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积累点数对天波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晓华 盛 文 王国师 刘明云
    2014(4):1-4.
    [摘要](4991)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以空中目标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积累时间与信噪比的关系,给出了根据波位数、波位所在距离段、雷达工作模式、航迹关联门限等因素计算积累点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对雷达实际工作数据的分析,得出雷达实际工作时积累点数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出雷达实际工作时积累点数选择的一般原则。
    2  雷达组网三角融合定位算法及其误差分析
    赵温波 丁海龙 曲成华 盛 琥
    2014(4):5-9.
    [摘要](506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基于两部组网雷达与空域目标构成的空间几何三角关系,综合利用组网雷达对目标的测量信息,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算空域目标位置,提出了两种雷达组网三角融合定位算法融合解算空域目标位置;并使用全微分方法分析组网三角定位算法误差构成,利用期望分析方法完成了组网三角定位算法误差一阶矩和二阶矩解算。仿真结果表明:组网三角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单部雷达。
    3  雷达阵地杂波测量和动态STC建立方法
    张 峰
    2014(4):10-13.
    [摘要](4785)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针对雷达杂波抑制同时兼容小目标探测的难题,通过与静态数字灵敏度时间控制(STC)效果比较,指出采用动态STC是解决此问题的基础,也是雷达性能阵地优化的有效手段。文中给出了模拟相控阵雷达利用接收机对放通道压缩回波幅度,完成阵地杂波轮廓图测量和推算动态STC的方法;对于数字阵列雷达采用接收机通道增益顺序控制建立与阵地杂波相关的动态STC,并与理论STC比较,得到最终动态STC的方法。
    4  相控阵噪声系数特性及其典型应用分析
    高 兵 杨丽丽
    2014(4):14-18.
    [摘要](484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针对相控阵接收系统双层合成网络的一般架构,逐层分解并简化分析得出相控阵接收系统等效接收增益和噪声系数两个重要特性的通用表达式。同时,分析了低噪放、损耗、幅度加权等环节对噪声系数特性的重要影响及其工程设计要点,并结合雷达系统工程设计给出相控阵噪声系数特性五种典型应用的举例和计算评估分析,验证了之前幅度加权等因素对系统噪声系数影响的分析结论。
    5  基于2D-PWVD的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
    刘 聪 李言俊 刘保元
    2014(4):19-23.
    [摘要](478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是影响对SAR图像正确解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二维魏格纳分布的框架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伪魏格纳威尔分布变换的SAR图像噪声抑制的方法。首先,根据魏格纳威尔分布的理论,阐述了图像的二维伪魏格纳威分布表示,以及分解后的多频段图谱的特性;然后,针对该特性,提出对应的计算处理方法,并将分解图像相加,形成SAR图像噪声抑制后图像;最后,利用MiniSAR实测SAR图像数据进行验证试验,并将结果与均值滤波、LEE滤波和小波软阈值滤波SAR图像噪声抑制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文中所提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6  基于多频段DVB-T信号的无源ISAR成像研究
    卢开旺 杨 杰 祁小庆 张良俊
    2014(4):24-30.
    [摘要](499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利用多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作为外辐射源,进行了无源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通过获取非相邻通道的信号,巧妙地扩展了信号频带,使之频带宽度足够宽而能在成像中获得足够高的分辨率。在传统的雷达成像方法中需要花大力气做回波的距离对准和相位对准的运动补偿。文中提出利用时频分析的方法,避免复杂的运动补偿,只要在距离向上对准,多普勒即可认为是非时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运动补偿的依赖,使目标在做较为复杂的运动时也能得到清晰的成像结果。并且,针对噪声较大的情况下的成像,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时频分析法成像的基础上,利用CLEAN算法,通过对图像的解卷积滤波,去掉噪声带来的干扰,提取出散射点的位置信息。对比一般的成像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STFT+CLEAN算法的成像结果更为清晰准确。
    7  一种用于海面贴近目标的距离维聚心改进方法
    徐佳龙 黄晓刚
    2014(4):31-33.
