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5年第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预警探测雷达装备抗摧毁技术研究
周苑 陆汝玉
2005(6):1-4.
[摘要]
(
122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在现代战争中,围绕制信息权、制电磁权和制空权的斗争,预警探测系统首当其中,首当其用,是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重要前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战时预警探测雷达装备的生存能力又是装备发挥作战效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对预警雷达装备的抗摧毁技术及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导出
收藏
2
机载火控雷达的波形自适应设计
倪国新 周亦南
2005(6):5-7.
[摘要]
(
1208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分析归纳了机载火控雷达高、中、低三种脉冲重复频率波形的特点和适用性。基于实际作战需要,提出了一种波形设计的新思路,实现了各重复频率脉冲的自适应选择,以使雷达能够智能化的始终工作于最佳状态。并着重讨论了中重复频率方式下,改善对近距离高机动目标检测性能的一些策略,且在实际飞行实验中得到初步验证。
导出
收藏
3
声明
2005(6):7-7.
[摘要]
(
125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4
基于多普勒频谱特征的空中目标识别
廖东平 朱孝开 魏玺章
2005(6):8-11.
[摘要]
(
117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分析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两类空中目标的多普勒频谱测量能力,并在测量能力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其目标的多普勒频谱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对其目标进行分类识别的方法,通过对18种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仿真数据以及现场实测数据的检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且适用于悬停直升机的探测与识别。
导出
收藏
5
基于宽带网的雷达信号远程传输技术研究
马晓岩 谢跃权
2005(6):12-16.
[摘要]
(
119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以高性能警戒/引导雷达为模型,研究了适合雷达信号宽带远程传输的协议体系,重点对应用层协议进行了设计,并用Visual C 开发实现了专用通信软件,基于专门构建的宽带网络平台对软件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其传输性能良好,满足雷达信号宽带远程传输的要求。
导出
收藏
6
应用并联型有源滤波器抑制雷达电源的谐波
吴隆辉 李红雨 卓放
2005(6):17.
[摘要]
(
117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雷达电源工作时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污染严重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来抑制雷达电源工作时产生的谐波电流。首先分析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然后介绍了采用二重化方案设计的主电路以及相应控制电路,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证明,无论雷达电源工作在稳态还是脉动方式,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能有效抑制其工作时产生的谐波。
导出
收藏
7
UWB SAR视线运动误差补偿的新方法
赖涛
,
黄晓涛
2005(6):20-23.
[摘要]
(
1174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由于工作在UHF/VHF波段的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大波束角,载机运动误差将导致回波相位误差的空变效应,传统窄带的运动补偿方法已不再适应这种情况。基于宽带大波束角的特点,并考虑大测绘带的情况,对回波相位误差的空变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方位向和距离向相结合的二阶补偿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对距离压缩数据在方位向和距离向分别进行分块,在子块内根据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与目标相对载机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利用视线误差随距离变化的特性,获取准确的相位补偿因子,以补偿空变相位误差。仿真实验证明该
导出
收藏
8
利用外部参考源改善OTHR的数据处理
陈志坚 王永诚
2005(6):24-27.
[摘要]
(
117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由于测量位置分辨率低、电离层瞬时变化引起探测到的目标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电离层多模引起回波信号的多路径效应,使得相关跟踪处理工作非常困难。该文讨论了OTHR斜坐标转换到大地坐标可能引起的误差,给出了大地坐标系下的基本修正公式。并根据已知外部参考源(如信标、应答机或岛屿等)的回波信号,探讨了一种提高雷达测量值位置配准精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消除电离层模式模糊的处理方法。
导出
收藏
9
船用雷达复杂算法的FPGA实现
杨永宽 孟宪元 徐庆之
2005(6):28-31.
[摘要]
(
1214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随着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硬件数字处理领域。在硬件设计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更为复杂的算法。但是,由于硬件设计本身的原因,用其实现复杂算法始终略感欠缺。目前在复杂算法的硬件实现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运算能力见长的、以指令方式运行的DSP处理器;二是以并行处理和可编程的FPGA为主的ASIC设计;两种方式各有所长。文中主要是针对在设计船用雷达信息处理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较为复杂算法,如跟踪算法、堆栈排序和数据存储等,谋求以FPGA方式的较优实现。通过实现设计中用到的复杂算法,提出硬件实
导出
收藏
10
三通道高速数据采集与脉冲压缩系统的实现
王巍 陈晓颖 韩月秋
2005(6):32.
[摘要]
(
117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介绍了一种三通道高速数据采集与脉冲压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系统使用AD13465实现14位32MSPS数据采集,使用FPGA实现1024点和256点可变点数脉冲压缩。脉压模块采用双蝶形运算单元并行处理,其中的基4蝶形运算单元可同时完成FFT、复乘和IFFT运算,使硬件的规模减少到正常情况下的1/3。系统采用块浮点算法以提高动态范围。脉压结果使用32位IEEE754/854浮点格式输出。整个芯片完成1024点和256点脉压时间最快分别为57.70μs和12.65μs。
导出
收藏
11
一种高分辨雷达宽带信号处理速度补偿方法
曹向东
2005(6):36-38.
[摘要]
(
119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运动目标的速度是影响高分辨雷达宽带一维像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行高速目标的宽带回波信号处理时须进行速度补偿。该文首先介绍了一般宽带信号混频处理原理,然后根据雷达、目标之间运动关系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收发模型,基于相关混频处理方法推导出目标运动速度对宽带回波的响应,最后给出了一个简洁的、便于工程实践的速度补偿方法。
导出
收藏
12
数字电子罗盘误差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
蒋贤志
2005(6):39.
