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周三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7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基于EDI的联合作战指挥网络构建技术研究
陈红敏 李彦鹏
2007, 29(7):1-4.
[摘要]
(
119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电子数据交换(EDI)在商业和行政业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传统的EDI实现技术现在不断改革,该文在深入分析EDI系统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EDI的联合作战指挥网络构建方案,并对其各种功能具体实现进行了探讨。专业网络中引入大量Internet中没有的设备,为今后类似系统的开发提供借鉴。
导出
收藏
2
天波雷达中抑制距离多跳回波的波形设计方法
韩彦明 徐国良 李宗强
2007, 29(7):5-7.
[摘要]
(
116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高频天波超视距雷达所独有距离多跳现象,使得位于雷达威力覆盖范围以远的杂波通过地面与电离层的多次反射进入到雷达的接收阵列。该距离多跳回波在某些特定的距离单元呈现较强的扩展杂波,淹没位于该区域的目标信号,形成检测盲区。采用了一种脉间相位编码波形,多跳扩展杂波经过距离-多普勒处理后会附加一个多普勒频移,从而可搬移到任意设定的多普勒区间,使原本掩盖的目标显现出来。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波形能够有效的移除扩展杂波,增强位于扩展杂波区目标的可视性。
导出
收藏
3
机载火控雷达角跟踪精度估算
王震
2007, 29(7):8-11.
[摘要]
(
1177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6
)
摘要:
测角精度是机载火控雷达的重要指标。分析了在单目标跟踪(STT)状态下雷达的测角误差的产生,给出了理论推算方法和工程计算结果,通过分析验证提出了提高测角精度的途径。
导出
收藏
4
论雷达天线旁瓣电平指标的确定
钟华 束咸荣
2007, 29(7):12.
[摘要]
(
1154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雷达天线旁瓣电平的确定虽有定性的原则,但尚无明晰的定量解析表示,以致用户或总体设计单位提出这一指标多少带有随意性。根据电子反对抗对雷达的要求,分析了压制性干扰分别从主瓣和旁瓣进入接收机时雷达的自卫距离,由此引出对天线旁瓣电平指标的估计。
导出
收藏
5
美军海军部队网分析
张雨相
2007, 29(7):15-18.
[摘要]
(
124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未来世界是网络化世界。文中介绍了美国海军部队网络化的形成及概念定义,指出部队网须提供的能力及自身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部队网从概念转为作战实践的过程中将支持多项项目,肯定了部队网的作用和效能,并在部署上给出了短、长期实现步骤和目标,最后指出部队网的未来框架结构。
导出
收藏
6
基于辅助天线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算方法
李永祯 王国玉 汪连栋 王雪松
2007, 29(7):19-23.
[摘要]
(
117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探讨了利用雷达主天线变极化特性和辅助天线结合测量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可行性。首先给出了雷达主天线不同变极化方式下的接收信号模型和辅助天线的接收信号模型,其次根据主天线变极化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两种估计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其估计的精度。最后,结合暗室测量数据仿真分析了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的精度,验证了本估计算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7
雷达诱偏系统相干诱偏与非相干诱偏效果分析
王大军 孙亮亮
2007, 29(7):24-26.
[摘要]
(
119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8
)
摘要:
针对反辐射弹(ARM)对雷达的威胁,文中对雷达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源诱偏的两种基本形式——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跟踪误差产生机理,利用跟踪角误差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诱偏效果,并进行了仿真;同时,验证了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的分法只有理论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导出
收藏
8
宽带数字阵雷达的实现结构和回波分析
高如鹏 陈祝明 江朝抒
2007, 29(7):27-30.
[摘要]
(
1160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数字阵雷达在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上比传统的模拟相控阵雷达更灵活。给出了一种基于宽带合成技术的数字阵雷达的实现结构,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流程和多普勒效应的影响,推导了宽带合成后的雷达回波表达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雷达系统具有距离分辨率高、对多普勒频移不敏感等特点。
导出
收藏
9
空馈双面阵相控阵雷达工作方式设计及特点
张峰
2007, 29(7):31-33.
[摘要]
(
116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3
)
摘要:
利用空馈双面阵相控阵雷达的特点,在不增加设备基础上,通过切换开关控制双面阵分时工作,提高搜索和跟踪数据率,缩短航迹建立时间,实现了对空气动力目标和TBM兼容探测,同时给出了空气动力目标探测、TBM探测、集能探测工作方式设计方法和能量调度原则。
导出
收藏
10
基于CWT的常规雷达编队目标架次自动识别
时银水 姬红兵 王磊
2007, 29(7):34-37.