    [摘要](475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针对解算海面贴近目标时存在的问题,基于常规对海雷达处理中距离维聚心和方位维波束相关算法,文中进行了优化改进,提出了一种距离维聚心的改进方法。该算法以海面目标的距离维、方位维的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方位维分段聚心的方法对贴近目标进行区分。实测数据仿真表明,该算法可明显提高海面贴近目标的检测和分辨能力。
    8  双传感器概率假设密度滤波解析实现方法
    许 建 黄放明 贲 德
    2014(4):34-41.
    [摘要](506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针对双传感器概率假设密度(PHD)理论的解析实现进行研究。Mahler给出的双传感器PHD理论,由于其中含有抽象的多目标积分,并且其中的二元分割过程计算量十分巨大,所以无法计算机实现。文中在线性高斯混合的假设条件下给出了严格双传感器PHD滤波的递推解析公式,并且通过提出“有效二元分割”算法极大降低了严格理论意义下的双传感器PHD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从而解决了双传感器PHD滤波的计算实现问题。计算机模拟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9  基于光纤通道多网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施海锋 潘 奇
    2014(4):42-45.
    [摘要](4938)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针对大型电子装备内部子系统间通信链路的统一网络需求,选择光纤通道作为主干网络,构建包含FC、RapidIO、以太网等多种网络协议的融合网络系统。文中对这些网络协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统一命名、统一地址映射和地址解析服务实现不同网络间寻址的方案,遵循并保留了原有的子网协议。利用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高性能的PowerPC完成通用化的桥接模块开发,实现了不同协议之间的实时、高效转换,有效降低了多种网络协议设备互联的成本和技术风险。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通过全面的网络管理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详细描述了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流程。
    10  基于测量子集优化的雷达/ESM联合目标跟踪
    王雪飞 尚朝轩 王昌盛
    2014(4):46-50.
    [摘要](4792)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针对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SM)主被动传感器的协同定位与目标跟踪,提出了基于测量子集优选的目标跟踪算法。该方法利用ESM方位角测量与雷达距离、方位测量组成的各测量子集对目标的定位精度分析,遴选出定位精度最高的测量子集定位结果作为雷达对目标跟踪的融合量测,在雷达的跟踪门内进行量测确认,之后按照联合数据互联的方法,对多目标当前状态进行估计。仿真实验显示,该方法是异地配置雷达/ESM协同目标跟踪的一种点迹级融合的有效方法。
    11  时差定位中解高重频信号定位模糊研究
    班书生 胡 进 饶 起
    2014(4):51-55.
    [摘要](492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时差定位体制由于定位精度较高得到广泛应用,但长基线定位系统存在高重频信号的定位模糊问题。针对该问题,根据目标运动引起的径向偏移对到达时间产生微量调制这一规律,提出了径向微量偏移法,并讨论该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算法相关处理流程。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具备一定径向速度分量时,该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定位模糊。
    12  一种新颖的宽频带双极化基站单元天线研究
    汪茂稳 周 恒 郭宝平
    2014(4):56-60.
    [摘要](4815)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宽频带双极化方形偶极子基站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由圆柱形支撑座、方形偶极子单元、改进的双倒L型馈电线以及反射板组成。仿真和测试结果显示,在1.69 GHz~3.16 GHz 频段内,两个端口处的电压驻波比(VSWR)均小于1.5,其中,在所需要的工作频段1.71 GHz~2.69 GHz 内,两端口的VSWR均小于1.4,隔离度小于-30 dB,交叉极化比均小于-29 dB,最大增益为10.6 dB,在整个宽频带内具有较为稳定的方向图和增益。同时,该天线经过改进后重量轻,馈线可调性好,安装简单易实现。
    13  粗糙面与导弹目标复合电磁散射仿真计算
    李西敏 童创明 李晶晶
    2014(4):61-65.
