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7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多波束形成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张光义
2007, 29(8):1-6.
[摘要]
(
121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3
)
摘要:
相控阵天线多波束形成技术已获得很大发展,为提高雷达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文中介绍了相控阵天线多波束形成技术在多种相控阵雷达特别是在新的先进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讨论了采用多波束形成技术对提高雷达检测性能与电子反对抗的能力。
导出
收藏
2
军事电子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分析
罗群
2007, 29(8):7-11.
[摘要]
(
1152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军事电子装备系统已经深入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各个领域,在现代装备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其研制生产对军事电子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文中分析了军事电子装备发展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军事电子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军事电子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及战略对策。
导出
收藏
3
多基站无源定位技术在区域定位网络中的应用
苗强 吴德伟 毛玉泉
2007, 29(8):12-14.
[摘要]
(
118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多站时差定位是一种较精确的定位方法,它通过处理三个或三个以上测量站采集的信号到达时间来对辐射源定位。文中论述了多站时差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TDOA多基站小区无源定位系统为基础构建区域定位网络的方案。论述了时差双基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以及小区定位系统的几何布站,地面观测站对空中平台的实时精确定位算法,同步技术,区域组网与越区切换等主要问题的实现方案。
导出
收藏
4
利用目标模拟器评估SAR性能的方法
何东元 辛培泉 费君 徐辉
2007, 29(8):15.
[摘要]
(
118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利用目标模拟器评估合成孔径雷达(SAR)性能的方法。目标模拟器可以根据输入的基带I、Q数据生成所需波形,上变频到射频(RF)频段模拟产生SAR雷达回波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雷达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在信号频带内的幅度不平坦度和相位非线性均会使信号偏离理想情况,产生幅度和相位误差,会造成雷达的脉压性能变差,最终结果表现为图像质量退化。
导出
收藏
5
姿态指向稳定度对聚束SAR成像的影响
王鹏波 周荫清 陈杰 李春升
2007, 29(8):18-21.
[摘要]
(
116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姿态指向稳定度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平台设计的重要参数。文中在卫星姿态指向抖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对回波理论推导了姿态指向抖动对聚束SAR点目标冲激响应函数的影响,分析了姿态指向抖动与聚束SAR成像质量指标的关系,推导了姿态指向稳定度与聚束SAR图像质量之间定量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为聚束模式星载SAR卫星总体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导出
收藏
6
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
徐丹 刘以安 刘同明
2007, 29(8):22.
[摘要]
(
1182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和跟踪过程中,地球曲率、环境杂波、接收机自身精度和灵敏度等因素,都可能给电子侦察系统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跟踪造成困难。针对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从坐标系的定义入手,给出超视距辐射源目标在观测系统中的相对位置表示。并用无源定位时差定位法和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的思想,改善和提高了无源定位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
导出
收藏
7
具备风廓线功能的L波段二次测风系统
姚琪
2007, 29(8):26-28.
[摘要]
(
118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是目前两种最主要的测风手段。如何将这两种探测方法结合到一个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系统中是文中所讨论的内容。探讨了两种系统中有重要差别的部分,分析了形成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案,证明这种结合是可行的。最后指出这种结合最适用于应急气象保障任务的需求。
导出
收藏
8
案例推理的雷达装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李可心 夏宏森 徐国鑫
2007, 29(8):29.
[摘要]
(
1212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4
)
摘要:
以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基于案例推理和专家系统理论,对雷达装备的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成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具体的诊断实例,该方法充分利用案例推理的优点,将提高雷达装备故障诊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导出
收藏
9
测相位差变化率无源定位技术评述
黄登才 丁敏
2007, 29(8):32.
[摘要]
(
117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测相位差变化,卒无源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较高,定位速度较快等优势,在军事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射频告警,获取目标位置情报,或引导武器攻击等。国内外对此技术都很重视,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研究和工程实现。文中对这一技术进行综合评述,介绍了测相位差变化率无源定位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该无源定位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包括这位模犁建证、定位性能分析、定位算法改进、相位差变化率测量、载机姿态变化的影响等。指出目前对该项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这对后续的研究者将有参考作用。
导出
收藏
10
车载电子设备机柜通用振动试验夹具设计
查建新 刘继承
2007, 29(8):35.
[摘要]
(
122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5
)
摘要:
根据车载电子设备振动试验条件和振动台性能,夹具模拟机柜的实际安装状态,由铝合金整体铸造而成,能用于大部分标准化机柜振动试验。经测试,夹具动态特性满足车载电子设备振动环境试验对夹具的要求,已用于多个型号产品的机柜振动试验。
导出
收藏
11
雷达系统生存能力的综合评估
叶芃 孙靖宇 周未 王东
2007, 29(8):37.
