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7年第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9(11).
[摘要]
(
126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
)
摘要:
洛普股份有限公司电缆组件事业部,依托于十四所强大的技术和加工生产能力组建成立。我们的电缆组件具备高技术起点和高质量的特性,严格遵循军品的品质标准。目前,我部门生产的各频段和各种技术要求的优质电缆组件已达几十种,并且广泛运用于雷达等军用和民用系统。我
导出
收藏
2
深空探测雷达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倪嘉骊
2007, 29(11):1-5.
[摘要]
(
124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深空探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内容,深空雷达是进行深空探测的重要设备。文中阐述了深空雷达的类型和在深空探测中的作用及其与深空探测网的关系和区别,研究了美国GSSR深空雷达的结构和特点,讨论了深空雷达进行深空信息提取的主要机理,探讨了构建深空探测雷达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导出
收藏
3
基于复杂度分析的自动目标识别方法
韦伟 蒋德富
2007, 29(11):6-8.
[摘要]
(
127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雷达目标的高分辨率距离像反映了目标的散射中心在径向的分布,该分布与目标的几何外形密切相关。文中将一帧距离像看作一个序列,用提出的一种新的算法对该序列进行预处理,然后求出预处理序列的Lempel-Ziv复杂度,将其用于目标识别。试验结果证明了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4
光纤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陈美君
2007, 29(11):9-12.
[摘要]
(
123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7
)
摘要:
列举了光电子技术在现代雷达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光纤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指出了设计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光纤传输适配器和使各路数据信号同时到达。针对相控阵雷达,具体介绍了子阵适配器和处理机适配器以及多路信号不同路径传输后的延时设计。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光纤传输适配器,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控制,并具有可扩展性,同时文中还介绍了一种较为实用和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光纤传输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步信号的问题。该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工作良好,在相控阵雷达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
导出
收藏
5
舰载雷达CCD激光经纬仪标校方法研究
刘勇 叶显武 李兴民
2007, 29(11):13-16.
[摘要]
(
127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提出了以电荷耦合器件激光经纬仪作为真值获取手段标校舰载雷达,分析了标校原理,介绍了该标校方法采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应用效果。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光学标校法和有源标校法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的真值精度高,系统操作简便、快捷,方法科学、合理,通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导出
收藏
6
星载SAR原始数据BAQ压缩算法性能评估
祁海明 禹卫东 田旭文 袁新哲
2007, 29(11):17-21.
[摘要]
(
1208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3
)
摘要:
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的压缩性能评估是全面了解算法性能、合理选择算法方案的有效手段。该文模拟了以真实SAR图像为背景,引入点目标阵列的SAR回波数据;定义了综合评估指标;对分块自适应量化(BAQ)算法进行了不同分块方案、不同压缩比下的压缩实验;得到了一系列评估指标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BAQ算法对图像域的空间分辨率没有影响;不会引起图像的几何失真;对辐射分辨率影响很小;压缩引起的图像主瓣峰值失真不能够用统一的因子校正。同时该综合评价指标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压缩算法评估中。
导出
收藏
7
星载双站SAR地面场景回波仿真
王敏 路兴强 梁甸农
2007, 29(11):22-24.
[摘要]
(
126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7
)
摘要:
双站SAR回波仿真利用小面单元模型和Kirchhoff双站后向散射模型,给出了地面场景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方法;为了保证双站SAR精确的相位信息,在时域中模拟双站SAR回波。根据实际的DEM数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仿真数据进行成像和干涉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逼真地模拟地面场景的双站散射特性和相位信息。
导出
收藏
8
运动点目标空间定位算法研究
周宇翔 魏国华 吴嗣亮
2007, 29(11):25-28.
