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周五
首页
刊物介绍
关于现代雷达
机构设置
30年荣誉
编委会
同行评价
信息公告
投稿须知
诚征广告
诚征广告
注意事项
广告刊例
征订公告
道德说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6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毫米波FMCW SAR系统设计与成像研究
蔡永俊
,
张祥坤
,
姜景山
2016(2):1-4.
[摘要]
(
127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首先,详细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机载试验系统,深入阐述了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原理,基于此系统进行首次校飞试验以验证系统性能;其次,深入分析了FMCW SAR回波信号特点和图像重建方法,揭示了其脉冲发射期间雷达的连续运动对回波信号的影响,定量地指出了其对图像重建的影响,并采用改进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对其补偿从而对场景进行聚焦;最后,通过实际航空校飞试验数据验证了系统分析设计和图像重建算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2
基于探测性能的舰载雷达电磁兼容分析
方小星
,
朱志宇
,
张 冰
,
李 阳
2016(2):5-10.
[摘要]
(
124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针对舰船编队时同种雷达较多,相互之间存在电磁兼容影响的问题,利用描述雷达探测性能的最大作用距离的衰减来描述雷达系统中同频段间的电磁兼容程度。首先,分别建立相同工作频段、不同频率雷达间的电磁兼容模型;得到整雷达系统的电磁兼容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模型的雷达间距、压制系数、灵敏度等重要参数对电磁兼容的影响,对发挥协同作战雷达的最大效益提供了数字化分析依据。
导出
收藏
3
船载测量设备光电偏差动态评估方法
何 晶
,
黄 琼
,
徐先春
,
陈红英
2016(2):11-14.
[摘要]
(
122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在现有光电偏差标定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海上动态环境下多种方法测量及标定船载测量设备光电偏差结果一致性较差且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载测量设备光电偏差计算及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目标精轨信息能够反演计算高精度测元的特性,结合船载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建立测量方程计算光电偏差,以该计算结果为理论值对多种方法得到的光电偏差进行多属性优选,实测数据表明能有效解决动态测量情况下直接标定结果差异较大难以取舍的难题。
导出
收藏
4
机载超高分辨率SAR内定标技术研究
贺彩琴
,
李敏慧
,
雷万明
,
朱 力
2016(2):15-18.
[摘要]
(
130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首先,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内定标工作原理,分析了发射定标实测信号;然后,给出了误差补偿前后的一维距离图像性能指标,提出了利用发射定标数据作为参考函数进行实际数据成像处理的方法;最后,成功应用于机载试飞中,获得了高质量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导出
收藏
5
慢跳跳频信号的时差估计方法
欧阳鑫信
,
万 群
,
熊瑾煜
,
贺 青
,
文 飞
2016(2):19-22.
[摘要]
(
1232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针对慢跳速跳频信号跳带宽、采样率高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了各跳部分数据拼接的跳频信号快速时差估计方法。同时,针对跳频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存在周期副峰容易导致错误模糊估计的问题,利用先验信息或单跳信号的时差估计值作为引导值,将最终时差估计的搜索范围限定在一个周期以内,避免模糊估计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了跳频信号的时差估计 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8 dB 时,提出的跳频信号时差估计方法能精确地估计时差,并且有效抑制周期副峰的影响。
导出
收藏
6
船舶导航雷达的海杂波自适应抑制算法
李家强
,
姜庆刚
,
陈金立
,
葛俊祥
2016(2):23-26.
[摘要]
(
126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船舶导航雷达的海杂波抑制技术是提高海面目标检测性能的关键和难点技术,具有很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文中基于数理统计理论,提出了多模型选择的海杂波自适应抑制方法,通过对雷达多次扫描的回波数据建立海杂波模型库,统计、估算各模型相应参数选择与雷达回波数据最佳匹配的模型,作抑制海杂波的对消处理。计算机仿真及实测数据处理,都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导出
收藏
7
基于DFT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
李奕蓉
,
胡捍英
2016(2):27-32.
[摘要]
(
121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发射方向图设计问题,为了在保证方向图匹配性能以及空域弱互相关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方向图设计算法。该算法先依据方向图的匹配性能及空域互相关性构建代价函数,再利用DFT 构造发射信号协方差矩阵,从而避免了采用传统凸优化方法引入的极高复杂度。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设计的信号协方差矩阵能够满足方向图设计模型中的基本约束条件,同时使得代价函数最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仿真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低,且设计出的方向图匹配性能良好、空域互相关性小。
导出
收藏
8
基于空间斜投影的宽带多相干组DOA估计算法
艾健健
,
赵拥军
,
刘成城
2016(2):33-37.
