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7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无源雷达定位精度分析
何缓 杨春山 傅文斌
2007, 29(5):1-3.
[摘要]
(
1189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7
)
摘要:
随着雷达技术和雷达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源雷达逐步成为现代防空情报系统的一种重要探测手段。定位精度是无源雷达能否发挥其探测效能的关键因素。该文在介绍无源雷达的工作机理后,着重讨论了布站方式和布站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定位精度的布站原则。
导出
收藏
2
舰载雷达综合保障设想
潘爽 王列
2007, 29(5):4-6.
[摘要]
(
1169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以舰载雷达的综合保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部队现行的保障体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综合保障的发展方向,从远程支持保障、物资保障、精确化保障、可视化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探讨了舰载雷达综合保障的新方法和新设想。
导出
收藏
3
基于民用机会发射无源雷达目标定位技术
王超锋 尹锦荣
2007, 29(5):7-9.
[摘要]
(
116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介绍一种基于民用机会发射无源雷达定位跟踪算法,用一批时间差(距离和)、多普勒频移和目标回波到达方向(DOA)数据,通过非线性参数估计法对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经过仿真验证,此方法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导出
收藏
4
极限编程在雷达仿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姜华 陈光辉 常萍英 李亚东
2007, 29(5):10-13.
[摘要]
(
113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极限编程(XP)是在众多轻量级方法基础上形成的软件工程的新方法。介绍了XP的思想、价值观和过程实现规则,指出了XP在雷达仿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应用项目,并对项目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
导出
收藏
5
一种新的高分辨雷达杂波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姜斌 任双桥 黎湘 郭桂蓉
2007, 29(5):14-18.
[摘要]
(
116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高分辨率雷达体制下,杂波散斑分量与调制分量更适合用广义Gamma分布模型描述。该文首先建立了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广义复合概率分布模型,并推导了其统计特性。然后研究了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方法,并以参数解耦和充分利用杂波序列信息为突破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杂波模型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将一个四维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一维线性最优化问题,从而降低了计算量和所需样本数,提高了估计性能。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结论。
导出
收藏
6
一种新的脉冲压缩信号抗干扰性能分析
杨帆 罗丰
2007, 29(5):19-21.
[摘要]
(
118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
)
摘要:
介绍了在通信领域中常用的最小频移键控信号及其特点,并将它引入雷达信号处理中,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该类信号的功率谱、脉冲压缩、抗干扰等多方面的特性,并与雷达系统中广为采用的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和m序列伪随机信号相比较,仿真表明其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
导出
收藏
7
基于长短基线干涉仪的无源定位系统研究
魏星 万建伟 皇甫堪
2007, 29(5):22.
[摘要]
(
117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针对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及时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基线干涉仪的无源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首先通过短基线测角,去除长基线接收机相位模糊,进而获得更高精度的波达角度;然后通过无模糊的相位差测量值和波达角度估计值确定信号源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通过性能指标分析和定位仿真试验,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导出
收藏
8
一种解决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方法
吴海 刘艳苹
2007, 29(5):26.
[摘要]
(
116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多路径效应是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中的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均无法避免的问题,文中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形成的几何原理,并根据多路径效应中的直射波与反射波具有路程差的固有特性,将高距离分辨率雷达信号理论引入到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雷达中,讨论了实现高距离分辨率的窄脉冲和超宽带技术,最后提出了目前较易实现的时间-频率码合成高距离分辨率的办法。
导出
收藏
9
基于卷积调制的灵巧噪声干扰技术
徐晓阳 包亚先 周宏宇
2007, 29(5):28-31.
[摘要]
(
119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
)
摘要:
为了对现代新体制相参雷达实施有效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调制的灵巧噪声干扰技术实现方案。这种干扰不仅消除了相参雷达对压制干扰的处理增益,以提高干扰功率利用率,同时又比纯欺骗干扰具有更好的干扰效果。对方案的原理组成框图、工作过程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了软件仿真结果。
导出
收藏
10
距离弯曲误差校正在条带模式SAR成像中的应用
李琛 朱岱寅 朱兆达
2007, 29(5):32-35.
[摘要]
(
1117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用极坐标格式算法处理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时距离弯曲的校正方法。距离弯曲会给图像带来两种形式的失真,一种是keystone形式的几何失真,另一种是空变的散焦。在大成像场景、低载频和近距离等情况下,这些失真会变得尤其严重。距离弯曲不仅影响图像的质量,而且限制了成像区的大小。文中改进了通常采用的图像域重采样的方法校正几何失真,通过对图像域的空变滤波去除散焦,这些校正方法适用于聚束模式中正侧视和斜视,而且计算量较小,对斜视数据的校正不会增加运算量,并且通过参数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
导出
收藏
11
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实时信号处理的研究
姚迪 刘峰 龙腾
2007, 29(5):36-38.