[摘要]
(
121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冲激雷达体制的运动点目标空间定位算法,该算法针对冲激雷达的特点,采用距离门等效采样的方式采集各个发射脉冲的回波数据,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得到点目标经过各个距离门时不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差,并利用TDOA方法实现点目标在各定位点的空间定位。通过对目标运动模型的建立,可进一步通过Kal- man平滑滤波的方法提高运动点目标坐标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导出
收藏
9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NUFFT的SAR成像算法
张志禹 荣柱
2007, 29(11):29.
[摘要]
(
123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1
)
摘要:
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中,距离徙动算法(RMA)在大面积成像以及低波段的情况下成像效果良好,尤其对超宽带雷达成像有较好效果。但是RMA需要精确的插值,这就会引起庞人的计算量。文中将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应用到RMA成像算法中,用NUFFT来替换RMA中的Stolt插值和距离向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去除了Stolt插值而引起的巨大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10
基于扩展Petri网的雷达组网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芦珊珊 邵锡军
2007, 29(11):32-36.
[摘要]
(
1237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2
)
摘要:
利用扩展Petri网建立了雷达组网系统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解决了各雷达之间的同步问题,给出了系统冲突的处理方法,然后将扩展Petri网与排队论结合起来,定量描述了系统的统计性能;最后运用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表明,扩展Petri网是雷达组网系统建模与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效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导出
收藏
11
基于FRFT的时变幅度Chirp信号的参数估计
牛虹 齐林 宋家友
2007, 29(11):37.
[摘要]
(
123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分析了时变幅度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用于时变幅度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了时变幅度线性调频信号初始相位,初始角频率、调频率及幅度信息提取与估计的方法,并以幅度随高斯函数而变化以及幅度随机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为对象对参数估计性能(参数估计的均方误差)作了传真分析。
导出
收藏
12
高速运动雷达目标一维成像新方法
陈付彬 石志广 翟庆林 付强
2007, 29(11):40-43.
[摘要]
(
126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7
)
摘要:
针对频率步进体制雷达对高速运动雷达目标一维距离成像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利用估计得到的速度参数进行运动补偿后,通过改进的"循环移位"拼接算法,得到距离门内运动目标的全景一维距离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低信噪比、高速运动条件下得到高质量的一维距离像,且运算量较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导出
收藏
13
有源无源雷达信息融合系统误差估计
王艳 彭应宁 王华彬
2007, 29(11):44-48.
[摘要]
(
1212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
)
摘要:
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系统误差估计是实现有源无源雷达信息高精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时差定位无源雷达具有与有源雷达不同的误差分布特点,多有源雷达之间的系统误差估计方法已不适用于无源雷达与有源雷达之间的系统误差估计。文中提出一种系统误差估计方法,利用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对同一目标的观测,同时估计有源雷达的系统误差和无源雷达的时差系统误差,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14
适于斜视FM-CW SAR系统改进的距离-多普勒算法
耿淑敏 皇甫堪
2007, 29(11):49-52.
[摘要]
(
1249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停-走"模式是目前脉冲SAR信号处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FM-CW SAR由于其大的脉冲重复周期和100%的占空比,恶化了接收脉冲的畸变。文中分析了当天线斜视角增大时,导致传统距离-多普勒算法性能下降的主要误差来源,对FM-CW SAR的信号处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适合斜视FM-CW SAR大扫频周期的距离-多普勒算法。通过理论推导及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导出
收藏
15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变化检测算法
王洪先
2007, 29(11):53-55.
[摘要]
(
121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针对多时相遥感图像之间的变化检测易受照度变化和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和多变量假设检验的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将已配准的2幅图像的差值进行小波分解,得到4幅子图,小波分解过程中不进行下采样,然后将4幅子图中对应点处的小波系数组成一个四维的矢量,并对每个分量赋予不同的权值,最后利用多变世假设检验判定变化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抗照度变化和噪声影响的性能。
导出
收藏
16
基于ARLPM改进的海面目标检测新方法
彭岁阳 罗鹏飞
2007, 29(11):56-59.