[摘要]
(
121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分析了硬铁干扰和软铁干扰等影响数字电子罗盘精度的因素,结合工程应用情况,研究了复杂应用模式下电子罗盘的误差校正技术,提出了在复杂应用模式下的误差校正措施和经验公式。给出的误差补偿算法,大大提高了复杂应用模式下电子罗盘的定向精度,校正结果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
导出
收藏
13
影响反射面天线副瓣性能的机理
杨晓蓉 童创明 王朝墀 戴国宪
2005(6):42-44.
[摘要]
(
116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由于反射面天线中抛物盒顶部开口所造成结构不连续,使其开口处产生的散射场对抛物盒的反射场干涉而造成口径场畸变,从而导致了天线副瓣性能变差。该文根据天线方向图与其口径场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分析、讨论了口径场分布影响天线副瓣性能的主要机理。
导出
收藏
14
天线伺服系统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
邓先荣
2005(6):45.
[摘要]
(
117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针对天线伺服系统多电机驱动时容易激发差速振荡的问题,在现有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和速负反馈控制法、间接差速负反馈控制法和直接差速负反馈控制法,其共同特点是实现简单,响应速度快,同步精度高,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适用于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多电机的转速同步控制。以上三种方法分别运用到不同的天线伺服系统,均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导出
收藏
15
波导窄边缝隙天线频带特性分析
郑雪飞
2005(6):48-51.
[摘要]
(
1199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给出了波导窄边缝隙天线频带特性的分析方法。对于行波天线,基于缝隙电导在频带内的变化改变了口径分布,进而影响天线波瓣性能。该文对不同缝隙分布的天线带内性能计算,探讨了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制作了一个试验天线,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导出
收藏
16
DGS微带线滤波器设计
林强 张祖荫 郭伟
2005(6):52.
[摘要]
(
119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
)
摘要:
利用三维场分析法分析了DGS微带线的频率特性,利用电路分析法讨论了DGS微带线的等效LC电路及其参数提取。然后讨论了哑铃的形状、大小、间隙以及介质介电常数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最后给出采用DGS微带线设计的低通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
导出
收藏
17
DSP的软件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高海山 牛忠霞 王斌
2005(6):55-58.
[摘要]
(
120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基于传统信道化接收机以硬件划分信道为主,无法实时处理大量的宽带信号,提出了软件结合硬件来实现宽带信号中子信道的划分;采用多相滤波算法实现信道化,介绍了软件信道化接收机实现的硬件平台,对该接收机硬件设计中每个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实现分别作了说明,并从整体上描述了软件的信道化接收机的工作流程。
导出
收藏
18
雷达与对抗2005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2005(6):58-58.
[摘要]
(
125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导出
收藏
19
C波段固态功放设计和实验研究
邢靖 刘永宁
2005(6):59-62.
[摘要]
(
1161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结合新近研制的两种功率放大器,介绍了C波段中功率固态功放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并用微波仿真软件对其偏置电路和功分/合成电路进行优化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和电路版图。通过制作并测试两种放大器,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同时,给出了功放的实物照片和测试数据,该功放适用于C波段5.3~5.9GHz频段,功率量级分别为30W、50W,既可以连续波应用也可以脉冲工作,既可作为独立的放大器也可作为雷达功放组件的基本放大单元。
导出
收藏
20
雷达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
季少卫 翁继周
2005(6):63-65.
[摘要]
(
1173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
)
摘要:
无论对机动型雷达或固定基地式雷达而言,其接地和防雷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采用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系统的抗干扰和防护等级越来越高,因而接地和防雷系统的设计成为现代雷达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部分,成为保证雷达系统可靠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该文就雷达的接地和防雷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从工程实际出发分析了系统设计的方法。
导出
收藏
21
实时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及其实现方法
龚玉珍
2005(6):66-68.
[摘要]
(
118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各种目标和环境模拟器在雷达的开发研制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简述了实时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的基本组成,对不同需求时模拟器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一种较大规模的实时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对该模拟器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实时信号产生的具体实现都作了详细的描述。
导出
收藏
22
综合保障是提高现代雷达效能的有效方法
刘玉娟
2005(6):69-71.
[摘要]
(
120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从综合保障工作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人手,叙述了综合保障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综合保障工作应着重从维修规划、供应保障、技术资料、训练保障等10个方面开展工作和雷达综合保障应考虑的内容,为提高已服役雷达的使用效能从综合保障开始采取补救工作,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综合保障是提高现代雷达使用效能的有效方法。
导出
收藏
23
机载相控阵雷达阵面电源的热设计
黄春江 鞠文耀 赵皊
2005(6):72-75.
[摘要]
(
122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某型机载相控阵雷达中,阵面电源采用移相控制零电压软开关PWM变换技术,既能实现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又能实现功率管的恒定频率控制,符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电源功率大,功率密度高,与传统小功率机载电源相比,总功耗增加,热设计更复杂。文中介绍了该电源的热设计过程,并着重对冷板和高功率变压器的热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导出
收藏
24
技术讲座信息
2005(6):75-75.
[摘要]
(
1217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随着军工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设备维护问题备受关注,尤其对已过保修期的设备,一旦其控制部分出了问题,更换故障电路板价格相当昂贵。寻找一种有效的维修工具,立足于自己维修,便成为设备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导出
收藏
25
封面介绍
2005(6):76-76.
[摘要]
(
121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6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