[摘要]
(
121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的定位机理。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实时信号处理特点,提出了一种实时处理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实时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比较了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实时信号处理与普通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实时信号处理各自的特点。最后以实际处理结果对以上各点进行了验证。
导出
收藏
12
一种高频雷达流星余迹回波干扰消除方法
蒋志焱 陈希信 黄银河
2007, 29(5):39-41.
[摘要]
(
117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流星余迹回波是高频雷达的主要干扰源之一,严重影响了雷达对目标的探测性能,必须加以抑制。该文根据地海杂波与流星干扰在多普勒谱上的差别,提出了用FIR型高通滤波器滤除杂波使流星干扰凸显出来;再根据流星干扰的分布特点分段计算背景噪声均值,求取流星干扰检测门限;最后用杂波信号来插值流星干扰位置上的数据,消除因去除干扰造成的杂波相位不连续。实测数据处理表明,该文方法工程实现性强,效果良好。
导出
收藏
13
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录取方法的研究
陈志坚 余陈钢 卢琨
2007, 29(5):42.
[摘要]
(
1135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4
)
摘要: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雷达的定位精度、检测概率和数据率与常规雷达不同,容易受外部噪声和杂波的影响。由于电波要通过电离层传播来探测目标,电离层的瞬时变化和多模式会污染雷达回波信号,并产生多路径效应,使超视距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要从这种数据中正确识别出目标并能自适应关联跟踪处理是很困难的事。文中根据OTHR雷达的实际情况,参照常规雷达的目标录取方法,在自动跟踪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出适合超视距雷达工作的人工录取和半人工录取方法,使得雷达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充
导出
收藏
14
雷达自适应旁瓣干扰对消系统的改进
阚保强 蔡理 王建业 王森
2007, 29(5):46-48.
[摘要]
(
118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研究了传统旁瓣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在强近地杂波接收时,由于近地杂波强度太大而影响了对消系统的正常工作,并最终影响到回波有用信号提取这一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权值存储的自适应对消系统,并给出了详细实现方案。经理论仿真和实际设备装调,结果证明利用该方案的旁瓣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能有效解决近地接收时强地杂波带来的影响。
导出
收藏
15
船载测量设备外弹道测量数据误差特性分析
张忠华 李晓勇 何剑伟 刘冰
2007, 29(5):49-54.
[摘要]
(
119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航天测量船船载测量设备工程背景复杂、数据产生过程复杂、误差源多的特点,采用三次等距B样条函数作为船载测量数据误差分离工具,对大量原始测量数据误差的统计特性进行检验分析,得出了船载外测数据不同于陆基测量的一些误差特性——非独立性、子段非正态性、需用高阶AR模型描述。
导出
收藏
16
基于Markov随机场的SAR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付信际 杨汝良 岳海霞
2007, 29(5):55-58.
[摘要]
(
117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递增结构能量参数的Markov随机场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利用模拟退火优化方法,获得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目标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减少斑点噪声及背景杂波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排除具有较强回波的角反射器的干扰。
导出
收藏
17
基于ECS+PGA的机载SAR运动补偿算法
王鹏波 周荫清 陈杰 李春升
2007, 29(5):59-62.
[摘要]
(
121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ECS PGA的高精度机载SAR运动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ECS算法来实现成像处理,利用PGA算法实现相位误差估计与补偿。由于ECS算法利用部分孔径数据进行成像,不仅能够减小运动误差的影响,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小数据处理的运算量。而PGA处理则进一步补偿了剩余的相位误差,实现精确聚焦。通过对真实的机载SAR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运动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18
一种计算复数相角的新算法
方志红 俞根苗 张长耀
2007, 29(5):63.
[摘要]
(
117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数相角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对三角函数的线性拟合及三角函数的近似式递归迭代,显著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及运算结果的精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收敛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可以满足实时处理控制的要求。在普通PC机及高速DSP芯片上的试验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导出
收藏
19
双基SAR在地面运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朱宇 曾涛 丁泽刚 龙腾
2007, 29(5):65-68.
[摘要]
(
119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卫星发射、气球(浮空器)接收的BSAR/GMTI系统-星球双基地雷达。BSAR雷达由于发射、接收分置,相对于普通的单基雷达,具有获取信息丰富、作用距离远、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抗截获性能好等突出优点。将星球双基地系统与单基地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了星球双基地系统的模型及其GMTI的能力,并给出了一个基于星球双基地雷达系统的SATP方法,并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20
雷达网第十七届年会暨雷达技术的应用研讨会征文通知
2007, 29(5):68-68.
[摘要]
(
122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导出
收藏
21
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的方法
刘继承 徐庆华 查建新
2007, 29(5):69-71.
[摘要]
(
1143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介绍了一种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频谱转换法,首先将加速度谱转换成位移谱,再计算出位移谱中每个频率分量对应的幅值、圆频率和初相角,最后对各位移分量进行叠加得到振动位移的时间历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精度可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导出
收藏
22
通信延时对伺服跟踪影响的分析
张可欣
2007, 29(5):72-74.