[摘要]
(
123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针对宽带多相干组信号条件下传统的聚焦类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斜投影的宽带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窄带解相干算法得到初始的DOA估计值,接着通过求解约束最小化问题得到各相干组信号的衰落系数估计值;然后,利用空间斜投影技术将不同的相干组信号分离,并利用聚焦变换将分离的信号聚焦到单一频点处;最后,利用窄带高分辨算法得到最终的DOA估计值。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的聚焦类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尤为明显;同时,文中方法对于相关性较低的空间色噪声也有一定适用性。
导出
收藏
9
基于RMA的三维成像与二维MIMO阵设计
王 武
,
陆必应
,
孙 鑫
,
周智敏
2016(2):38-42.
[摘要]
(
1295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距离迁移(RM)算法能够精确校正近场距离徙动,同时通过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达到很高的计算效率,具有应用于近场MIMO雷达三维实时成像的潜力。RM算法应用于近场MIMO成像的主要挑战是设计合适的阵列结构。文中利用球面波分解为无穷多个平面波的方法推导了MIMO雷达近场三维RM 成像算法,在深入分析算法实现流程的基础上得 到了RM算法对MIMO阵列构型的四条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RM算法的MIMO阵列设计方法,并利用所提方法设计了MIMO阵列,结合仿真,分析了所设计阵列的成像性能。
导出
收藏
10
基于稀疏表示的杂波建模和微弱运动目标探测
罗 倩
2016(2):43-46.
[摘要]
(
128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雷达回波中,微弱运动目标会被强杂波掩盖,造成目标探测困难。文中提出基于匹配追踪稀疏表示方法的雷达微弱运动目标探测算法,采用训练的过完备字典线性组合对杂波进行建模并解决稀疏表示问题,提高了杂波建模的准确性,利用杂波模型抑制杂波,可以从杂波背景中有效地探测微弱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优于传统的目标探测方 法,可以提高杂波抑制和微弱运动目标探测性能。
导出
收藏
11
基于多调频斜率单脉冲信号的多目标参数测量
彭玲玉
,
王建卫
2016(2):47-50.
[摘要]
(
1272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对多目标的高精度参数测量是雷达面临的重要挑战。文中在分析线性调频信号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正负调频斜率脉冲信号实现单目标参数测量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利用多调频斜率合成脉冲信号实现多目标参数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只能适用于单目标环境下的局限性,实现高精度多目标距离、速度测量,更好地抑制了虚假 目标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带来的距离走动误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稳定的抗干扰性能。
导出
收藏
12
网络融合技术研究
张晓平
,
柏玉娴
,
朱金门
2016(2):51-55.
[摘要]
(
121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大型电子装备研制中,由于技术要求、实现成本、应用场景不同,出现了多种网络共存的现象。在此异构的网路环境中,信息的高效、快速、可靠传输和共享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融合设备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建立以太网到光纤通道(FC)的桥接映射关系,以太网节点通过FC ID虚拟化的方式映射到FC网络中,形成一个以FC交换网为主干的融合网,实现了FC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简单路由和实时交换功能。
导出
收藏
13
高功率微波弹的杀伤效果分析
张璟珲
,
宋 伟
,
王 皓
2016(2):56-61.
[摘要]
(
1244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根据高功率微波弹微波脉冲的攻击入射角,给出了高功率微波弹杀伤区域模型,结合高功率微波损坏和干扰电子元器件的能量阈值,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弹对目标的失效区、干扰区及安全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示例分析,为高功率微波弹攻击参数的设定及实际的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导出
收藏
14
一种3路径向高功率合成器的设计
张 园
,
奚松涛
2016(2):62-65.
[摘要]
(
123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介绍了一种3路径向高功率合成器的设计,该3路功率合成器采用50Ω负载作为两路之间的隔离电阻,且通过50Ω阻抗线与电路主体连接,负载尺寸以及安装位置不影响合成器的电性能,实现了高功率隔离的目的。文中对该功分器各传输线的阻抗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了HFSS软件的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仿真和实测结果显示:该合成器在16%带宽内隔离度小于-25 dB,满足一般功率合成器的使用要求。该3路径向高功率合成器具有幅相一致性高,耐功率高的特点,可用于固态发射机的功率合成以及雷达天线阵面大功率输出和定标系统中。
导出
收藏
15
一种用于5G的大规模MIMO天线阵设计
毛建军
,
于大群
,
焦永昌
2016(2):66-69.
