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射频微系统冷却技术综述
    胡长明,魏 涛,钱吉裕,王 锐
    2020, 42(3):1-11.
    [摘要](5261) [HTML](0) [PDF 22.41 M](533)
    摘要:
    雷达、电子战等射频电子装备向高集成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有力牵引了射频微系统技术的进步,同时给冷却设计带来三大挑战:高面热流度、热堆叠和高体热流密度。冷却技术成为制约射频微系统应用的关键瓶颈之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当前射频微系统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传统的远程散热架构因界面多与传热路径远已难以为继,高集成度的近结冷却技术显著提升芯片散热能力;以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例,提出了射频微系统冷却的三代技术路线,指出了射频微系统热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2  一种高角速度目标快速截获起始方法
    汤 兵,张炜轩
    2020, 42(3):12-15.
    [摘要](4893) [HTML](0) [PDF 1.90 M](253)
    摘要:
    波束宽度较窄的雷达系统通常面临着搜索效率过低、高角速度目标航迹起始困难的问题。在常规跟踪加搜索航迹起始模型的基础上,文中给出了一种利用目标角速度估计值的模型改进方案。通过自适应优化搜索屏排布,外推首点验证波束位置,大幅提高了目标的穿屏捕获概率和首点验证成功率,针对性地改善了高角速度目标的航迹起始能力。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改进效果,为窄波束雷达高角速度目标航迹起始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3  一种双频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协同探测模式研究
    王 洋,黄 璐,张 锐,王 玥
    2020, 42(3):16-19.
    [摘要](4898) [HTML](0) [PDF 5.92 M](309)
    摘要:
    给出了一种双频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总体设计,分析了双频段雷达系统组成、双频段协同探测、协同目标识别、联合抗干扰等工作模式,相比于传统单频段系统,新型双频段雷达系统的设计可以大幅提升雷达装备的资源利用率,在多目标测量、目标识别、联合抗干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更好地支撑多型新型任务测量的应用需求。
    4  基于改进ADC 模型的反导预警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盖美庆,闫世强,马 梁,王大众,杨大伟,李文杰
    2020, 42(3):20-24.
    [摘要](4968) [HTML](0) [PDF 475.33 K](254)
    摘要:
    反弹道导弹早期预警雷达(EWR)在防空反导作战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试着站在反导战略预警体系的高度,从反导作战使命出发,根据装备作战运用实际,建立了反弹道导弹EWR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理论分析和工作实际,提出一种改进的反弹道导弹预警雷达ADC 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数据分析,论证了改进的ADC 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估了雷达的作战效能,为雷达装备作战运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5  基于改进ADC 模型的反导预警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刘云申,敖呈欢,张 弘
    2020, 42(3):25-27.
    [摘要](4970) [HTML](0) [PDF 1.41 M](261)
    摘要:
    提出一种双基地相控阵雷达同步设计,分析了时间同步、定时同步、指令同步、空间同步和双站通信实现等方法,该双站同步方法可实现性好,代价小,雷达双站布站灵活,可搬移,可实现对多目标的探测。该方法在某型雷达上得到应用,性能良好。
    6  雷达目标辨识网络的对抗性样本分析
    罗 恒,李增辉,李建勋,李小波
    2020, 42(3):28-31.
    [摘要](4823) [HTML](0) [PDF 995.41 K](290)
    摘要:
    为了验证雷达目标辨识网络存在风险,提升基于辨识网络的雷达目标辨识效果,文中研究了不同雷达目标辨识网络的对抗性样本。针对雷达目标辨识网络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分解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对抗性样本生成模型,按照该模型生成对抗性样本,并对生成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雷达目标辨识网络存在潜在风险。
    7  基于内点法的动目标检测滤波器组设计
    喻荣梅,张仕元
    2020, 42(3):32-34.