[摘要]
(
1184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生存能力是雷达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雷达系统指标要求建立了生存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结合了层次分析法的灰色综合评判法评估了系统的生存能力。通过示例验证了层次——灰色分析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雷达系统的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和鉴定定型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导出
收藏
12
高功率冲激雷达反隐身机理研究
李毅 张光甫 梁步阁 袁乃昌
2007, 29(8):40-43.
[摘要]
(
115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6
)
摘要:
研究了高功率冲激雷达的反隐身机理。主要从高功率冲激雷达具有的高功率、窄脉冲两个方面,分析对比了高功率冲激雷达与常规雷达在探测隐身飞行器能力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高功率冲激雷达有优越的反隐身能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完全可以实现实用的反隐身高功率冲激雷达系统。
导出
收藏
13
基于CSD方法滤波器的FPGA优化设计
李虎虎 罗丰
2007, 29(8):44-47.
[摘要]
(
117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在高速信号处理中,特别是在大时宽带宽积条件下,高速雷达信号的数字正交采样和脉冲压缩包含大量的乘加运算,运算量非常大,使用DSP芯片实现需多片处理完成,使系统的工作延迟大、成本高、功耗大、调试困难。文中采用CSD(Canonic Signed—Digital)算法的思想,实现数字正交采样和脉冲压缩滤波器算法优化,可显著降低运算量,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迅速快捷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并用Ahera公司的FPGA芯片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结果比较和分析。
导出
收藏
14
ΣΔ-STAP与ΣΔG-STAP抗有源干扰性能比较
叶玲平 张良 孙晓闻
2007, 29(8):48-51.
[摘要]
(
123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有源干扰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检测性能往往受到严重影响。文中提出了ΣΔ-STAP和ΣΔG-STAP抗有源干扰算法,通过仿真对ΣΔ-STAP和ΣΔG-STAP抗干扰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ΣΔ-STAP只能对抗一个特定方向的副瓣干扰,而ΣΔG-STAP由于有两个空域自由度,能同时对抗两个干扰。由于运算量小,实现简单,具有较大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导出
收藏
15
∑△-STAP与∑△G—STAP抗有源干扰性能比较
叶玲平 张良 孙晓闻
2007, 29(8):48-51.
[摘要]
(
120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在有源干扰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检测性能往往受到严重影响。文中提出了∑△-STAP和∑△G-STAP抗有源干扰算法,通过仿真对∑△-STAP和∑△G-STAP抗干扰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STAP号能翌誓二个特定方向的副瓣干扰,而∑△G-STAP由于有两个空域自由度,能同时对抗两个干扰。由于运算量小,实现简单,具有较大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导出
收藏
16
一种应用于条带SAR的改进PGA算法
李建阳 常文革 王亮
2007, 29(8):52-55.
[摘要]
(
114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相位梯度自聚焦(PGA)算法被广泛应用于SAR成像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聚焦性和稳健性。文中在对聚束SAR中的标准PGA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聚束SAR与条带SAR回波信号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条带SAR的PGA算法。该算法通过选取更为合适的特显点目标及以特显点位置作为分段的依据,在条带SAR的仿真和实际成像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聚焦效果,并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导出
收藏
17
脉内调频脉冲合成宽带信号及相位误差分析
宋岳鹏 杨汝良
2007, 29(8):56-59.
[摘要]
(
1180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高距离分辨率需要大的信号带宽,在获得宽带信号的方法中,研究主要是采用单发射机的顺次发射接收情况。该文提出了采用多发射机多接收机情况下同步脉内调频脉冲串合成宽带信号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得到了较好的方位模糊特性。重点分析了通道间相位误差对子脉冲合成后压缩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相关方法实现多通道间相位均衡的误差校正技术。
导出
收藏
18
超高速运动目标回波及其对雷达检测的影响
陈建军 王盛利
2007, 29(8):60-63.
[摘要]
(
121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超高速运动目标是现代雷达目标检测中遇到的新情况。文中建立了超高速运动目标的回波模型,得出其信号模型是一多项式调频信号。根据超高速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给出了先进行多普勒处理再进行脉冲压缩的超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分析了目标的超高速运动对雷达目标检测的影响,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向。
导出
收藏
19
机载相控阵雷达降维STAP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徐玉芬 肖健华
2007, 29(8):64-67.
[摘要]
(
116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由于巨大的运算量和其他技术问题的存在,空时二维联合处理(STAP)技术的实现必须进行降维处理。文中设计了一种先时后空白适应级联降维处理信号处理机。该信号处理机主要由预处理、通道处理、STAP波束形成和多CPU等模块组成,主要完成通道校正与均衡、动目标显示、数字脉冲压缩和多普勒滤波、STAP波束形成和恒虚警率检测,以及解模糊的功能。
导出
收藏
20
基于无味高斯粒子滤波的空-海BO—TMA的研究
程水英 张剑云
2007, 29(8):68-71.
