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2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准连续波体制雷达应用研究
朱天林
,
金 胜
,
王海波
2012, 34(7):1-4.
[摘要]
(
116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文中对准连续波体制应用于脉冲测量雷达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准连续波波形设计、信号处理方法、跟踪滤波算法等 准连续波信号设计与处理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了高速运动目标多普勒频移对准连续波信号处理和参数测量的影响; 探讨了脉冲测量雷达应用准连续波体制后在优化整机系统设计、提高接收灵敏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最后,文中给出关 于准连续波体制可应用于脉冲测量雷达的理由。
导出
收藏
2
干扰与雷达一体化系统及信号共享
唐晓东
2012, 34(7):5-7.
[摘要]
(
114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分析了新型预警机对我国防空安全的威胁,介绍了早期的E-2T/E-2C预警机噪声干扰站的组成和性能特点,并分析 了其在对抗美台新型预警机雷达时的不足,提出了新一代P波段噪声干扰与雷达一体化系统的设想,阐述了噪声干扰与 雷达一体化系统的性能和优势,简要介绍了一体化系统组成方案和工作方式。文中着重介绍了F-22的隐身性能以及在 不同频段的雷达截面积,并据此评估了一体化系统对F-22的探测性能。
导出
收藏
3
机载海面监视雷达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黄晓刚
,
徐佳龙
2012, 34(7):8-11.
[摘要]
(
120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针对机载海面监视雷达的技术要求,文中从海杂波幅度特性和空时维相关特性2个方面分析了海杂波抑制技术;然 后,又从雷达显示及雷达成像的角度阐述了海面目标特性判别技术;最后,提出了机载海面监视雷达功能多样化、处理智 能化及界面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导出
收藏
4
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分析
张晓永
,
陈 峰
,
李晓庆
2012, 34(7):12-15.
[摘要]
(
118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介绍了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的系统结构,量化分析了探测原理、距离分辨率及多普勒效应。分析表明,该雷达 具有优良距离分辨能力,目标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分别包含于中频信号的初始频率和中频调频斜率之中;通过仿真实验直 观说明了比值带宽对目标速度测量影响,应采用非平稳信号处理解算目标信息。
导出
收藏
5
四站无解及模糊问题的增站处理方法
唐小明
,
王贞杰
,
张 涛
2012, 34(7):16-19.
[摘要]
(
1142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而产生的定位模糊和无解的问题,在研究以伪逆法作为求解方 法的四站定位基础上,依据不同布站形式其定位结果不同的事实,采用增加一个测量站的方法进行求解定位。对5个接 收站接收到的目标信息时间差,采用主站循环的方式分别进行解算,对解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模糊值剔除,并对小于5 个的正确解算值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通过对真实数据加上随机误差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解决四站无解及定位模糊问题,同时提高了对目标辐射源的定位精度,并十分适用于工程实现。
导出
收藏
6
基于距离分段的目标长时间积累方法研究
李 品
,
周海峰
,
张 飚
2012, 34(7):20-22.
[摘要]
(
118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目标长时间积累是弱小目标检测的有效手段,但目标跨距离门走动使常规积累方法效果不佳。文中首先利用雷达 系统的重复频率信息,给出基于最大探测速度的脉冲积累个数,实现脉冲分段和段内脉冲的相参积累;然后基于最小熵实 现了距离包络对齐,完成脉冲组的非相参积累,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目标能量长时间积累中的跨距离门问题。最后,利用仿 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导出
收藏
7
一种基于mean shift的Contourlet域SAR图像去噪方法
王泽涛
,
汤子跃
2012, 34(7):23-27.
[摘要]
(
120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Contourlet变换是小波变换的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多尺度和多方向性。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Contourlet阈值去噪 不考虑相邻像素在变换域的联系,将低于阈值的变换系数置零,会丢失图像中的细节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 新的去噪算法:首先,将SAR图像进行Contourlet分解;然后,利用具有良好间断点保留能力的mean shift算法处理子带系 数。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能够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图像中的细节信息。
导出
收藏
8
基于散射模型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算法
韩 萍
,
晏 珂
,
吴仁彪
2012, 34(7):28-32.