    [摘要](4707) [HTML](0) [PDF 2.52 M](226)
    摘要:
    雷达系统常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实现动目标检测(MTD)滤波器组,其关键是通过加窗降低滤波器副瓣,但普遍存在加窗的结果使滤波器零点产生偏移,不能保证非零速滤波器在零频形成真正零点。文中基于窗函数的理想频率响应构造了简化的目标函数,以零频形成零点为约束实现滤波器峰值旁瓣电平比最大化,采用内点法求解该问题,并推导了窗函数系数的显式表达式。同时,引入了扰动因子,以保证迭代过程的收敛性。仿真表明MTD 滤波器组满足地杂波抑制的需求,且峰值旁瓣电平为-41 dB。该方法为MTD 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8  基于多组重频相参积累的多普勒解模糊方法
    王立坤,周 琳,郭 琰
    2020, 42(3):35-39.
    [摘要](4947) [HTML](0) [PDF 2.28 M](410)
    摘要:
    基于多组重频相参积累的多普勒解模糊方法
    9  强化学习算法在雷达智能抗干扰中的应用
    汪 浩,王 峰
    2020, 42(3):40-44.
    [摘要](5082) [HTML](0) [PDF 4.27 M](457)
    摘要:
    雷达在工作过程中所应对的干扰场景复杂且多变,所具有的反干扰措施难以穷举。人工设计的反干扰流程与抑制策略在面对这些对抗场景时,由于受限于专家的经验知识,其反干扰性能难以保证。对此,文中从雷达抗干扰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引入强化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模型的智能抗干扰方法。分别利用Q 学习与Sarsa 两种典型的强化学习算法对反干扰模型中的值函数进行了计算并迭代,使得反干扰策略具备了自主更新与优化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强化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收敛并实现反干扰策略的优化。相比于传统的反干扰设计手段,雷达反干扰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10  一种软件化雷达定时器设计方法
    柯小路,杨东华,王继生,李 洋
    2020, 42(3):45-48.
    [摘要](4892) [HTML](0) [PDF 1.43 M](300)
    摘要:
    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平台,提出一种通用定时设计架构,即软件化定时设计方法。它将定时程序划分为软件程序和硬件逻辑两部分,其中硬件逻辑采用定时产生子模块与合成模块实现通用化架构,软件程序为每个子定时配置位置与合成参数,从而实现复杂定时时序的产生。该方法可灵活、快捷调整定时时序,有效提升定时设计与调试效率。
    11  基于多重同步压缩变换的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
    王功明,陈世文,黄 洁,秦 鑫,苑军见
    2020, 42(3):49-56.
    [摘要](5082) [HTML](0) [PDF 5.56 M](267)
    摘要: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信号分选识别算法识别率低且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同步压缩变换(MSST)的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算法。首先通过MSST 得到信号的时频图像矩阵;然后,对时频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时频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Zernike 矩特征;同时提取了信号的功率谱参数特征和平方谱统计特征,组成特征参数向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了对雷达信号的自动分选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2 dB 时,该算法对9 种雷达信号(CW、LFM、NLFM、BPSK、MPSK、Costas、LFM/ BPSK、LFM/ FSK 和BPSK/ FSK)的整体平均识别成功率大于96. 5%。
    12  某型运动控制平台三环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张 宇,李岱若
    2020, 42(3):57-62.
    [摘要](4956) [HTML](0) [PDF 2.78 M](224)
    摘要:
    为了提高舰载某型运动控制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能力,以计算机建模和虚拟样机技术为基础,应用ADAMS 和Matlab/ Simulink 协同仿真技术,建立了三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同步电机驱动下的三环伺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三环伺服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跟随定位能力,并且满足工程控制的相应稳定性要求。
    13  微晶玻璃基吸波涂层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刘开元,鲁燕萍,刘 钊
    2020, 42(3):63-67.