[摘要]
(
119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6
)
摘要:
介绍了粒子滤波(PF)的基本思想和免重采样无味高斯PF(UGPF)算法的基本原理,特别针对空-海单站只测方位目标运动分析TMA(BO—TMA)问题应用UGPF和EKF(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了对照研究,建立了问题的离散非线性滤波估计模副,设计了典型的应用场景,给出了Monte Cado仿真运行结果;表明UGPF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更好的收敛特性和滤波一致性。
导出
收藏
21
基于旋滤波的InSAR干涉条纹图滤波方法
伏思华 于起峰 杨夏
2007, 29(8):72-74.
[摘要]
(
119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InSAR干涉条纹图处理中,对噪声进行滤波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该文在分析现有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干涉条纹图方向性特点,提出了基于旋滤波的InSAR干涉条纹图滤波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残点对相位解缠的影响,同时保持相位信息不受损害。对仿真数据及真实InSAR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22
基于复倒谱技术的无源雷达直达波提纯方法
朱家兵 洪一
2007, 29(8):75-78.
[摘要]
(
117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1
)
摘要:
利用民用FM广播信号为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时,由于信号在空间传输时产生严重的多径干扰,导致接收站获取的直达波参考信号与目标反射的回波在后继匹配滤波时出现失配现象,严重影响了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文中首先建立了基于FM广播外辐射源的双基地雷达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在复倒谱域对直达波参考信号进行提纯处理后再进行匹配滤波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FM广播的外辐射源雷达实验系统,通过该实验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与未提纯时相比,输出信噪比约有6dB的改善,在工程上有参考价值。
导出
收藏
23
外测数据处理中噪声分离模型的方法研究
魏崇奎 甘友谊 叶正茂
2007, 29(8):79-81.
[摘要]
(
113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外弹道测量(简称外测)事后处理的原始数据中包含着由弹上、地面测量设备等产生的多种多样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外测数据质量与精度的实质就是对其噪声的准确分离。文中针对原始数据的特征,建立对其小波包分解后的各高频门限权值融合,并利用要求的数据精度值控制权函数的噪声分离模型,得到σ控制的数据和各种噪声的分离。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对多类任务数据的处理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导出
收藏
24
IMM—PDA滤波器的模型概率加权跟踪门研究
万永峰 嵇成新 陈阳 陈晓峰
2007, 29(8):82.
[摘要]
(
116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0
)
摘要:
杂波情况下跟踪机动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跟踪门问题。文中研究了两种现行的跟踪门技术,模型跟踪门和集中跟踪门。提出了新的跟踪门技术,分别为模型概率加权跟踪门和两极模型概率加权跟踪门(TS-MPWG),TS—MPWG考虑了可能的模型误差,且当建立第二个波门时在模型误差变量上用到了上界。仿真里采用了一种高机动目标的基准轨迹,用RMS误差、跟踪丢失百分比和计算量比较了讨论的跟踪门技术的性能。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杂波环境下用IMM—PDAF进行机动目标跟踪,TS—MPWG跟踪门技术优于其他方法。
导出
收藏
25
雷达伺服系统的专家故障诊断技术
万其 吴燕 陈桂
2007, 29(8):86-88.
[摘要]
(
115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雷达伺服系统数字化技术应用,为伺服系统设计完善的诊断功能提供了便利。文中介绍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雷达伺服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数字化雷达伺服系统的组成,通过分析雷达伺服系统的特点,划分了伺服系统故障知识模块,介绍了诊断系统的数据采集,建立诊断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完成雷达伺服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
导出
收藏
26
TDA5005全站仪用于11m天线测量
李宗春 李广云 张冠宇
2007, 29(8):89-92.
[摘要]
(
115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3
)
摘要:
对高精度全站仪用于大中型天线安装测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坐标测量采用TDA5005全站仪配合测距反射片,导出了测距入射角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反射片加常数测定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讨论了标志厚度对面型的影响。计算发现,对于圆抛物面天线而言,曲面自由拟合法与CAD面型拟合法是相当的。天线机械调整效果得到了电测结果的验证。
导出
收藏
27
基于微波均衡器测量数据库的网络优化设计
杨明珊 刘瑛 张德伟 牛忠霞
2007, 29(8):93-95.
[摘要]
(
1142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基于微波幅度均衡器测量数据库的互联子结构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结合了数据实验测量的精确性和计算机大容量、高速运算的优点,它包括子结构设计、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子结构互联网络理论和优化算法设计等多步骤。该方法在微波幅度均衡器设计、调试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具有实际的工程价值。
导出
收藏
28
基于CPCI的多通道数字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陶青长 高梅国
2007, 29(8):96-98105.