[摘要]
(
1175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编队目标架次识别的关键,在于要有噪声抑制和频率分辨能力良好的特征提取算法。文中把在乘性和加性高斯噪声背景中具有优良的提取调频信号分量能力的Choi-Williams三谱(CWT)引入编队目标架次识别特征提取,构建了基于CWT三谱的距离-时间-多普勒投影像形态特征的架次自动识别方法。对实测编队目标回波CWT像形态特征的架次识别实验说明,该特征提取算法具有良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和频率分辨率;信噪比为-5dB的条件下对二架和四架编队目标的正确识别率不低于97%。
导出
收藏
11
基于UMVE算法的恒虚警检测器
郝程鹏 侯朝焕
2007, 29(7):38.
[摘要]
(
120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基于无偏最小方差估计(UMVE)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恒虚警检测器(UMVEM-CFAR)。它的前沿和后沿滑窗均采用UMVE算法来产生局部估计,再对两者求和得到背景功率水平估计。在SwerlingⅡ型目标假设下,推导出UMVEM-CFAR在均匀背景下虚警概率Pfa和检测概率Pd及多目标环境下检测概率只的解析表达式,与OS—CFAR相比,UMVEM在均匀背景和多目标环境下均具有最好的检测性能,并且它的处理时间只有OS的一半。
导出
收藏
12
C^2算法在雷达低空目标俯仰角测量中的应用
吕韶昱 熊伟 万建伟 佟光
2007, 29(7):41-44.
[摘要]
(
118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由于多径信号的干扰,单脉冲比幅测角体制的雷达在对低空目标俯仰角测量时,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将传统的多目标分辨算法(C^2算法)应用于某相控阵雷达系统低空目标偏轴跟踪中俯仰角的测量,文中给出某次实际飞行试验中的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表明该算法具有比较优良的抗多径干扰性能,验证了该算法在低空多径环境下目标俯仰角测量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导出
收藏
13
基于FPGA的相控阵雷达波控系统设计
彭为 陶军 尤正建
2007, 29(7):45.
[摘要]
(
116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为了解决目前相控阵雷达波控系统的处理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雷达波控系统设计方法。阐述了如何利用DSP Builder设计波控系统运算模块,并对设计过程中关于资源优化和算法改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深入分析和对比发现,该系统完全满足现有大型平面相控阵雷达波控系统的速度要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导出
收藏
14
雷达目标识别中幂变换的正态性研究
辛宁 张静 王国宏 刘强
2007, 29(7):48-51.
[摘要]
(
1204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原始数据分布一般是非正态的,使用幂变换可以将原始数据分布转换成正态分布或类正态分布,从而提高目标识别的效率。文中利用标准二阶距从理论上讨论了这种幂转换对γ分布、瑞利分布等分布的影响。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和假设检验,使用偏度、峰值检验法和皮尔逊卡方检验法检验样本数据幂变换的正态性,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导出
收藏
15
交互式多模型机动目标跟踪方法的仿真
尹瑞 王荫槐 王峰
2007, 29(7):52-54.
[摘要]
(
1234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
)
摘要:
分析和研究利用CV模型和CA模型交互、CV模型和Singer模型交互、CV模型和“当前”统计模型交互分别对单机动目标进行跟踪。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比较了不同的模型组合在各种参数情况下的滤波性能,并且比较其和卡尔曼滤波(Singer模型)性能的优劣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导出
收藏
16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正交多相码的设计
姚铭君 袁伟明 邢文革
2007, 29(7):55.
[摘要]
(
118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1
)
摘要:
通过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概率接受准则和蚁群算法的并行搜索,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混合优化算法,设计出了具有良好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的正交信号组。混合算法弥补了模拟退火算法的搜索效率低和蚁群算法的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提高了全局搜索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搜索最优正交多相码方面该混合优化算法优于其他搜索算法。
导出
收藏
17
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
宋虎 陈建军
2007, 29(7):58-60.
[摘要]
(
115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9
)
摘要:
以超宽带雷达应用为背景,提出了超高速实时直接射频采样方案。对系统设计和高速PCB设计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该超高速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超宽带雷达信号的高速高精度实时稳定的采集。它的实现对宽频带雷达信号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出
收藏
18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的数字脉冲压缩方法
徐玉芬
2007, 29(7):61-64.
[摘要]
(
118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脉冲压缩技术是雷达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主要从信号形式、优势和不足、应用场合等方面介绍线性调频、巴克码、多相码、非线性调频等几类常用脉冲压缩信号,提出在时域和频域实现数字脉冲压缩的统一数学模型,推荐了相应的工程实现方法。根据具体雷达的目的和不同类脉压信号的特性,设计最佳脉冲压缩滤波器是提高雷达脉冲压缩性能的关键。
导出
收藏
19
基于遗传算法非对称多级分支定向耦合器设计
蔡钧 唐艳
2007, 29(7):65.