[摘要]
(
117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地表目标散射具有随机取向特性,给出一种新的基于散射模型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抑制算法。首先将 去取向理论用于相干斑抑制的预处理过程,之后在考虑图像中存在混合散射像素的情况下,通过Freeman分解将像素分 成4种散射类型,利用欧式距离分类器对像素进行无监督分类,最后按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图像降斑处理。利用美国宇 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JPL)的AIRSAR系统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由于考虑了图像中目标散射的 随机取向特性和混合散射情况,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改善了像素初始分类结果,相干斑抑制效果和分类结果明显优于 LEE的基于散射模型降斑算法。
导出
收藏
9
双基地多载频MIMO雷达的同步误差提取方法研究
黄 鹏
,
杨明磊
,
陈伯孝
,
晁淑媛
2012, 34(7):33-37.
[摘要]
(
117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研究了双基地多载频MIMO雷达中由ADC采样引起的同步误差的3 种提取方法。首先建立了同步误差的信号模 型,仿真分析了同步误差对测距以及测角的影响,并将其归结为高精度频率估计问题。频谱连续细化法在较小范围内利 用连续傅里叶变换来获得高精度的频率估计,既可以降低运算量又能获得较高的频域分辨率;自相关函数法通过对通道 分离并补偿阵列延时差后的直达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做反正切运算求得同步误差值;MUSIC法首先构造时间同步误差的 导向矢量,并利用其向噪声子空间投影,通过搜索空间谱的最大值来得到同步误差值。最后仿真比较了3种方法的性能, 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时可采用运算量较大的MUSIC法以取得较好的性能,而在信噪比较高时可采用运算量较小的自相 关函数法或者频谱细化法以获得较快的处理速度。
导出
收藏
10
宽带干扰自适应旁瓣相消的方法研究
王柔溪
,
张 建
2012, 34(7):38-40.
[摘要]
(
120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依据自适应旁瓣相消原理,着重分析了宽带干扰信号对旁瓣相消性能的影响,针对宽带干扰影响下,主辅天线间的 波程差、主辅天线通道频率特性的不一致性以及主天线旁瓣的频率敏感特性等引起的自适应旁瓣相消系统的主辅天线2 通道信号的去相关作用,采用了主天线通道均衡和子带自适应相消2种方法改善带宽特性,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仿 真结果表明该两种方法均可明显改善系统的相消性能,达到良好效果。
导出
收藏
11
机载对海雷达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凌 忠
2012, 34(7):41-43.
[摘要]
(
119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为确保能够在海杂波背景中检测小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杂波抑制方法。文中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 分析海杂波对检测虚警率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若采用特定门限系数,不同海况下的虚警分布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前述 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扫描间积累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比较了不同二进制积累逻辑下的杂波抑制效能。 仿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扫描间积累可实现虚警率的有效控制,而且随着积累时间的增加,杂波抑制效果更为理想。
导出
收藏
12
改进高斯混合粒子滤波被动目标跟踪算法
孔云波
,
冯新喜
,
鹿传国
2012, 34(7):44-50.
[摘要]
(
1118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被动传感器跟踪系统非线性较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粒子滤波的被动传感器目标跟踪算法。 该算法基于Sigma点卡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的特点,用有限的高斯混合模型来近似后验状态密度、系统噪声和观测噪声的 分布。然后结合遗传算法和EM算法来实现模型的降阶,克服了EM算法假定混合成分数为已知、迭代的结果需要依赖初 始值、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大点或可能收敛到参数空间的边界的缺点,从而改善粒子枯竭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被 动传感器跟踪领域,与传统粒子滤波、基于EM的高斯混合粒子滤波和基于贪心EM的高斯混合粒子滤波相比,该算法在 保持高精度估计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解决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导出
收藏
13
基于电磁带隙结构的微带天线小型化设计
曹召焕
,
邢 锋
,
雷 雪
,
尚济勇
2012, 34(7):51-54.
