致图像对相干性损失的一个根源。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允许误差的条件下,一定存在最优基线使得DEM精度最佳。最优基线使得InSAR工作在最佳状态,准确地估计它可以大大提高地形高度的测量精度。文中首先根据InSAR测高成像几何关系和回波的信号谱分析了基线的存在引起的两方面影响,从而论证了最优基线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之上,从目标高度估计方差着手,对于平坦地区或坡度一定的地形,建立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最优基线模型
导出
收藏
4
海上编队雷达网的优化及抗干扰效能分析
孙宏纲 姚景顺
2005(3):12.
[摘要]
(
116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7
)
摘要:
雷达组网是应用两个以上空间位置互相分离而覆盖空间具有部分重叠的探测平台的观测或判断来实施搜索、跟踪和识别目标的系统。合理的雷达组网系统具有很好的探测能力和生存能力。文中主要针对雷达的组网问题,考虑到其应用背景,探讨了一种优化组网的方法,给出了优化组网的数学模型,以及优化组网问题的求解思路,并对在连续波干扰情况下的抗干扰效能进行了分析。
导出
收藏
5
一种快速绘制干扰区域的算法
贺静波 席泽敏
2005(3):15-17.
[摘要]
(
113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敌我双方的干扰态势分析是电子战辅助决策里面经常遇到的问题,干扰区域的绘制是作战态势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掩护固定目标的干扰区域绘制。在掩护固定目标时干扰作用距离的解析表达式中含有超越方程,导致掩护固定目标的干扰区域绘制算法是作战态势系统中的一个难点。文中给出了一种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快速绘制干扰区域的算法,重点是掩护固定目标的干扰区域绘制算法,原理简单,绘制快捷。
导出
收藏
6
最小熵谱外推技术及其在雷达超分辨中的应用
姚红梅 王军锋 刘兴钊
2005(3):18.
[摘要]
(
1185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最小熵谱外推技术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它利用熵作为信号分辨率的度量,熵越小则信号分辨率越高。基于最小熵准则对信号的频谱进行外推,就可以提高信号的分辨率。文中提出将最小熵谱外推技术用于实现步进频率雷达距离超分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比采用AR参数模型法获得的图像具有更高的距离分辨率。类似的,采用该方法来实现ISAR方位超分辨也同样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导出
收藏
7
基于WVD及改进算法的星载SAR动目标检测
王泉祥 赵拥军 党同心
2005(3):20-23.
[摘要]
(
1213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运动目标检测是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分析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的时频特性,讨论了魏格纳-维尔时频分布(WVD)及其改进算法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的检测效果,比较了魏格纳-维尔时频分布、伪魏格纳-维尔时频分布、平滑伪魏格纳-维尔时频分布的时频聚集性及其对交叉项的抑制程度。并通过仿真Seasat-1卫星参数下的星载SAR回波数据,给出三种时频分布的检测结果。
导出
收藏
8
低分辨雷达回波序列轮廓像目标分类方法研究
林青松 胡卫东 虞华 张乐锋
2005(3):24-28.
[摘要]
(
120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基于利用雷达目标回波轮廓像进行目标分类在雷达航管、监视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对雷达波束扫描目标过程中的电磁散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目标回波序列轮廓像的形成原理。通过对目标回波序列轮廓像进行特征提取、变换获取了能够体现目标特性的稳态特征,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实现了对海面目标的粗分类,采用实测数据对所提出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9
利用偶极子组或磁环组估计信号到达角
潘琴格 王兰美 廖桂生
2005(3):29.
[摘要]
(
119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从描述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分析了现有的利用空间任意分布的偶极子组或磁环组构成的阵列估计信号二维到达角和极化状态方法存在的象限不确定问题,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借助偶极子组或磁环组构成的等距线阵提供的方向余弦信息解决了上述象限不确定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导出
收藏
10
一种新的多信息融合算法——比亲算法的提出
郑孝勇 朱广成
2005(3):32-35.
[摘要]
(
119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根据D-S理论在证据完全对立的情况下失效的原因,考虑证据间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BPA)值在证据中所占比重以及相关程度两个方面对证据合成的影响,在D-S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多信息融合算法——比亲算法。通过与两篇D-S理论应用论文中的实例进行比较表明:在证据不相对立的情况下,新算法与-S理论应用的结果是一致的;当证据对立时,新算法则具有纠错功能而优于D-S理论。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用性。
导出
收藏
11
DDS技术在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中的应用
吴海军 陈钟荣 严勇
2005(3):36-39.