[摘要]
(
126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舰载(或岸基)雷达对海面小目标检测是一个重要而且困难的课题。最大极点幅度检测(ARLPM)是目前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方法,特别在短时检测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但该算法的缺陷在于只利用了海杂波AR谱的最大幅度极点的谱宽特性,文中在ARLP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R模型的方法——双参量检测,它同时利用到了极点的谱宽和谱峰。最后,利用真实海杂波数据对该方法作了实验,通过比较表明,双参量检测优于原方法。
导出
收藏
17
SAR原始数据矢量量化的码书改进研究
杨云志 黄顺吉 王建国
2007, 29(11):60-63.
[摘要]
(
123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0
)
摘要:
首先对矢量量化编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并对矢量量化编码中的码书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AR原始数据矢量量化编码中一种码书生成的改进方法。文中还介绍了利用改进的码书对SAR原始数据进行量化编码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导出
收藏
18
UWB SAR目标检测中的二面角模型改进
杨志国 王亮 黄晓涛 周智敏
2007, 29(11):64-67.
[摘要]
(
122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UWB SAR由于其穿透性而广泛用于对叶簇遮蔽目标的探测,二面角模型是对卡车等隐蔽战术目标进行检测时常用的一种近似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卡车等战术目标存在的正面闪烁效应。文中对文献中关于二面角模型的论述进行了总结,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原模型在电磁建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模型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对二面角电磁建模的分析和改进完善了二面角理论,增强了二面角模型在目标检测中的指导性。
导出
收藏
19
对比度最优算法在UWB SAR运动补偿中的应用
薛国义 周智敏 王建
2007, 29(11):68-71.
[摘要]
(
1219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9
)
摘要:
对比度最优自聚焦(COA)算法是一种计算量相对较小的自聚焦算法,在高波段及L波段SAR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对于工作在P波段的超宽带SAR(UWB SAR),由于杂波噪声干扰严重,给COA算法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中针对UWB SAR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减小杂波对对比度干扰的方法,通过改造对比度评价函数、选择信噪比较强的方位线、对方位压缩后的图像低通滤波、并剔除偏差较大的估计值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COA算法在UWB SAR中的性能。实际UWB SAR数据的补偿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20
用多波束提高四喇叭单脉冲天线的搜索性能
林岩
2007, 29(11):72-74.
[摘要]
(
120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2
)
摘要:
提出了四喇叭单脉冲抛物面天线和多波束抛物面天线共用一个抛物面来提高四喇叭单脉冲抛物面天线的搜索性能。计算了个实例,该多波束抛物面天线的波束扫描角达22.78°、口径直径为53.33λ(λ=0.03 m)、馈源方向图为cosθ、增益比原四喇叭和波束下降4 dB左右。
导出
收藏
21
基于耦合振荡器阵列的非线性有源天线阵
唐志凯 姜永华 刘隆和 凌祥
2007, 29(11):75-79.
[摘要]
(
1232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0
)
摘要:
利用耦合振荡器阵列实现有源集成天线阵电扫描,可以实现相控阵天线高效率、低成本、小型化。文中利用Y-参数对利用任意耦合网络实现的耦合振荡器阵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幅度及相位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微分方程组,然后针对利用耦合振荡器阵列实现非线性有源天线阵列这一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不用移相器实现有源天线阵列波束扫描的方法,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导出
收藏
22
毫米波微带偶极子天线阵列
殷晓星 朱淮城 郑力昭 翁呈祥 孙忠良
2007, 29(11):80.
[摘要]
(
126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毫米波微带双面偶极子天线线阵。在单元天线设计的基础上,对相邻天线单元互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相邻天线单元互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具有较好的驻波和互耦性能,适合用于相控阵系统。
导出
收藏
23
基于平行坐标的天线结构优化过程可视化研究
尤芳 仇原鹰 曹鸿钧 段宝岩
2007, 29(11):83-85.