    [摘要](493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提出了一种求解粗糙面和三维目标复合电磁散射问题的通用仿真方法。将描述粗糙面上电磁波反射的基尔霍夫-赫姆霍兹方程与目标表面的电场积分方程相结合,得到新型的混合方程,进而采用矩量法求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采用此方法研究了两种典型导弹目标与粗糙面的复合散射特性,分析计算结果可得:粗糙面粗糙度参数对复合散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4  基于超材料完全吸收器的低RCS微带天线
    顾 帅 刘亚红 罗春荣 赵晓鹏
    2014(4):66-69.
    [摘要](4894)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为降低微带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材料完全吸收器的微带天线。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设计了一种和微带天线工作频带匹配的圆环宽频带超材料吸收器,并将其加载在传统微带天线上制作成基于超材料完全吸收器的微带天线。实验结果表明,保持天线辐射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超材料吸收器可以有效减小天线RCS,其中,正面0°方向的RCS值最大缩减达到了-15.8 dB。
    15  一种可配置高精度数控振荡器设计
    陈亚宁 王 宁 张 磊 王少轩 赵忠惠 张紫乾 刘成玉 汪 健
    2014(4):70-73.
    [摘要](499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针对数字振荡器单元,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可变频高精度数控振荡器。从速度、面积和功耗等方面折中考虑,给出了设计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控振荡器可实现较宽范围的频率带宽,步长控制在0.01 Hz 数量级,输出信噪比可达70 dB 以上,采用SMIC 0.13μm CMOS 工艺流片,系统工作速度可达80 MHz,面积为0.183 mm2 ,为波形发生器提供另外一种可行方案。
    16  一种C波段1 kW连续波固态发射机的设计
    刘永宁
    2014(4):74-76.
    [摘要](4998)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采用GaAs FET级联放大、功率合成技术设计了工作在C波段、增益50 dB、输出连续波1 kW固态发射机,介绍了设计方法。对组成该发射机的前级和末级功放组件作了详细分析。对于在大功率、连续波工作状态下微带电路的功率容量和介质载体的温升作了评估计算,给出了一种计算微带传输线功率容量和温升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的双模耦合波导功率合成网络,网络本身的合成效率大于95%。说明了发射机的控制与保护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17  一种单兵雷达可展结构的误差分析
    王金伟 唐宝富 赵希芳 蔡建国
    2014(4):77-81.
    [摘要](487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文章对一种单兵雷达可展结构进行了运动过程的误差分析。首先,将单兵雷达可展结构中销接孔与销钉的间隙转化为剪式单元长度的变化,随后推导了可展结构中线阵天线的位置变化与剪式单元长度的关系式,进而得到线阵天线位置与原来位置的偏差,最后通过单元误差累加得出整体结构中线阵天线位置与原来位置的偏差。分析结果表明:销接误差的存在对于线阵天线位置的偏离有一定的影响,在误差累加之后,偏移量较大。
    18  薄壁钛合金Reggia-Spencer移相器的结构实现
    陶巍巍 楼中南 陈 荣
    2014(4):82-84.
    [摘要](508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Reggia-Spencer移相器是最早用于相控阵雷达的铁氧体移相器,属于矩形波导互易移相器,在早期的应用中结构较为笨重。文中选择质量轻、强度高又耐腐蚀的钛合金作为波导材料,并与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合成的波导结构相比,结果证明全钛合金薄壁式波导结构更加满足机载移相器小型轻巧的设计要求,达到了此类移相器目前最优结构设计方法。
    19  基于散射点模型的ISAR干扰技术研究
    张宏伟 俞静一 何 芳
    2014(4):85-88.
    [摘要](503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针对弹载干扰装备干扰功率较小,难以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形成有效的干扰,文中分析了ISAR成像原理,针对ISAR成像过程中包络对齐这一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点模型的压制性干扰信号,该信号可破坏ISAR成像过程中目标回波的包络对齐,进而形成多种干扰效果。该信号在进入ISAR后可获得较大的脉冲压缩增益,能以较小的干扰功率达到较好的干扰效果。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种干扰信号对ISAR干扰的有效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