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周三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第3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地面对空情报三坐标雷达技术发展研究
吴道庆
2008, 30(11).
[摘要]
(
122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文中介绍了地面对空情报三坐标雷达的主要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国外典型雷达的发展过程、现状及特点。在当今复杂电磁环境中,地面情报雷达任务从以前只是对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目标探测向隐身飞机、临近空间目标和战术弹道导弹探测方向发展,针对新军事需求,从雷达系统角度,重点介绍地面对空情报三坐标雷达后续技术发展。
导出
收藏
2
伪码测距雷达中的伪码跟踪环路设计
朱新国
,
崔嵬
,
吴嗣亮
2008, 30(11).
[摘要]
(
1265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伪码测距雷达的伪码跟踪环设计方法,重点对伪码跟踪环的跟踪精度和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一种最小跟踪误差意义下的最优环路带宽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伪码跟踪环跟踪精度高,对动态运动的适应能力强。
导出
收藏
3
一种LFMCW雷达距离速度去耦合方法
吴礼
,
彭树生
,
肖泽龙
,
是湘全
2008, 30(11).
[摘要]
(
1224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应用非常广泛,但目标运动会带来距离与速度耦合的问题从而使距离谱产生模糊。文中在分析目标回波信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Ambiguity变换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距离速度去耦合新方法。该方法利用Radon-Ambiguity变换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分别估计回波信号的调频率和估计初始频率,最终实现距离速度去耦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算法同时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导出
收藏
4
基于DPT-CZT处理的LFMCW雷达参数估计
肖慧
,
胡卫东
,
郁文贤
2008, 30(11).
[摘要]
(
119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DPT-CZT处理的速度-加速度联合估计方法。根据差拍信号相位在快、慢时间轴上的二维联合特性,沿其慢时间维进行DPT处理,可以消除快、慢时间线性耦合项,同时实现了慢时间维相位的降阶处理,从而可以获得目标速度-加速度的联合估计。为确保速度估计的无模糊性,采用CZT变换对目标可能存在的频段进行密集采样以提高频率测量的精度。给出了速度-加速度联合估计的具体实现步骤以及CZT处理中参数的确定。基于速度、加速度估计值对差拍信号进行补偿,从而可以对速度估计进行进一步修正并获取目标距离的估计。仿真结果验证
导出
收藏
5
机载雷达多普勒波束锐化算法改进
杨波
2008, 30(11).
[摘要]
(
124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在对机载雷达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增加雷达系统复杂性的同时,通过改进信号处理算法,根据天线扫描角等参数,实时调整成像的脉冲积累个数及参与积累脉冲的抽取方式来保证波束锐化比的恒定,从而提高DBS成像质量的实现方法;经过实时记录数据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导出
收藏
6
预警信息引导条件下雷达最优搜索空域研究
赵锋
,
周颖
,
王雪松
,
肖顺平
,
王国玉
2008, 30(11).
[摘要]
(
121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警引导信息的弹道导弹防御跟踪制导雷达搜索空域最优划分模型,从搜索空域的静态划分和动态更新2个方面同时进行最优化,实现了弹道目标高速运动条件下,跟踪制导雷达对目标分布区域的连续有效覆盖,提高了雷达对目标的截获性能。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7
电离层多普勒频移的预测
郭延波
,
焦培南
,
凡俊梅
,
蔚娜
,
娄鹏
2008, 30(11).
[摘要]
(
121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超视距雷达工作在短波波段,通过电离层的折射,可探测到常规雷达无法探测到的地平线以下的远距离目标。但雷达电波经电离层折射,探测结果必然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回波谱中常伴随多普勒(Doppler)频移。文中简单描述电离层Doppler频移的产生机制,并在已预测电离层信道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射线追踪技术对E层、F2层的高频天波Doppler频移进行预测。
导出
收藏
8
基于方向小波变换的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
李响
,
韩萍
,
吴仁彪
,
刘瑞华
2008, 30(11).
[摘要]
(
120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自动目标识别中,目标成像的方位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文中针对SAR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小波变换的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给出了方向小波角度-能量谱公式,利用能量最大准则实现方位角估计。采用MSTAR SAR实测数据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方向小波变换更能反映出目标图像的方位特征。
导出
收藏
9
改进的机载大斜视SAR距离-多普勒算法
徐佳龙
2008, 30(11).
[摘要]
(
124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基于斜视成像几何模型,分析了目标回波信号距离走动比距离弯曲大得多的特点。推导了用于机载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改进距离-多普勒算法。该算法基于高阶距离模型,首先在距离压缩时校正距离走动,然后在两维频域校正距离弯曲。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数据成像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导出
收藏
10
基于极化信息的两种距离对准新方法
林汉
,
杜琳琳
,
陈曾平
2008, 30(11).