[摘要]
(
1205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提出了一种确定电磁带隙结构慢波波长的分析方法,利用电磁带隙结构支持慢波传播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小型化微 带天线。以“*”型电磁带隙结构作为接地板,增大了天线的相对电长度。天线工作于2 GHz,相对带宽为2.57%,最大 增益为5.45 dB,相比于传统天线,该天线的尺寸减小了40%,带宽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后,进行了天线的实物制作和测 试,天线的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导出
收藏
14
左手微带天线设计及其RCS计算
韩 璐
,
沈小青
,
柏永斌
,
霍 莹
2012, 34(7):55-58.
[摘要]
(
1220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基于左手传输线结构,设计了左手微带天线单元及其4×4阵列,并对单元天线和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进 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与实际测量。数值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相比于矩形微带天线,左手微带天线在不影响辐射性能的情 况下,大幅度地降低了天线带外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左手微带天线克服了现有微带天线RCS缩减技术中的不足和缺 陷,是在不损失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降低RCS的有效选择方案。
导出
收藏
15
球状分层微带天线并矢格林函数的有效处理
于 涛
,
尹成友
,
刘海义
,
王西田
2012, 34(7):59-63.
[摘要]
(
119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采用提取格林函数渐进项的方法,成功克服了分层介质中球并矢格林函数计算无穷级数收敛慢的缺陷,提取出的级 数形式的格林函数用球汉克尔函数的加法定理转换成闭合形式的格林函数,通过化简,使之与自由空间的格林函数有着 相同的形式。因此,可采取相同的方式处理格林函数的奇异性,然后,采用以RWG为基函数的矩量法计算了圆形贴片与 方形贴片微带天线的输入特性,并与文献结果、FEKO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导出
收藏
16
一种雷达阵面T/R供电模块的研究与实践
蒋 华
,
陈善华
2012, 34(7):64-67.
[摘要]
(
121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雷达阵面大规模发射/接收组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工作,给其供电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一代有源相控阵 雷达常采用两级式供电网络,实现应力分散。该文研究了适合于阵面二次电源应用的倍流整流式半桥变换器系统,建立 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在频域内设计了系统的补偿环节参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了分析与设计的正确性,也验证了倍流整 流式半桥变换器作为二次电源应用于两级式供电网络方案的可行性。
导出
收藏
17
一种新型聚焦极控制发射机的设计
傅 烈
2012, 34(7):68-70.
[摘要]
(
1224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针对电子对抗领域提出的利用收发时分工作实现隔离的新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聚焦极控制发射机。文中详 述了该发射机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前级微波链路、后级微波链路和行波管组成的微波系统以及主要器件的作 用;介绍了控制保护模块的功能和作用,行波管各极配套电源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式和结构工艺设计;最后给出了该发射 机的测试结果及应用情况。
导出
收藏
18
卫星导航系统数据传输优化技术OPNET仿真
东 晨
,
张 宁
,
赵文亮
2012, 34(7):71-73.
[摘要]
(
1151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3部分组成。地面段由主控站、监测站、注入站和与之互联的高性能通信 网络组成,承担空间段导航的控制和星座管理,为用户安全可靠地使用整个系统提供保障服务,而高性能的互联通信网络 则为地面段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平台。文中通过OPNET仿真软件,针对地面段中数据传输交换的通 信质量管理问题,根据各站发送的各类信息重要性不同的特点,建立基于帧中继技术和基于帧中继甚小地球站卫星通信 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场景,对数据是否采取优先级传输进行仿真测试,通过数据分析,为高性能的卫星通信网络优化部署提 供有意义的建议。
导出
收藏
19
基于Web实验室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周 江
,
潘高峰
,
赵文华
,
周承斌
2012, 34(7):74-77.
[摘要]
(
113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
)
摘要: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分工将越来越细,配套装备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人工参 与的半自动测试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点设备、仪器的测试要求。为提高装备的维护保养能力,文中设计了一套基于Web 的自动测试系统,采用至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通用型的功能模块,并通过网络接口实现了组网;上位机监控软件采 用Labview进行开发,利用其Web Server技术实现了远程面板的浏览与控制。测试表明,构建的系统设计合理、控制简便、 数据记录完善,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水平。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7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