[摘要]
(
118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作为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它可以实现从信号参数到信号波形的转换。在传统的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系统中,通过三角波发生器对压控振荡源(VCO)进行调制,输出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LFM-CW)信号,但是压控振荡源的扫频非线性以及很低的频率分辨率对LFM-CW雷达的测距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文中将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引入LFM-CW雷达,代替压控振荡源,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FFT频谱分析用DSP实现,系统控制用单片机完成,终端采用液晶显示。
导出
收藏
12
基于Keystone变换的多目标ISAR成像算法
陈文驰 邢孟道
2005(3):40.
[摘要]
(
113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4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Keystone变换的多目标成像算法。以各目标回波在径向上重叠较小的时刻为基准时间运用Keystone变换,同时校正各目标的线性距离走动,减轻了各目标回波在径向上的重叠,进而在距离-多普勒二维平面上完成各目标回波的分离。对分离出的回波分别进行相关法和PGA法的高次项运动补偿后,可得到各目标的距离-多普勒像。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13
测算SAR图像中动目标运动参数
陈广东 钱默舒 江伟光
2005(3):43-46.
[摘要]
(
120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文中将动目标的运动分为距离和方位向运动。搜索SAR图像中动目标的二次相位误差可检测到动目标,根据二次相位误差校正量可测算动目标方位向速度;将动目标聚焦后的图像在频域分为两部分后分别成像,若两图像亮度接近,则频域分界点的频率近似为动目标信号的多普勒质心,据此可测算出目标距离向速度。实测数据表明该算法有效。
导出
收藏
14
RBF神经网络在二相编码雷达脉冲压缩中的应用
朱志宇 王建华
2005(3):47-49.
[摘要]
(
124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研究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在二相编码脉冲压缩技术中的应用,对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调整网络隐含层至输出层的连接权值,采用自适应梯度下降方法,在线调整隐层神经元的宽度参数a,采用13位巴克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较快的收敛性,可获得45dB以上的输出主旁瓣比,提高了雷达的探测性能。
导出
收藏
15
基于PRI的雷达脉冲序列分选方法
杨文华 高梅国
2005(3):50.
[摘要]
(
1154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0
)
摘要:
高密度复杂信号环境下的信号分选处理技术是新一代雷达截获接收机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也是雷达截获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讨论基于脉冲重复间隔(PRI)的脉冲分选算法,深入分析了基于直方图统计算法和PRI变换算法的优缺点,并对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最后针对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综合的分选算法。
导出
收藏
16
基于子带变换的LFM信号识别与参数估计研究
李明孜 赵惠昌
2005(3):53.
[摘要]
(
1159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变换的线性调频(LFM)信号识别与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子带变换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根据所呈现的时频特性快速判断调频信号的类型和频率变化范围,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直接法分别对参数进行估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信号的调频特征和较准确地估计出信号的参数,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由于在算法的实施过程中,不含求根、变换等复杂运算,所以易于硬件实现。
导出
收藏
17
线性调频信号DDS频率合成源的设计与实现
郭振永 邓云凯 杨松 涂国肪
2005(3):56-59.
[摘要]
(
120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源的基本原理及其一种专用芯片AD9854的功能特点,提出了利用可编辑逻辑器件(CPLD)控制AD9854产生基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方案,并具体分析了CHD和AD9854产生调频信号的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设计方案的测试结果。经实用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导出
收藏
18
PIN管控制电路功率容量的确定
顾颖言
2005(3):60-64.
[摘要]
(
117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PIN管控制电路的功率容量是一个重要的电路参数,必须全面考虑PIN管本身的功率容量和电路结构形式、施加的反向偏置电压、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形式以及电路在系统中的匹配状况、工作环境和可靠性要求等各项因素综合确定。分析了对影响电路功率容量确定的各种因素,介绍了在射频系统中PIN管控制电路功率容量确定的综合方法。
导出
收藏
19
声明
2005(3):64-64.
[摘要]
(
120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导出
收藏
20
自触发撬棒电路
戴广明 孙荣棣 钮惠平
2005(3):65.
[摘要]
(
120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1
)
摘要:
介绍了雷达发射机中撬棒电路的作用和实现方法,以及撬棒电路的种类和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撬棒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比了不同工作方式下的撬棒电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自触发撬棒电路,该电路具有简单、可靠、延时时间短、体积功耗小等优点,可减少发射管的灌入能量,从而保护发射管。
导出
收藏
21
低副瓣相控阵天线结构机电综合优化设计
唐宝富 束咸荣
2005(3):67-70.
[摘要]
(
1147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电信设计与机械结构设计是天线设计必不可少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具体产品设计中,结构性能指标和电性能指标往往是需要合理折衷的一对矛盾,单纯从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很难得到最优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进行机电综合设计。文中分析了相控阵天线副瓣电平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进的目的规划法进行副瓣电平和重量双目标优化,导重准则法进行优化计算,并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YS求解敏度。实例计算证明,这种优化方法简洁高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3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