[摘要]
(
1210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该文尝试将极化信息应用于平动补偿中的距离对准,研究了两种基于极化信息的距离对准新方法:双通道平均相关法和瞬态极化WVD相关法。将这两种方法分别应用于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双通道平均相关法和基于瞬态WVD相关的距离对准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距离对准精度,从而提升成像质量。
导出
收藏
11
基于多普勒谱特征的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
刘劲
,
王雪
,
刘宏伟
2008, 30(11).
[摘要]
(
124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海杂波中的小目标检测是雷达信号处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该文在分析海杂波多普勒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联合瑞利分布的海杂波多普勒谱统计模型和描述多普勒谱扩展程度的波形熵特征,并给出了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基于加拿大IPIX雷达实测数据的检测结果,证实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12
基于子孔径方法的机载SAR实时处理
雷万明
,
徐锋
,
姜毅
2008, 30(11).
[摘要]
(
117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分析了SAR成像过程中方位压缩的机理,提出了基于方位子孔径处理的机载SAR实时成像算法。该算法将方位压缩过程划分为多个方位子孔径的压缩,然后通过子孔径压缩结果的合成以完成方位压缩,整个过程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通过串行流水的方式实现。实录数据的成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克服实时成像中长合成孔径带来的困难,获得比较满意的成像质量。
导出
收藏
13
双电机消隙直流驱动器在舰载测量雷达中应用
尹翔陵
2008, 30(11).
[摘要]
(
121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介绍了在某舰载测量雷达伺服系统改造中,采用双电机消隙直流驱动器构成的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直流PWM技术与电消隙、和速反馈等多电机驱动技术的应用,有效克服了摩擦、齿隙、差速振荡等因素的影响。满足了雷达伺服系统大功率、高性能要求。
导出
收藏
14
基于反激式电源的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
高嵩
,
张润杰
2008, 30(11).
[摘要]
(
123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设计及其在某微波云台中的应用。利用反激式电源提供的多路隔离电源,设计出基于斩波恒流驱动方式的驱动器。反激式电源大大减小电源体积,运用集成隔离放大器HCPL-7840使得反馈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结果表明,本驱动器消除了低频振荡,有良好的矩频特性。
导出
收藏
15
一种单平面结构的高精度V波段0/180°移相器
孙琳琳
,
毛华平
2008, 30(11).
[摘要]
(
1284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受魔-T特性的启发,不同于传统的平衡式微带-槽线0/180°移相器双平面结构,文中采用平衡式共面波导-槽线转换方案,应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研制了一种响应速度快、寄生调幅小的小型化单平面电路结构V波段0/180°移相器,实现了电路简化设计。该移相器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在4 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实现插入损耗<3 dB、相位平衡度≤5°、幅度平衡度≤0.5 dB的良好电性能。
导出
收藏
16
低损耗高阻带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
杨建华
2008, 30(11).
[摘要]
(
1209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提出一种低损耗高性能的单相单向换能器,其设计采用了电极宽度控制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叉指换能器分别选取适当的加权函数,能得到更低的旁瓣电平。设计制作了中心频率67 MHz,3 dB带宽1 MHz,单向性为21 dB,插损3.8 dB,阻带抑制大于45 dB的低损耗高阻带抑制声表面波滤波器。
导出
收藏
17
毫米波小型化行波管发射机
韩博
,
朱永亮
,
陈汉兴
2008, 30(11).
[摘要]
(
127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7
)
摘要:
叙述了1种毫米波行波管发射机的设计方法和工作特点。介绍了其频带宽、增益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性;对宽带毫米波栅控行波管的管体特性、高压电源小体积高压整流电路、栅控调制器波形参数和打火保护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给出了发射机的测试结果和测试照片。
导出
收藏
18
基于三个认知用户的多分支频谱感知方法
殷振华
,
刘郁林
,
耿志
,
田来
2008, 30(11).
[摘要]
(
122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
)
摘要:
为了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有效地感知出授权用户,通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对多分支协作分集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在3个认知用户组成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2个认知用户作为1个认知用户的中继用户,采用多分支协作分集方式感知授权用户。对其检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感知方法,并且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概率和降低检测时间从而提高网络的敏捷度增益。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该方法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导出
收藏
19
主动式雷达导引头三通道集成接收前端设计
楚然
,
张文剑
2008, 30(11).
[摘要]
(
123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介绍了一种主动式雷达导引头三通道集成接收前端的设计方案及技术要点,全文围绕小型化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各主要关键部件Ku波段单刀单掷开关、低噪声放大器、镜像抑制混频器及单通道接收机等电路设计及测试结果,并最终实现了多功能部件的系统集成,整个集成接收前端具有低噪声、高增益、高隔离度、高镜像抑制及集成度高的特点,在主动式雷达导引头前端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导出
收藏
20
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高速集成比较器实现
张文辉
,
林基明
2008, 30(11).