    [摘要](4939) [HTML](0) [PDF 7.89 M](242)
    摘要:
    吸波涂层大部分是以有机材料为载体,在其中添加导体(如W,Mo)或半导体材料(如SiC,TiC,TiO2 ),然而,有机载体的高温耐受温度不超过200 ℃,高温热稳定性很差。一般无机材料的高温耐受性较好,其中研究较多的几种材料包括TiC、TiO2 以及通过不同手段制备的SiC 等。为了提高吸波涂层的耐热性能,文中实验采用Mg-Al-Si 系微晶玻璃作为基体材料,通过向微晶玻璃中加入不同吸波介质材料,包括含量相同的TiC、TiO2 以及干法制备的SiC 和通过湿法制备的SiC;对比了相同含量,不同吸波材料的介电性能;探究了作为吸波涂层材料吸波能力较强的介质材料。结果表明:TiC 在X 波段和Ku 波段的吸波能力都较为突出,并且比不同制备方式的SiC 的吸波能力强。通过显微结构的表征发现,在微晶玻璃中的TiC 材料分布均匀,颗粒细小,有利于材料吸波。经过测试,试验制得的样品可在800 ℃的空气中反复使用,介电性能无明显变化,具有较好的的高温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14  一种高功率低谐波单刀三掷开关组合设计
    林维涛,石 强
    2020, 42(3):68-72.
    [摘要](4792) [HTML](0) [PDF 5.07 M](206)
    摘要:
    基于PIN 二极管开关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双波段高功率低谐波单刀三掷开关组合的设计方法。开关组合集成电源变换、控制电路与两个单刀三掷开关,可实现对六个通道的控制。通过增加滤波电路的方式,使得每个通道具有低谐波特性。该开关组合在所设计的频率范围内,性能指标优良,VSWR 小于1. 3,低波段插入损耗小于0. 4 dB,高波段插入损耗小于0. 85 dB,承受功率均达到4 kW,10%占空比,具有良好的二次谐波及三次谐波特性。
    15  基于光储频的超宽带相控阵干扰系统设计
    邬 诚,任 财,许 磊
    2020, 42(3):73-77.
    [摘要](4976) [HTML](0) [PDF 2.39 M](215)
    摘要:
    瞄准现代化信息战争中有源电子干扰超宽带、大功率、多目标作战能力需求,将超宽带光储频技术与有源相控阵相技术相结合,构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光储频的超宽带相控阵干扰系统。基于光延时网络结合波分复用技术实现超宽带光储频,并通过实时时间延时技术实现超宽带有源相控阵发射多波束合成。系统具有大有效辐射功率发射、同时多波束发射以及超宽带瞬时干扰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数字储频、非功率合成体制有源电子干扰系统有效辐射功率小、多波束能力不足、干扰带宽受限等问题。
    16  外军典型射频雷达模拟器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石 荣,刘 江
    2020, 42(3):78-85.
    [摘要](4953) [HTML](0) [PDF 6.12 M](374)
    摘要:
    射频雷达模拟器在电子对抗领域中的设备性能测试、干扰效果评估、教学训练演习、技战术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射频雷达模拟器分类准则简要介绍之后,从仅发射型射频注入式模拟、仅发射型天线辐射式模拟和收发综合型模拟三个方面,对外军典型射频雷达模拟器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展示了射频雷达模拟器产品的主要功能、性能与特点。同时,对射频雷达模拟器在软件化、仪器化、抗干扰、智能化、组网协同化、多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演进进行了简要分析,展现了其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从而为射频雷达模拟器的新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17  双频段雷达目标交接模型研究
    李 涛,魏 耀
    2020, 42(3):86-90.
    [摘要](4953) [HTML](0) [PDF 2.62 M](197)
    摘要:
    多功能、一体化作战需求使得频段上的高低搭配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双频段雷达在使用上必须保证目标跟踪的稳定交接。文中研究了双频段雷达的目标交接模型,介绍了目标滤波、预测、截获等关键技术的数学模型、算法和原理,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对交接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重点分析了目标交接的时间开销。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