[摘要]
(
120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单板达到10通道的数字接收机。它单通道最高采样频率达80MS/s,分辨率14bit,信号带宽270MHz,单通道数据处理带宽达1MHz。同时板上使用DSP+FPGA结构作为数据处理和传输单元,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10互连能力.
导出
收藏
29
RF MEMS技术在毫米波探测系统中的应用
张俊峰 李兴国 娄国伟
2007, 29(8):99-101120.
[摘要]
(
1189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项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相似的新兴技术,其研究领域已扩展到了射频(RF)与微波领域,并有继续向毫米波频率扩展的趋势。文中结合RFMEMS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了如何利用最新的RFMEMS技术设计毫米波探测系统,以实现毫米波探测系统的小型化、低功耗和高性能。
导出
收藏
30
一种低相噪宽带频率合成器实现
黄志旺 骆守峰
2007, 29(8):102-105.
[摘要]
(
119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简述了宽带小步进频率合成器的常规实现方法。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DDS+PLL结构简洁的宽带小步进频率合成器。DDS在锁相环中用作小数分频器,对合成器的相噪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合成器的设计思想和电路实现方法。结合要求给出合成器电路板的合理布局,同时完成了样机设计。测试结果显示,合成器具有大带宽、小步进、低相噪等特点,可应用于小型化的雷达信号模拟器。
导出
收藏
31
对流层风廓线雷达T/R组件的研制
嵇源
2007, 29(8):106-108.
[摘要]
(
1163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中使用的P波段高功率T/R组件,简述了该组件的使用背景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相关调试问题,给出了组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总结了组件的特点。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工作方式与常规雷达有较大的差异。组件要实现高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极近距离测试、高精度幅相控制等功能。
导出
收藏
32
0.18μm 12GHz CMOS八分频电路设计
赵旭昊 安凌凌 孟令琴
2007, 29(8):109-111.
[摘要]
(
120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锁存器的CMOS高速分频器结构,阐述了其工作速度,工作范围,前后级级联电路设计。采用典型的TSMC0.18μm/1.8V工艺模型,通过Agilent的ADS进行模拟验证,得到其最高工作速度为12GHz,工作范围为3~12GHz,在6~12GHz内,输入灵敏度不小于100mV,功耗小于28mw。
导出
收藏
33
利用极化滤波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
李佳佳 徐振海 王国玉
2007, 29(8):112-115.
[摘要]
(
1214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8
)
摘要:
为了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了辅助天线自适应极化滤波抑制目标信号的方法。辅助天线采用正交双极化通道接收,调整接收天线极化矢量与目标信号极化矢量正交,在极化域滤除进入辅助天线的目标信号,以提高辅助天线的干信比,从而提高旁瓣对消器的对消性能。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34
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
薛文虎 韩树宗 朱三文 唐劲松
2007, 29(8):116-120.
[摘要]
(
1154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为满足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提取表层海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描述系统组成、实现方式和信号模型,然后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提出了流速估计算法,最后实现了在一个海域分辨单元上提取表层海流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适当的方位分辨单元大小,并从方位向回波中提取信号参数,该算法能够估计出表层海流的流速和流向,且精度满足要求。这表明利用高频地波合成孔径雷达实现单站提取表层海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导出
收藏
35
复合干扰对制导雷达的干扰分析
武先利 齐子忠 龙腾
2007, 29(8):121-123.
[摘要]
(
118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2
)
摘要:
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结合使用形成复合干扰,就是通过有源干扰照射箔条云后,箔条云能影响制导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方程,使其检测范围减小了2—2.5dB(m);同时,复合干扰能够增大干扰信号进入导弹导引头的入射角,使得有源干扰飞机的速度方向与导弹连线方向基本一致即可使复合干扰信号进入导引头的速度门,增大了有源于扰和箔条干扰的有效干扰范围,从而实现对制导雷达的干扰。
导出
收藏
36
一种改进型PRI变换雷达信号分选技术
赵永胜
2007, 29(8):124-127.
[摘要]
(
119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3
)
摘要:
在对传统的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PRI变换法来估计脉冲重复间隔,并给出了相应的门限设定方法,另外,文中还提出了一种适用的快速脉冲抽取算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固定PRI、抖动PRI和参差PRI脉冲序列都有较好的估计效果。
导出
收藏
37
L波段和S波段脉冲雷达的功率模块新产品
Jerry Chang
2007, 29(8):128-130.
[摘要]
(
1235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Microsemi公司PPG集团针对脉冲雷达应用推出了系列化的L波段和S波段功率模块(PSM)。这些功率模块可输出2~3倍于当今市场上单个晶体功率管所能输出的功率,其设计采用了易于使用的即插即用概念,用户能够直接将其植入系统而不需进行更多的阻抗匹配设计。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效率,加上即插即用的特点能够极大地简化用户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缩短设计周期,功放部分的尺寸可缩小50%以上,并且极大地提高用户产品的开机合格率。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8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