[摘要]
(
118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6
)
摘要:
将遗传算法用于多级分支定向耦合器的优化设计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中取消了阻抗对称的限制,分支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带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在标准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最优保存策略和自适应遗传操作,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提高。仿真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多级分支定向耦合器性能优于其他设计方法。
导出
收藏
20
公差分析技术在雷达天线设计中的应用
赵新 李鹏忠 张为民 张柳 杨滨
2007, 29(7):68-71.
[摘要]
(
118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6
)
摘要:
零部件的设计精度对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文中简述了公差分析方法及Pearson分布的确定原理,而后通过雷达天线的公差分析,展示了公差分析技术在数字样机环境下的应用。在CAD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征生成及公差分配,建立了装配树,确定了公差操作与测量,从而构建了公差分析模型。最后分析了公差分析模型的仿真结果,对零部件设计参数对产品最终性能参数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导出
收藏
21
CAN总线嵌入式系统在发射机中的应用
王强 李冬芳 荣大伟
2007, 29(7):72.
[摘要]
(
118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固态发射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该系统通过采用单片机与CPLD技术的有机结合设计,运用CAN总线技术,实现控制系统对数量众多的工作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通信控制。文中分别从冗余双监控系统设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CPLD的应用、CAN总线技术以及针对RF高功率所采取的电磁兼容设计考虑等不同方面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导出
收藏
22
接收机相位特性对单通道阵列测向的影响
屈金佑 游志刚 张剑云
2007, 29(7):75-79.
[摘要]
(
119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9
)
摘要:
为克服多通道系统硬件量大、造价高及通道间幅相不一致时性能恶化等不足,单通道测向系统应运而生。对单通道阵列测向系统的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定量分析了接收机的线性相位特性对测向的影响,定性分析了非线性相位特性对测向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导出
收藏
23
固态调制器应用实践
钮惠平 田为 张向辉
2007, 29(7):80-82.
[摘要]
(
120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4
)
摘要:
简述固态调制器的组成原理和设计难点,以20kV/50A的固态调制器为例,给出了该调制器的实验数据。结合具体项目,详细论述了该调制器用于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试验结果以及该系统的测试波形,肯定了固态调制器在工程上的应用价值。
导出
收藏
24
“风云2号”03星CDAS站接收系统设计
徐海飞
2007, 29(7):83-85.
[摘要]
(
118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风云2号”03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图像与人机交互产品,在暴雨、台风、火灾和海冰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风云2号”03星CDAS站接收机系统的功能及特点,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描述了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该接收系统具有组成简单、调试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
导出
收藏
25
中俄机载雷达发射机设计方案比较
姚义龙
2007, 29(7):86-88.
[摘要]
(
1182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随着机载雷达20多年的技术发展,我国机载雷达发射机的设计研制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不仅装备于多种载机平台,功能也是多样的,但现在不仅需要立足于国内技术,还需要多学习国外军事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文中论述了中俄两种设计体制雷达发射机设计电路之间的比较,给出两种设计方法及具体电路框图,此两种设计均应用于正式产品中,效果良好。
导出
收藏
26
中频宽带接收机AGC电路的研究
刘晓明 刘晓伟 仲元红 熊东
2007, 29(7):89-92.
[摘要]
(
123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从一种典型的AGC环路模型推导出环路的动静态特性与环路各元件参数的关系,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环路的稳态误差、稳定时间以及动态范围,并利用Analog公司的AD8367和AD8361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具有大动态范围、宽带放大能力的中频AGC环路,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导出
收藏
27
一种用于雷达模拟器的RCS时间谱模型
孙宝琛 时银水 朱岩 王学青
2007, 29(7):93-96100.
[摘要]
(
1169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7
)
摘要:
目标特性中的反射截面积是影响模拟器回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以往的雷达模拟器中,RCS起伏量多数采用符合分布的统计模型方法,此方法依据分布模型产生一组随机数,虽然可以快速产生RCS值,但没有反映真实的RCS变化情况。根据目标周围的电磁场分布特性计算RCS的方法,模型复杂,计算耗时,难以达到模拟器实时的要求。文中探讨一种RCS的时间谱模型,它依据模拟器前端所产生的航迹数据,经过目标坐标系与雷达坐标系的变换,即可得到RCS随时间起伏的模型。该方法由于利用了模拟器的航迹数据,使模拟器的系统性更加明显,具有一定的
导出
收藏
28
基于TH码的UWB信号的同步捕获方案
李小蓓 崔凯峰 张永顺
2007, 29(7):97-100.
[摘要]
(
1175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TH码匹配滤波器的UWB信号的同步捕获方案,采用适于密集多径信道的PLPDI算法。通过对TH码匹配滤波器输出进行PLPDI操作并进行门限比较,寻找多径分量所存在的区间,在建立的同步窗中对样点进行门限判决,在同步实现的同时获得多径分量所存在的区域及其幅度。该方案实现较为简单,仿真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7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