[摘要]
(
128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设计了一种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规模MIMO天线阵。该天线阵采用8×8矩形排布,天线单元采用缝隙耦合馈电的贴片形式,通过蚀刻在上层地板上的两个正交H型缝隙对辐射贴片分别耦合馈电来实现±45°双线极化特性。所设计的天线阵工作在3. 4 GHz~3. 6 GHz,具有剖面低、结构紧凑、便于与射频前端集成化设计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天线阵的设计要求。
导出
收藏
16
脉冲负载作用下衡量电压畸变率的方法研究
韩航星
,
严豪杰
,
徐 晔
,
王金全
,
胡亚超
2016(2):70-74.
[摘要]
(
121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独立小容量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与负载的功率特性密切相关。在柴油发电机组带脉冲负载孤岛运行的系统中,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发生畸变,当负载作用强烈时,电压频率波动较大,难以确定其基波频率并有效分离出各次谐波含量,此时传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v)已不能应用。文中提出一种在脉冲负载作用下衡量交流电压畸变程度的方法, 即电压畸变率(DRV)。通过对柴油发电机组带脉冲负载运行的试验系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下的THDv与DRV,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得到脉冲负载工作模式及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对交流侧DRV的影响规律。
导出
收藏
17
宽带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研究
程雨生
2016(2):75-77.
[摘要]
(
129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功率放大器更多时候是工作在饱和区,此时其非线性特性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宽带功率放大器中,低频段信号的二次谐波也在其工作频带之内。当前级功放模块产生的二次谐波与基频信号同时进入末级功放时,产生的二阶交调信号频率与基频相同,对输出造成影响。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放大器的非线性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机理,介绍了 X参数的优势,利用NVNA网络分析仪提取X参数,并且使用ADS软件进行谐波平衡仿真,研究了宽带功率放大器中二次谐波的相位对基频功率的影响。
导出
收藏
18
对ELINT系统信道化接收机的干扰技术研究
余 强
,
毕大平
,
陈 璐
2016(2):78-83.
[摘要]
(
120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介绍了ELINT系统的信道化接收机的相关特性,讨论了己方雷达信号分别为线性调频体制及常规体制时,不同的干扰信号对接收机测频性能的影响:当雷达信号为线性调频体制时,采用线性调频干扰信号,满足合适的时序关系,使得接收机测出的信号带宽展宽;当雷达信号为常规体制时,干扰信号为线性调频或频率捷变体制,使得接收机对雷达体制判断错误。通过仿真验证了干扰效果,保护了己方雷达信号的技术参数不被正确获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雷达的生存性能。
导出
收藏
19
一种基于重频恒定脉冲分选的反侦察技术
孙志勇
,
姜秋喜
,
毕大平
,
徐梁昊
2016(2):84-89.
[摘要]
(
125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传统脉冲雷达为了提高改善因子,一般要求重频固定,即使是重频参差雷达也是在若干固定参数中变化,易于被侦察接收机识别出来,文中提出一种包含有用信号与扰乱信号的复杂脉冲串反侦察技术,脉间重复周期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使得侦察机几乎不能通过重频来正确分选。为了消除扰乱信号对自身有用信号处理的影响,二者之间采用正交波形,在此基础上,只需进行传统的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即可。文中基于直方图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由此给出了简单可行的扰乱脉冲实现方法,通过仿真表明,具有良好的反侦察性能。
导出
收藏
20
飞机部件RCS测试用载体设计技术研究
刘晓春
,
张庆东
,
张 清
,
许 群
,
田俊霞
2016(2):90-94.
[摘要]
(
121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0
)
摘要:
如何准确测试一个飞机上单独部件自身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是隐身性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以飞机上的某一部件为例,分析了该部件RCS测试的影响因素,针对部件开放端口不连续引起的散射问题提出了RCS测试用载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对载体进行设计仿真和优化,从而有效保证RCS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2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2024年
2023年第45卷
2022年
2021年
2020年第42卷
2019年第41卷
2018年第40卷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第34卷
2011年第33卷
2010年第32卷
2009年第31卷
2008年第30卷
2007年第29卷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刊期
请选择...
第1期
第2期
第4期
第5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