[摘要]
(
120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6
)
摘要:
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天线结构优化计算过程中,采用平行坐标技术实时显示优化过程中设计空间中敏度信息、约束函数信息等的相关状态,克服了笛卡儿坐标系无法描述多维数据空间的困难,使优化过程变得"透明"、"可视",实现了对计算过程的跟踪和驾驭,提高了优化的质量与效率。
导出
收藏
24
平面相控阵天线两维扫描波束指向漂移
束咸荣 孙磊 李迪
2007, 29(11):86-88.
[摘要]
(
122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4
)
摘要:
揭示了平面相控阵天线宽带工作时,两维扫描波束指向漂移的规律。理论分析表明:在球坐标系下,φ方向不发生漂移,θ方向的漂移与直线相控阵天线一维扫描时相同。全空域立体扫描波瓣的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文章也给出了阵列单元或子阵设置数字延迟器后,扫描波束指向漂移改善的分析结果。
导出
收藏
25
1056 MHz反台晶体温补振荡器
于小亭 雷震寰
2007, 29(11):89-90.
[摘要]
(
1274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
)
摘要:
介绍应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制作的三次泛音264 MHz反台晶体谐振器,制作1 056 MHz的温补晶体振荡器。由于晶体致薄技术的改进,突破了传统工艺晶体频率的上限,而晶体频率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晶振的性能、体积、功耗等,简化了电路。
导出
收藏
26
信道化侦察接收机优化设计
张晓发 梁睿海 袁乃昌
2007, 29(11):91-93.
[摘要]
(
122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微波电路非线性特性产生的虚假响应将影响信道化侦察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分析了信道化接收机产生虚似响应的机理以及虚似响应的频率和幅度特性,通过自动化测试获取混频器高阶非线性参数,以此为依据优化设计接收机的参数。实际设计的信道化接收机无虚假动态范围大于90 dB。
导出
收藏
27
相关扩展K-分布雷达杂波及其仿真分析
扈罗全 余瀚 朱洪波
2007, 29(11):94-98.
[摘要]
(
120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
)
摘要:
针对雷达杂波具有尖峰、非对称和重拖尾等非高斯特征,使用二元Rayleigh独立积和自由度为n的广义x~2分布的随机变量进行级联,得到扩展K-分布随机变量。二元Rayleigh独立积使得扩展K-分布比K-分布在概率密度函数上具有更为明显的尖峰和重拖尾,且二元Rayleigh独立积的出现与高分辨率雷达杂波的散射机制相符。使用Markov扩散过程模型产生相关的扩展K-分布杂波随机变量。仿真得到的随机序列的概率密度分布与理论值吻合很好。
导出
收藏
28
美国海军的新型海岸监视雷达
邵余红(摘译)
2007, 29(11):98-98.
[摘要]
(
128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8
)
摘要:
据《简氏国际防御评论》2007年7月报道,在过去的18个月中,美国海军海岸巡逻队至少有6架飞机装备了一种新型的海岸监视雷达系统(LSRS)。这6架P-3C称为"块改进升级计划(BMUP)"飞机,其腹部下安装了一种大型的"轻舟",里面就包含了新型的LSRS。雷达的名称可能是陆军和海军联合命名的AN/APS-149,这是一种侧视系统,能很精确地探测到远距离的动目标并将目标的坐标传送给武器。
导出
收藏
29
雷达天线风荷的应力应变分析
黄琼琼 秦显柱 黄红艳
2007, 29(11):99-102.
[摘要]
(
1247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8
)
摘要:
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天线结构的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对天线整体的电/机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且抛物面天线的口面面积较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风荷载成为影响天线正常运转的最主要荷载。文中用有限元法对雷达天线装置在风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给出了分析的云纹图,以达到为天线处于优化状态下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结论和设计依据。
导出
收藏
30
声明
2007, 29(11):108-108.
[摘要]
(
130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4
)
摘要: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1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