[摘要]
(
120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结合设计实例详细论述了通信延时对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常增益滤波法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加以验证。工程实践表明,根据目标的运动特性,选择匹配的常增益滤波器,将有助于克服通信延时的不利影响,对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有较大的作用。
导出
收藏
23
无源雷达中多波束DBF的设计方法
张西 董赛宁 吴甜
2007, 29(5):75-78.
[摘要]
(
118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论述了无源雷达中实现多波束数字波束的方法。阐明通道幅相误差的构成,指出幅相一致性对波束形成的影响,提供了校准通道和评估形成波束的实用方法。给出了在Champ-av3主板上实现多波束DBF的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
导出
收藏
24
Sierpinski分形天线特性分析
冯文涛 张广求 屠振 王建华
2007, 29(5):79-81.
[摘要]
(
115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Sierpinski分形天线的结构具有自相似性,从而天线具有良好的多频带特性。文中主要研究了Sierpinski分形天线频带位置随天线张角和比例因子变化的一般规律,并简要的分析了Sierpinski分形天线阵,绘出了其远场方向图,讨论了其低副瓣特性。
导出
收藏
25
混合域基函数在线散射体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方棉佳 王洪波 曾涛 耿方志
2007, 29(5):82-85.
[摘要]
(
117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采用伽列金矩量法,对线状散射体的电磁散射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分域基函数和全域基函数的优点,在幂级数函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混合域基函数作为基函数和检验函数,并根据该混合域基函数,对简单形体的线状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基函数简单有效,计算结果准确,有利于计算机的快速求解。
导出
收藏
26
脉间变频测量雷达正交误差的实时修正方法
梁沂 彭刚 王振荣
2007, 29(5):86-88.
[摘要]
(
1168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脉间变频RCS测量雷达采用模拟正交解调方法获得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所引入的解调误差,提出了一种实时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校准支路,将从测试信号耦合出的校准信号经固定延时和衰减后与回波信号在同一个脉冲周期内依先后顺序采集,由于校准支路信号只与系统内部状态有关而与测试目标和场地无关且间隔很短,可使用校准支路所得到的误差校准测试通道的信号。通过校准支路的应用可在系统整个工作时间内随时对解调误差进行修正。给出了校准支路的分析及设计,对使用模拟器测试的结果讨论了修正算法。
导出
收藏
27
Van der Pol振荡器的模拟仿真
唐志凯 刘隆和 姜永华 郝媛 杜文超
2007, 29(5):89-92.
[摘要]
(
114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利用运算放大器和乘法器进行电路设计,对早期利用电子管实现的Van der Pol振荡器利用现代集成电路加以实现。文中还利用OrCAD PSpice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模拟,得到了Van der Pol振荡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并利用文本文件作为OrCAD PSpice和Matlab之间的接口,将OrCAD PSpice仿真得到的波形在Matlab中进行处理,得到Van der Pol振荡器两个状态变量的相图,并以此说明了Van der Pol振荡器所具有的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导出
收藏
28
S波段高功率速调管发射机的设计
何其文 张建华
2007, 29(5):93-96100.
[摘要]
(
1206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介绍了一种S波段高功率单注速调管发射机,叙述了发射机的组成形式并给出了其主要性能指标。重点介绍了该雷达发射机所采用的高可靠组合式固态调制器技术、大功率高稳定度集中式高压电源技术、大功率高压电源软启动技术、高压大功率固态反馈式de-Q稳幅技术、高压大功率集中式固态充电开关技术以及完备的监控保护、大电流回路的走线和结构设计等,最后展望了它广阔的应用前景。
导出
收藏
29
基于HLA的机载雷达模拟器
李昱 王荫槐 梁红
2007, 29(5):97-100.
[摘要]
(
116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
)
摘要:
雷达仿真技术已成为当前雷达研制中必备的基本工具和考核设计质量的重要评估手段,而如何将先进的分布仿真技术引入到雷达仿真系统开发是今后雷达仿真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简要介绍HLA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LA开发的机载雷达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联邦开发的方法和具体流程。
导出
收藏
30
嵌入式雷达终端人机界面的设计
刘巍
2007, 29(5):101-104.
[摘要]
(
114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人机界面设计是雷达终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雷达终端是集数据处理、显示控制、数据上报和系统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嵌入式雷达设备,必须具备多功能、强实时性、占用资源少、易操作、可维护等特点。VxW orks操作系统由于它的可靠性、强实时性等卓越性能成为雷达终端的首选操作系统,但其对图形的处理能力较弱。给出了适用于通用高端显卡基于VxW orks操作系统的嵌入式雷达终端人机界面设计的实现方法。
导出
收藏
31
机载雷达高可靠性实现方法
王震
2007, 29(5):105-108.
[摘要]
(
119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介绍了机载雷达可靠性和质量的重要性,质量和可靠性的关系,给出了保证可靠性与质量的方法,提出了新时期可靠性与质量工作要点。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5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