[摘要]
(
121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
)
摘要:
给出了一种实用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器实现方案,以差分输入方式的高速集成比较器为核心器件,利用集成比较器的N形I-V特征曲线中的负阻特性来实现微弱超宽带脉冲信号的检测。与相关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相对于隧道二极管检测方式具有更佳的普及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集成比较器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与隧道二极管方式相当,但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强的可实现性。
导出
收藏
21
机载行波管发射机高密度高压电源结构设计
肖竑
2008, 30(11).
[摘要]
(
1219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从高压电源的组成、结构设计和热设计三方面对机载行波管发射机高压电源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一种紧凑的结构形式,使其功率密度比达到近1 000 W/kg,体积比655 W/L,而且工作稳定可靠,便于生产。
导出
收藏
22
大型陆基雷达监测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汪海
,
丁志刚
2008, 30(11).
[摘要]
(
122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对于监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比较校准前后的远场方向图。对于陆基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方向图需要通过飞机或飞艇等工具在空中飞行测量,不仅设备量大,操作复杂,而且成本昂贵,而对监测系统性能的研究,没有必要测量阵面的完整方向图。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在阵列中连续选取其中少数单元组成一个小阵列,其远场距离要比整个雷达阵列的远场距离小多,通过改装移动测试车辆,在地面远场处对小阵列的方向图进行测量、比较,就可以验证监测系统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阵列校准后方向图与理论值符合,性能指标要明显优于
导出
收藏
23
电子设备多场耦合求解方法研究
曾锐
,
平丽浩
,
鞠文耀
2008, 30(11).
[摘要]
(
124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由于组成复杂,现代电子设备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多场耦合问题。文中首先以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电源模块为对象,分析了影响较大的几种典型耦合关系;其次为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对耦合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简化,设定电子设备中的耦合关系以两两耦合和线性弱耦合为主;同时还建立了电子设备多场耦合简化模型,并给出了采用序贯求解法的耦合求解算法;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电源模块多场耦合问题的解耦仿真流程。
导出
收藏
24
雷达结构系统协同仿真环境
平丽浩
2008, 30(11).
[摘要]
(
126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3
)
摘要:
针对雷达研制过程中结构系统涉及到的刚强度、散热、流场模拟、模态、振动特性、疲劳寿命等仿真问题及其现状,提出了应用协同仿真技术来进行现有的仿真工具软件、数据、流程和人员整合,搭建一套协同的虚拟产品开发环境,并阐述了该协同仿真环境的内涵和详细功能需求.结合目前的技术水平,指出了该协同仿真环境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思路,给出了某典型产品的协同仿真流程,最后提出了通过协同仿真环境对仿真模型进行成熟度管理办法,实现仿真经验积累.
导出
收藏
25
利用远场信标源测试OTHR方位波束宽度的方法
韩彦明
,
陈国祥
,
卢琨
2008, 30(11).
[摘要]
(
1242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由于传输信道电离层存在频率选择性、非平稳性和多径效应,对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方位波束宽度性能进行测试存在着相当的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远场信标源来测试雷达接收波束方向图的方法,进而从方向图中提取接收波束宽度信息,以此来评估雷达的方位分辨率。该方法相对于近场测试以及利用合作目标测试等原有方法,简便易行,在不同电离层条件下重复进行,测试成功率高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效果。
导出
收藏
26
高频雷达干扰特性研究
沈石坚
,
黄银和
,
朱炳元
2008, 30(11).
[摘要]
(
125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高频雷达工作在短波波段(3 MHz~30 MHz),该频段内干扰种类繁多且形式复杂,成为影响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理论推导和实录雷达回波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高频雷达各种外部干扰的产生机理和特性进行了分类和研究。研究结果为针对不同类型干扰,寻找有效的抑制方法提供了参考。
导出
收藏
27
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王晗中
,
杨江平
,
张爱元
2008, 30(11).
[摘要]
(
117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为克服传统雷达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局限性,适应雷达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雷达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故障诊断方式,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推理等智能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对复杂形式故障快速、精确地进行诊断。
导出
收藏
28
一种单平面结构的高精度V波段0/180°移相器
孙琳琳
,
毛华平
2008, 30(11).
[摘要]
(
1262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2
)
摘要:
受魔-T特性的启发,不同于传统的平衡式微带-槽线0/180°移相器双平面结构,文中采用平衡式共面波导-槽线转换方案,应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研制了一种响应速度快、寄生调幅小的小型化单平面电路结构V波段0/180°移相器,实现了电路简化设计。该移相器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在4 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实现插入损耗<3 dB、相位平衡度≤5°、幅度平衡度≤0.5 dB的良好电性能。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30
卷第
1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